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苏联近几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发展都和其东部地区的开发密切相关。苏联的东部地区素有“宝地”之称,那里资源丰富,特别是对发展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燃料动力资源、稀有金属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尤为集中。苏联乌拉尔以东的广大东部地区,拥有全苏煤炭总儲量的93%,经济水能资源的81%,天然气探明儲量的85%,石油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苏联东部地区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建设已成为全苏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区之一。继续加速开发这一地区,发展那里的生产,使更多的各种资源和产品投入国民经济周转中去,已是当前苏联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苏联开发东部地区除通过原先  相似文献   

2.
西伯利亚与远东的面积达到12,765,900平方公里,占全苏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人口仅为2,700多万,占全苏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在这辽阔的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2.8人,地广人稀是该地区的显著特点之一。劳动力问题是苏联在开发建设这一地区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多年来,苏联政府  相似文献   

3.
苏联近几个五年计划都明确规定要加速开发东部地区,发展那里的生产力,特别是把这一地区丰富的矿物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纳入国民经济周转中去,以此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苏联调整生产力的布局,加速开发东部地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苏联经济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4.
(一) 苏联虽然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资源和工业的分布极不平衡,绝大部分的生产能力集中在乌拉尔以西地区。这些老工业区经长时期开发,资源潜力越来越小,许多矿物资源已濒于枯竭。新资源区因受开发规模的限制,产不敷需,致使苏联国内能源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发生了困难,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为了缓和燃料动力和工业原料供不应求的矛盾,苏联一方面加紧推行集约化经营方针,强调在生产中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燃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东部和北部资源区的开发。八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就规定要“保证将东部和北部地区的燃料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藏》2001,(3):60-60
《民族研究》今年第2期刊载李岚的章,指出民族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开发如果照搬东部沿海地区的做法,必将事倍功半。这是由于西部开发的时机和条件同东部发展时有很大不同。那时国际上工业经济还占主导地位,国内处于短缺经济的环境,东部靠廉价劳动力生产  相似文献   

6.
杨连凤 《人文地理》1989,4(2):25-30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苏联开发东部经济地带的重大意义。苏联东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东部经济地带既可以保证西部工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又可以实现苏联经济区域的东移,逐步改变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的状况,同时还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加强同经互会成员国的合作。对于开发东部经济地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也进行了探讨,而且还预测了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侯卫 《攀登》2005,24(4):56-57
劳动力素质低下,人才不足是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的关键因素。只有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完善政策、强化机制、优化环境,充分发挥和创造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效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从而不断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理论和实践证明,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西部地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苏联西伯利亚的人口地理变化与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伯利亚号称苏联的"资源宝库",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政府就一直重视西伯利亚的开发,整个苏联经济对西伯利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应以全苏优生的速度发展西伯利亚的经济。然而,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人力不足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一直很尖锐,而且还有不断加重之势,这已成为加快西伯利亚开发的一个十分不利的限制性因素。分析苏联西伯利亚的人口地理特征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对于了解西伯利亚乃至全苏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我国特别是对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伯利亚位于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东部地区,它包括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两个经济区。西伯利亚地域辽阔,面积约为965万平方公里,即占全苏面积的43%。这里由于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有21,361,000人(1976年1月1日),约占全苏当时总人口的8.3%,而且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西西伯利亚。西伯利亚经过最近数十年的开发建设,在苏联历史上已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逐渐成为今天苏联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全苏区域性劳动分工中,西伯利亚的专业化倾向表现得十分明显。它是全苏燃料动力、有色金属、木材生产的基地。它对  相似文献   

10.
张发录 《攀登》2002,21(4):84-88
青海东部地区除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之外,还包括共和、贵德、尖扎、祁连、海晏、门源等县。发展东部核心经济区具有许多突出优势,有必要作为青海核心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优先发展。主要是通过实施产业拉动、优先开放、以城带乡等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构建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国际局势的缓和,南朝鲜与苏联的关系有了飞跃的发展,双方在许多领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其中南朝鲜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开发和投资尤其受到世人的关注。一、南朝鲜对苏联远东地区的投资现状许多经济学家断言,苏联远东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最重要的资源宝库。这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世界上各种矿物资源均可在此找到;同时,这里还有  相似文献   

