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22年11月5日在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开幕,9日移至莫斯科举行,12月5日闭幕。列宁在大会上作了《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报告,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大会。中国代表陈独秀、刘仁静等参加了大会,后者还做了有关中国形势的报告。在查阅有关共产国际四大史料的时候,一幅照片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幅照片收录于1964年印度孟买出版的英文版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陈独秀诞辰120周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北京大钊学社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和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五次陈独秀学术研讨会)1999年12月7-9日在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召开。由于研讨会是在俄罗斯公布原联共(布)、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的条件下召开的,会前又传来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修入稿已经决定把“陈独秀右倾降主义路线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传统观点取消…  相似文献   

3.
共产国际(第三国际)从1919年3月6日正式成立到1943年5月15日由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存在廿四年零两个多月。当时各国共产党都是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而直接受它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领导下整整经历了廿一年。我党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的正确与错误,革命的前进与后退,和共产国际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同志对共产国际的评价是两头好,中间不好。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共产国际是列宁领导下的头一段,对中国革命来说,功绩是主要的,具体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和建党问题的思想理论指导。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重大帮助,最根本的是列宁、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共产国际自第二次代表大会起,都讨论过中国革命问题。尤其是列宁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头四次代表大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0年6月5日,列宁为共产国际“二大”起草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最基本的思想是要把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  相似文献   

4.
1927年八七会议决议、1929年中央政治局开除陈独秀党籍的决议、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维护当时党的团结、推动革命的发展,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这些决议以及胡乔木1951年根据这些决议所写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党的一切文件和领导人的文章、讲话,给陈独秀扣了九顶帽子:机会主义的二次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国共产党内,是谁最早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是谁反对无条件支持国民党,最早主张向国民党右派宣战的?是谁起草了中共四大决议,并在其中高唱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本文认为都是陈独秀。既然如此,那么陈独秀为什么又有所谓三次“大让步”,有所谓《汪陈联合宣言》呢?本文深入考察共产国际特别是苏共中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当时国共关系的实际状况之后,认为陈独秀未必应当为此承担多少责任。陈独秀1927年确实反对过工农运动“过火”,但这种反对是不是完全错了?本文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和回答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具争议的领袖人物之一。"陈独秀主义"是陈独秀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时期,所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任务、主要动力以及与国民党关系等方面的错误观点和见解的总称。因此,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其中以蔡和森的批判最为独特、精到。而蔡和森对陈独秀错误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论陈独秀主义》[1]一文。  相似文献   

7.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相似文献   

8.
如何评价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认识,以及他在“五·四”运动后期至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内的思想变化,是近几年陈独秀研究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有人认为陈独秀系统地形成了“二次革命论”的理论体系;有的认为陈独秀并没有形成“二次革命论”的系统理论,与此相反,陈独秀所主张的倒是“一次革命论”。上述两种观点笔者都难苟同。下面仅就陈独秀如何对待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这一问题的认识作一分析,来探讨一下陈独秀这一时期思想认识上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在开除陈独秀的原因和如何开除陈独秀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和冲突,主要表现在共产国际远东局想给予尽量多的机会和时间,要求陈独秀承认错误,希望他继续保留在党内;共产国际远东局最后同意开除陈独秀,主要是因为陈独秀在中东路事件上否定了"保卫苏联"的立场,不能容忍.而中共中央政治局则更看重于陈独秀转向托派对本国革命和共产党的影响以及他反对中共六大路线.  相似文献   

10.
共产国际、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颖 《安徽史学》2005,1(2):95-101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本文主要根据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的俄文馆藏档案、最新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以及其它相关材料,详细解析了共产国际、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其实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苏联还有一所堪称黄埔军校姊妹学校的“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习惯上称为“中山大学”.1924年,共产国际代表拉狄克(后任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访问中国,在与孙中山交谈中提出要在莫斯科为中国创建一所培养政治工作人才的革命学校.孙中山表示同意,并与拉狄克达成建校协议.由于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也积极参与了建校活动.  相似文献   

12.
吴晓 《炎黄春秋》2005,(3):21-24
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决议案》之后,中共江苏省委于11月下旬,又召开了第二次全省代表大会,拥护中央反对托派的方针,拥护开除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并作出决议开除了省委委员罗世瑶。此后,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三大”是我党在建党初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也是唯一一次在广东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批著名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陈潭秋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这次大会。中共三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实践,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最初尝试。回顾中共“三大”的历史贡献和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自中共建党后,陈独秀在担任长达六年五届的中共中央最高领导职务期间,中国革命的进退行止,一直在莫斯科导演之下。先天不足的中国大革命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无不与陈独秀和莫斯科的指挥者密切相关。在中共早期历史研究中,抓住陈独秀与共产国际这一环节,就找到了解读许多难题的锁钥。李颖所著《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一书,对陈独秀与共产国际这一课题的研究,多有新义,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5.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得好:“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  相似文献   

16.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基本精神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实现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首次合作,并由此  相似文献   

17.
冯迺郁 《史学月刊》2003,(5):126-128
党史界对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研究成果颇多 ,但是 ,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领导岗位后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怎样 ,一直未见披露和研究。本文根据新的档案资料 ,对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联共 (布 )对陈独秀及中国托派的认识和处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 邀请陈独秀去莫斯科以摆脱第三党的纠缠192 6年秋 ,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代表维经斯基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第一次向共产国际提出陈独秀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 ,并短期呼吸一下莫斯科的空气和调整一下情绪的请求。 192 7年 3月2 1日 ,维经斯基又一次提出让陈独秀尽快去…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六大是一次特点鲜明而又颇具国际影响的会议。其特点:一是不在中国而在莫斯科召开;二是筹备仓促,大部分代表不是经选举产生而是由中央指定;三是代表党员人数统计不甚准确;四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领导下召开,这对大会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六大为共产国际、联共(布)及其领导人提供一个直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情况的窗口和零距离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讨论和总结,共产国际主动反省和检讨在指导中国革命中的不足与失误,并采取一些相应的积极措施;六大对随后召开的共产国际六大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问题奠定了基础;六大的国际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积方面。  相似文献   

19.
1929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论。起因是远东局在1929年10月作出的关于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次全会决议的决议中对中共中央的工作提出一些批评。认为中共经常偏离布尔什维克路线。在富农问题上和在工会工作中犯有右的错误。对广西军阀作出了错误的评价等等。对此,中共中央表示强烈不满。拒绝接受远东局的批评。指责远东局始终有右的倾向,在如何对待陈独秀问题上搞调和主义。要求远东局修改决议有关中共的部分。远东局不同意这样做。于是应中共的要求双方举行了三次联席会议。就一些问题展开了辩论.但始终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最后不得不决定各派一名代表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请共产国际裁决。有关这场争论始末的档案文件已于1999年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的&;lt;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gt;系列文件集第三卷中发表.这些文件对于研究共产国际和立三路线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现译载于后。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派往共产国际的使者,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先驱和青年运动卓越领导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早期重要推动者,是首任广东省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之一的广州起义总指挥,是首位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中共三大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会议确定了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张太雷作为中共三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翻译兼助手,在促成最后被中共三大确立的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的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