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当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是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我们编纂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怎样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当前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编修地方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本认为方志期刊应主要是以方志学和区域社会史研究为对象的学术期刊。因此,其读对象是地方志工作,不可能拥有广泛的读群。续修方志阶段,方志期刊面临引导转变修志观念,开拓修志视野的任务,要注重引导和反映志书编纂思想性、地方特色和基本地情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方志期刊要用浅显易懂的实例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其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志是区域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资料著作,其社会功能就是认识和记述区域发展的真实状况,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它以真实可靠为第一生命,选择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为记述重点,对自然环境的历史进程记述清楚,把人们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正反两个方面的大量资料整理人志,因此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并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博乐市志》出版发行四年来,已逐渐显示出其社会功能。一、为宣传本区域提供基础性资料研究区域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区域的实际状况,了解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博乐市志》的编纂,正是运用文字、图…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方志陆续出版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人们读志用志已成为修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颁奖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研究和开拓志书的应用功能”,“把志书工作从以往的案头工作发展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服务工作。”将已出版的志书推向社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级修志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每年都有不少的地方志问世。但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这类专业性相对较强的书籍,不但发行量小,而且读者也不多,方志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朱伦欢 《广西地方志》2003,(2):120-121,61
以《乐业县志》为例,阐述地方志如何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主动为决策提供地情参考,充分发掘地情人志。  相似文献   

8.
古籍整理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古籍整理本身又是一门学科。它包括点校、注释、今译、勘误、辨伪、辑佚、目录、选编、修补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有自己的工作对象、任务和方法。在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下,讨论古籍整理如何为现实服务的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方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崛起,必然回归并坚守本土文化之传统。方志这个本土文化传统之源,应得到社会更多尊重。用电视专题片的形式修志用志,是实现方志文化社会共享,增进社会重视方志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方志,是一方之“百科全书”,记载一个地区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是一种综合性的著述。专志,是记载某一方面和一定范围内事物发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一种专门性的著述。专志是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产物,是方志体例日益增多、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方志的基础,方志的主体,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县志、市志、省志,如果没有专志作基础,这部志书就是空中楼阁,有名无实。我国专志历史悠久,被视为方志起源之一的《禹贡》,就是具有地方性的专篇,汉朝司马迁开创了专志的体例,到唐宋时,专志门类日渐增多,明清时期,专志更为发达,…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讲过:“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我们反复学习江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深深认识到这段讲话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说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后半部分是说地方志工作的目的。特别是“服务当代”这四个字,明确了我们开展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曾经作过这样的思考: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从组织发动、搜集资料、编写总纂到印刷出版,一般说要5—10年,有些可能还不止10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如…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1月12~13日,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治区地方志学会,主持召开了“地方志为现实服务理论研讨会”。自治区社科联主席、原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冯大真,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海平,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赵振明等领导到会祝贺,谢海平副秘书长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讲了话。有10位论文作者在大会上作了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介绍了地方志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成功经验。会议期间,还对续修志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召开这次研讨会是1996年1月在自治区第三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会后,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自治区地方志学会作…  相似文献   

13.
《巴蜀史志》2012,(3):33-35
历代志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只要认真开发,是完全可以用来为当前的城乡建设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地方志书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形成,是全面系统地论述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盛世修志,服务当代,功在千秋。继2006年5月16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前夕,于9月11日第31次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黑龙江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正式对外公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指导全省地方志工作的准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24—28日,笔者参加了省组在北大举办的“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专题班学习。这次专题班课程安排紧凑,师资水平高,授课人均是北大、清华、南开等名校的名师,他们不仅是国内旅游学界顶尖的专家学者,而且参与过许多发展旅游业的实践。因此,授课内容信息量大,案例典型生动,所提的对策建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巴蜀史志》2012,(1):33-35
历代志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只要认真开发,是完全可以用来为当前的城乡建设服务的。  相似文献   

17.
王晖 《中国地方志》2012,(10):32-37
方志又称地方志、志书、志,是记述某一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记述各个方面情况的为总志,记述某一方面情况的为专志。方志概念诞生于周,方志的雏形地记、地志萌芽于秦汉,郡书起于汉晋,图经演变于隋唐,方志定型于两宋,盛行于元明清,空前发展到当代,已历经三千余年历史。方志概念最早见于《周礼》。"方"同"邦",在商代、周初是对周围少数部族的称呼,如当时将西北方少数民族称"鬼方"。中国古代国家最初形态是部族式邦国和小国寡民式的方国。西周成王周公旦摄政时封邦建立71个方国,总结夏殷的统治经验,制作典章礼乐各种制度,汇编成《周官》,汉代古文经学家将其改名《周礼》。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自然应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现实需要服务的。现实性是历史学的宝贵品格,史学为现实服务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中诞生的,它继承了以往史学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论方志的六大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方志的"资治、教化、存史"三大功能,是方志应用理论实践和研究的永恒主题,文章所论方志服务政治、经济、文化、教化、学术研究、改革发展的六大功能,是对传统方志功能新内涵的拓展与探索,期冀成为21世纪方志界同仁的不懈追求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工作条例》第5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的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曾指出:“每地修志,主要目标在于补行政官吏之鉴览.以订其发施政令之方针。”李铁映同志指出:“修志的目的在于用.不仅为当代人用,也为后代人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