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传玺 《江淮文史》2007,(5):155-164
皖籍状元第一人到底是谁在前面"旧事之一"中,已经写明皖籍状元第一人是李群,这也是研究安徽科考史的人的共识。但前不久我在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讲授"状元的故事"时,当我讲到唐朝著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了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小人不(纟呈)人于刃"的释读问题,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已有的各种说法,指出"小人不□□人于刃"应读为"小人不逞人于能"。意思是小人不应该快意于在技能方面胜过人。  相似文献   

3.
董郁玉 《炎黄春秋》2012,(11):22-25
共和之实中国人不知道"共和"一词的人不多。从1949年以后,对每个大陆中国人而言,尤其是对那些在1949年以后出生的大陆中国人来说,镶嵌在国名中的"共和"一词,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时常要出现的最重要词汇之一。中国人知道"共和"一词含义的人也同样不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即使是对那些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共和"一词,虽是他们在念读国名的全称时经常会触碰到的词汇,但却是  相似文献   

4.
关中方言中的"让人"和"瓤人"是不同的,"让人"的"让"在关中方言中可以读成[rang42]和[rang42],分别代表"责备"和"责备"之外的其它义项,而"瓤人"的"瓤"读作[rang42],是"耍笑、嘲弄、戏弄、侮辱"意思。  相似文献   

5.
宋士华 《炎黄春秋》2011,(10):32-33
我家在浙江杭州市临安市(县)藻溪镇,人口大约200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逼自杀7人,被迫害病死2人,其中一件"101反革命案"就被逼自杀4人,事情发生在1968年10月1日,故定名为"101案"。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如何在管理中体现人文性,体现"人本教育"理念,首先要明白"人本"理念强调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及其对人的价值,突出人的具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成性。  相似文献   

7.
在"人与历史"的传统分析结构中,人是一个有接受、感知、实践和反思能力的存在,但这个结构在实际研究中具有不确定性,身体史简化了"人与历史"的分析结构,身体仅仅是一个单向度感受的存在。根据身体史的方法,"人与历史"可以拆分成"人与身体"、"身体与历史"、"人与历史"三个领域。存在主义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现代人的消极处境,而身体史是历史学家对于存在主义的实证表达,也是历史学家介入现代性批判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的存在有两种模式"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人在"共在"的非本真状态中失去个性失去本真,在与常人同中寻求安宁。但"共在"只会使人处于烦的存在状态,产生畏的情绪。而死亡却是任何人不可回避的生命制高点,面对死亡,"先行到死",人才会回到本真状态,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9.
小岞位于惠东(惠安县东部),为"惠安女"居所。当地的生计方式——"讨海吃"以及聚落形态——"讲风水"体现在海洋、山地、洼地等对比之上;小岞人也通过"拜神明""敬祖先"来实现自我认同。小岞人生活在一个整合了人-人、人-物、人-神等人文关系的体系之中,"惠安女"不是例外。从小岞人和他们的祖先营造及再营造的人文关系体系中,可以看到,被人们视作"缺乏历史动力"的民间文化,自身有着强大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的存在,比标签化的"惠东形象",更应引起政治经济实践者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也将更有助于更新文化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周星 《民俗研究》2015,(3):5-24
以汉语、汉字为主要媒介的汉文化,对于"人"的成长过程,经常使用从"生"到"熟"的隐喻性表述。通过详细梳理汉文化对"人"的"生"与"熟"这两种不同状态的描述,指出了汉文化对处在"生"与"熟"的中间状态,亦即所谓"半生不熟"或"夹生/半熟"状态的"人",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象。在汉文化对人的"生"-"夹生/半熟"-"熟"等状态的分类中,内涵着汉文化的秩序及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提到"太岁",人们马上会想到那句流传了数千年的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太岁"是一种神秘莫测、法力无边,能给人带来大福大祸的"凶神恶煞"!因此,很多人谈"太岁"而色变。那么,"太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在中国古代,"太岁"被传成一种地下的"凶神",谁碰到它谁倒霉,不  相似文献   

1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同样,这句话在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知之者"是把幼儿教育当作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  相似文献   

13.
唐朝末年,由于羁縻统治的结果,造成部分契丹人在幽州地区的"独立"发展,从而使得"幽州契丹(人)"成为唐末五代时期军阀割据的主要资源,并逐渐积聚成"山后八州"与"银鞍契丹直"——这两大历史主题,而分别表现出来。"山后八州"是指包括契丹人在内的游牧民族聚居区,如妫州的"西部奚"就是一支包含部分契丹人的部落联合体;"银鞍契丹直"则是以幽州契丹人组成的精锐军队;在长期割据的氛围中,同时赋予了幽州一定的历史特殊性,即体现出更多的游牧文化特质,并成为游牧民族的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得好,"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在我们班上,也有这样两个人,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被人们称为"动静"二人组。首先来说说"动"者吧。此人姓杨名旻,乃安徽滁州人也。他的"动"主要表现在下课。别看他上课眯着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可是一旦听到下课铃,他就像蛰伏的马驹听到号角一样,立刻"精神焕发",时刻准备着冲出教室。真是"上课一条虫,下课一条龙"啊!记得有一次,他带领"部下",一边喊着"冲啊,杀呀",一  相似文献   

15.
上古时期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是后世历史记载的源头.在相关的历史记载中还可以看到其某些影子.出现于早期历史记忆中的"人"多为"英雄"或"圣人",而非普通的人.逐渐剥落掉神的身影,而呈现出真正的"人"面貌,已经是野蛮与文明之际的事情.但是即使在这个时期,人--神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记忆是古代文明出现上升的阶梯.  相似文献   

16.
"老三届"专指文化大革命开始时1966年、1967年、1968年三届初中、高中在校生,他们大多出生于新中国建立前后的1947年到1952年间.1966年"文革"爆发时,他们的年龄都在14~19岁左右.当时全国城乡的在校中学生约有1250万人,其中高中生137万人,初中生1113万人.到1969年初,"老三届"学生已经基本离校.他们的分配方向是,家在农村的全部回乡,家在城镇的除少数进入工矿企业或参军以外,大多数人上山下乡,在"文革"以来下乡的1500余万知识青年中,"老三届"学生约占4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谁是卧底     
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我突发奇想:为何不可以把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游戏跟同学们一起玩呢?于是,在下午的自由活动课上,我就和我们F5组合一起玩了我在"快乐大本营"上看到的"谁是卧底"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就是大家先"石头剪刀布",输的人当出题人,在每个人的耳边悄悄说一个词,只有其中一个人的词和其他人不一样,但这  相似文献   

18.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那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的房屋,有如人的许多脚一样,牢牢地踩在山间。不管风吹雨打,炎热潮湿,傈僳人"打歌",喝"泡酒",吃"苦粑粑",安然自得地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杨军 《北方文物》2006,(2):74-76
日本史书<类聚国史>"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的"土人",是指渤海建国初期在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粟末靺鞨人."土"人的称呼,可能源自粟末靺鞨人的自称--粟末.  相似文献   

20.
"反思"是人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所想的观念的一种回顾。人正是在这种回顾中形成某种"自我意识"并由此而逐渐"认识自己"。人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但唯有那些借此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展开反思的人,唯有那些形成某种"自我意识"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教师能否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学"转向"反思教学",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师"走向"反思教师"。教师只有成为"反思型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