12.
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活动的潜在劳动生产力。现代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而且更需要具有掌握现代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对于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西北地区的人力资源是欠丰富的,劳动力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相对短缺。新中国建立后的近50年里,西北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有限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量劳动者的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西北地区工业…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来,苏联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安德罗波夫执政后,为了扭转这一经济增长下降的趋势,就一再地谈经济效益问题。他说,苏联目前最关心的是提高生产和整个经济的效益问题。苏联“深刻意识到了”提高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苏联经济之所以效益不高,主要是由于:1)经济机制、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工作落后,2)连续四年农业歉收,3)开发苏联北部和东部需要越来越多的财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4.
汉唐间瓜州冥水流域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冥水不是汉代籍端水,冥泽也不是位于冥安县西北籍端水注入之湖泽。冥水是指疏勒河昌马至布隆吉河段,因河水渗漏成为潜流而得名;冥泽位于瓜州东部,因冥水入注而得名,即唐代大泽。这个地区也是十六国和归义军农业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由粗放转向集约化,扩大再生产由外延转向内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趋势。至于每个国家采用什么方式为主发展经济,这完全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潜力、科学技术基础和一系列经济因素。近几十年来,苏联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粗放、扩大外延生产,即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力、物资、财力新建各种大型厂矿企业,扩大生产面积和耕地来增加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产量。进入七十年代,苏联粗放经营的客观条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劳动力不足、资源开采条件恶化、资金紧  相似文献   

16.
党和苏维埃国家长期的社会经济战略规定要加速发展其东部地区的生产力,提高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978年春,勃列日湼夫来到西伯利亚和远东视察,对执行有关综合开发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决定有着重要意义。1978年12月,在苏联国家计委扩大会议上,曾讨论了有关发展西伯利亚的生产力和加速采用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学方案等重要问题。1989年6月,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召开了发展西伯利亚生产力的全苏代表会议,会上提出了各种详尽的建议。在讨论1981—1985年和在1990年前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草案进程中,和苏共二十六大都十分重视加速发挥国家东部地区的经济潜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以来,苏联的物质生产条件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劳动力不足、资源开采条件恶化、资金紧张等情况。为此,苏联采取了一系列调整物质生产结构的政策。进入八十年代,苏共二十六大对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和特点作了原则的阐述,规定八十年代苏联将完成经济发展向集约化的转变。这意味着生产最终成果的增长速度要超过所用资源的增长速度。集约化主要是通过改善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保证经济的增长。因此仍必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政策,调整经济各部门间和部门内的各种比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16—2019年永善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数量和素质两个层面探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时空格局,基于转入地视角识别转移数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6—2019年间,永善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空间上呈现由东部沿海尤其是三大城市群地区向中西部逐渐稀疏的趋势。(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越高,且区域对劳动力素质需求具有锁定效应;转入城市的贫困劳动力素质指数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城市间不均衡程度加剧。(3)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及生活消费成本仍是驱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核心力。  相似文献   

19.
袁成达 《世界》2004,(7):12-15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的第五年,五年来,中国的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巨大变化,提出东资西进,正当其时。“东资”,指中国东部地区的资本,主要指东部地区的民间资本:“西进”.向西部地区转移进入。东资西进,就是指东部地区的资本源源进入西部地区,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开辟财富创造的新天地,开创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说的东欧,除了传统所指的欧洲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苏联1939年以后新获得的、在战后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西部领土(即原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原波兰东部和比萨拉比亚等地)。四十年代末,在这一广大地区兴起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继苏联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进行的全盘集体化之后,科学社会主义在农村的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