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记录 ,华人最早到美国是在 1 82 0年。 1 83 4年 ,有史可载的第一名中国妇女梅阿芳抵达纽约 ,从而开始了美国华人妇女在美奋斗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 ,长期以来美国华裔妇女史的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要从美国华裔妇女史研究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第一时期从 1 9世纪后半期至 2 0世纪 60年代。在这期间 ,华裔妇女在美国的经历完全被忽视 ;第二时期从 2 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开始将华裔美国妇女的历史纳入华裔美国史的研究范畴 ;第三时期即 2 0世纪 80至 90年代 ,历史学家开始尝试…  相似文献   

2.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记录,华人最早到美国是在1820年。1834年,有史可载的第一名中国妇女梅阿芳抵达纽约,从而开始了美国华人妇女在美奋斗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华裔妇女史的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要从美国华裔妇女史研究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第一时期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3.
杨丽红 《沧桑》2009,(3):14-15
1929年的大萧条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进行了新政改革。美国妇女成为新政的受益群体之一。但是,从社会性别角度或者说男女性别权力关系的角度来看,妇女的地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相似文献   

4.
林荫 《旅游纵览》2017,(9):66-70
正1849年,当美国北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不胫而走,无数胸怀梦想的人们从世界各地奔赴San Francisco。为区别澳大利亚的新金山,华人将此地命名为"旧金山"。如果说,饮食的传承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一座城的性格,那么,各国移民为旧金山带来的异域美食加之美国本土佳肴,能让今天的你从酸甜苦辣咸之舌尝五味,体味到旧金山的兼收并蓄,混搭包容。  相似文献   

5.
作者按:这三篇短文根据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美国史的三篇课程论文修改而成。三篇分别探讨三个时期——美国开国初期、西部开拓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某种社会现象。通过这三个小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变迁和转型时期,美国的先哲和实践家们是如何能动地、创造性地适应新情况的。  相似文献   

6.
博览·时事     
《神州》2004,(9)
拉登已下令袭击美国美国宣布9月进入全国战备路透社报道,本·拉登"已经要求着手袭击美国、英国和巴基斯坦的重要地点和重要人物。"目前不清楚的是,他的这一命令是否相当具体。本·拉登的这一命令是在巴基斯坦被捕的恐怖主义嫌疑犯受到盘问时交代的。《华盛顿时报》援引美国情报官员的话报道说,"基地"正在策划袭击美国和其他国家领导人,这种袭击可能发生在美国国内或者国外。为此,美国宣布将9月份订为全国战备月,希望借此得到全国公、民营机构和组织的协助,提高美国居民的警惕性,提防随时可能发生的恐怖攻击活动。  相似文献   

7.
10年后的9月11日,奥巴马和布什这两任美国总统站到了一起.总统的致辞一如既往:“愿上帝保佑我们逝去的亲人,愿上帝保佑美国。”遇难者的家属也悉数出席,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是新世纪美国本土遭受到的一次沉重的打击,使美国当局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而根据这一变化,至使美国不得不改变一贯的行事作风,对其政治、经济、及其对外政策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对在中东和中国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尤为慎重。  相似文献   

9.
张晓梅 《史学集刊》2014,(1):121-128
美国革命后,印刷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各类印刷品的发行和流通遍及城乡各地。其间妇女话题的不断出现、女性读者的迅速增长以及女性作者的积极参与,成为这一时期印刷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妇女在印刷文化中的参与不仅体现出社会上新的妇女观念的出现,更表明女性开始从传统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的公共领域,从而使这一时期美国的公共生活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初探王皖强,黄亚红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史称"第二次大觉醒"的宗教复兴浪潮席卷了全国,并激发起一个慈善改革的热潮。在芬尼派福音教义的感召下,美国妇女开始走出封闭的家庭,投身于福音运动和随后的改革运...  相似文献   

11.
内战前美国制造业的发展王金虎内战之前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家庭手工生产向工厂机械化生产的转变。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美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及原因作粗浅的论述。一制造业的地位与地理分布从美国独立到内战爆发这7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农业是国家...  相似文献   

12.
论北美殖民地时期妇女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美殖民地时期妇女的地位问题,是美国妇女史学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妇女史学家们形成了观点迥异的两派。一派认为,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妇女享有与男子近乎平等的地位,她们的境况比同时期的英国妇女和19世纪的美国妇女都要好。这一理论源自20年代伊利莎白·安东尼·德克斯特的著作——《殖民地妇女的状况》。在这本后被奉为美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东部的秦安县,位当丝绸之路,人杰地灵,文化传统悠久深厚。秦安民间素有烧制瓦盆、瓦罐等瓦器的传统。从盛饭的碗、汲水的罐,到盛粮食的(?),蓄菜的瓮,无不烧制。还烧制一种叫“哇鸣”的陶乐器。这种活动,从历史上到现在,经久不表。粗看起来,这是一种经济性质的活动,其实也是历史上一种文化现象的延续、演绎。旧时秦安民间,窑户比比皆是。许多民间工匠不但精于制作瓦盆、瓦罐一类没有文饰的朴素的瓦陶器,而且亦精于制作彩陶器。谁也不会想到,这普普通通的秦安  相似文献   

14.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的爆发,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中立到援华的发展过程。在这四年半中,美国对中国有同情,也有冷漠;对日本有斗争,也有妥协,但其总的趋势是一步步朝着援华制日的方向发展的。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过程中,1938年具有重要的开创性的意义。这一年中,美国对于日本的称霸野心、中国的战略地位及美国的远东战略的  相似文献   

15.
移民通过美国化 (Americanization)融入主流社会这一现象通常被看成是美国生活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到 2 0世纪 60年代 ,文化多元主义的倾向又使得一些美国学者和政治家提出 ,“熔炉”现象其实并不存在 ,美国社会各族群之间从来都有鲜明的界限。这种思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美国主流社会历来大力提倡移民全盘美国化这一至今并未改变的事实。美国人自己对移民美国化问题的认识构成思想史上一个有趣的片段 ,其中奥雷斯蒂斯·布朗森对 1 9世纪天主教移民美国化所发表的见解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其核心内容是 :移民应该认同美国宪法 ,参与民主政治 ,对激进的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持怀疑态度 ,以天主教信仰促进民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华夏人文地理》2013,(1):20-20
编辑之选特丽莎·拉特利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卡尔斯巴德 看着14岁的女儿在东京的森大厦中旋转起舞,是拉特利奇这次家庭旅行途中最难忘的时刻。“这意味着埃玛从她人生的一个阶段——初中,舞入了另一个阶段,高中。”这位身为记者的母亲说道。  相似文献   

17.
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是一项以英美为中心,遍及世界各国,全球化趋向显著的研究领域。而任一国家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亦是这一全球化的产物。其中,美国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中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体现的最为明显。首先,从内部角度来说,美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在以研究本国妇女为主的情况下,从诞生之初就不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史家和著作,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跨国专题研究著作日益增多,出现全球化转向的趋势;其次,从外部角度来说,美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在对其他国家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研究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域外学术思想、理论和研究人员的影响,并促使其在研究方法、理论和内容上发生重要的改变。这种域外影响,以法国的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女权主义为最。  相似文献   

18.
博览·时事     
《神州》2004,(8)
CIA又发恐怖警报: 总统大选时要比9·11更危险美国中情局副局长约翰·麦克劳克林当地时间7月13日声称,美国11月大选时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将丝毫不亚于9·11袭击发生以来的任何恐怖主义威胁。从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他相信美国需要加强防卫,严阵以待。他指出,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今年夏天举行的政治集会,11月大选前整个时期美国都将受到威胁。仅仅聚焦于某个具体日子的做法是错  相似文献   

19.
沈昌 《钟山风雨》2022,(2):16-20
<正>宋庆龄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她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美国媒体的视野中,从北伐战争到抗战胜利这一时期内,宋庆龄的形象经历了从被期望到消极否定再到积极肯定的过程。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纽约时报》,关于宋庆龄的报道数量虽然不多,但以其为中心探讨美国媒体视野中的宋庆龄形象变迁,可以透视出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时政的实用逻辑。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妇女就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就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即:随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运转,妇女就业呈现出“就业—失业”的规律。二次大战时期美国妇女就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毫无疑问,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就业的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因为,战争期间正是美国社会经济摆脱了30年代大危机和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