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钱币收藏与研究可谓一片萧条而清冷,研究成果亦乏善可陈。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地掀起收藏热潮。当年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倡议建立钱币学术研究组织。1982年中国钱币学会成立,翌年《中国钱币》杂志发行,从此开创了钱币研究的新局面。匆匆二十五年过去,目今所见,  相似文献   

2.
奇台出土发现的古钱币中,内地铸造的钱币远比新疆本地铸造的钱币多,秦、汉、魏晋、唐、五代、宋、金、西夏、元、明、清等朝代的钱币都有,尤其是内地铸造的清代的钱币,更是俯拾即是。这些内地铸造的古钱币中,不乏稀少的币品。2006年冬,笔者从奇台泉友处意外地发现了两枚比较少见的唐宋时期的古钱币,惜这两枚钱币均索价太高,笔者未能将其收入箧中,只索得钱图及相关数据。兹分别介绍如下,与同好共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美国钱币学会(即本文所称“美国集币协会”)是世界上较早成立的钱币学术团体之一。其设在纽约的博物馆所藏中国钱币,在西方博物馆中最称宏富。承壮泉先生和霍斯顿夫人美意,为我刊撰写了介绍该馆藏钱的大作。今全文照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印度币的地位及特色 1众所周知,世界钱币文化有4大体系: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以古希腊一罗马为代表的地中海(欧洲)钱币文化;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次大陆钱币文化和以阿拉伯为代表的伊斯兰钱币文化。  相似文献   

5.
“方圆乾坤里 ,多少使人迷” ,是前辈马定祥先生 ( 1 91 6 - 1 991 )生前为泉友所题的字句。这句话 ,正好说出了他的感受。的确 ,历代无数泉币学家 ,为集藏研究钱币付出毕生精力而乐此不疲。马先生十七岁高中毕业后开始集币 ,先征收奇异铜版 ,继而在沪上随泉家张季量学习古泉学 ,从此对古币迷之愈深。 1 94 0年加入中国泉币学社 ,是首批创社社员 ,当年他仅廿四岁。初踏入泉学门槛 ,马先生即好学不倦 ,勤集博采 ,访泉会友 ,虚心求教。尤其在泉币鉴识方面得高人指点 ,尽得真传。从此以集藏研究及经营钱币为其毕生志业 ,数十年来对钱币近乎痴迷…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的币中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龙 《中国钱币》2007,(4):62-64,48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即开始发行钱币,现代以色列的钱币以设计新颖、构图抽象、雕刻工艺精细、题材丰富、内容广泛和民族特色鲜明、宗教色彩浓郁而著称。其内容、形式与风格,多是承袭了2000年前古代犹太王国时期钱币的特色,是古代犹太钱币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以色列的钱币中,  相似文献   

7.
集币杂感     
当初上大学历史系听著名钱币专家朱活先生来校讲学时,我便掉进了“钱眼”,真是“爱她没商量”。手中有了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后,便按图索骥,用很少钱便可购得很高档的古币(藏界称“捡漏”)。兴奋和喜悦之后,仔细把玩品味,翻阅查考资料,还大段地精彩地写着笔记,满足了心理需求。其后十年来,为“她”而支出所有的节蓄,还自感“钱途无量”。  相似文献   

8.
宋捷  袁林 《中国钱币》2023,(5):59-64
渠汇川先生是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一生致力于钱币集藏事业。改革开放后,他将毕生所藏尽数捐献给国家,高风亮节,让人敬佩。本文系1979年3月由渠汇川先生口述,渠汇川之女渠小玲执笔记录,宋捷、袁林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9.
香港已故著名钱币收藏家张璜先生,早年在上海主集银币铜元。1944年已参加上海中国泉币学社活动,在第147次、148次及153次例会上,先后出示宣统大清己酉五文、民十六年陵墓面背各半银样币、广东番版三钱六分、银圆二钱、大清壹圆背文样版等。五十年代初,在香港曾参与鉴定一枚银币大珍“奉天库平一两”。据现任香港钱币研究会副会长郑宝鸿先生忆述:当年张氏与同好经常到银楼选购珍稀银币,收获不少。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叶民国五年至民国十五年前后 ,四川各地曾流行过种类繁多 ,发行广泛 ,用于市场交易的代用币。当时人称为“钱牌” ,儿童叫它“钱牌子”。钱牌的出现 ,至今已近百年。尽管像昙花一现 ,很快消逝得无踪无影。可是在当时各地市场缺乏小面值钱币情况下 ,它曾鼎盛一时 ,代替了钱币 ,起了兑换和找补作用。钱牌的产生与衰落辛亥革命成功后 ,民国元年成立四川军政府。四川成都造币厂奉令铸造民国铜元供市面流通 ,起名“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时以“文”为基本钱币单位 ,造币厂在民国元年和二年 ,铸造有一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二…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钱币》2010,(4):43-43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中国近代机制币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锡全、广东省钱币学会理事长周一凡、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广东省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赤宇、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戴建兵、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周祥,以及各地钱币学会代表6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天晴无事趁街圩,又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这是明代学者陈白沙的诗作。如允许改动它几个字,它便最恰切反映笔者当年集藏的心境。“假日无事趁街圩,又买古泉又买书,泉可观兮书可读,半为医者半为儒”。笔者早年读历史专业,后来半途出家学中医,在港行医二十余载。医余有吉金之嗜,书法之好。跑书店,浏览古董钱币市场,已成为假日不可缺少的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古董钱币文化市场十分兴旺。原因是北方部分地区盗墓情况十分严重,千百年地下古物又一次空前大曝光,出土文物大批流入港澳地区。当年所见:有来自甘肃、陕…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起,中国金币总公司已分别在北京(六次)、上海和广州(各一次),连续举办了八届一年一度的“国际钱币博览会”(如与中国集邮总公司联合举办的.则称‘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注:2003年囡受‘非典’影响暂停一届)。在每届钱币博览会上,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年初常务理事会确定的工作计划,中国钱币学会与黑龙江省钱币学会合作于2013年9月23日在牡丹江市召开了“金代钱币”专题研讨会。来自文博系统、金融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李明,  相似文献   

15.
香港钱币收藏界中的传奇人物,九十高龄的苏锡文先生,是一位实力派钱币收藏家。数十年来,他收藏的古泉至珍至精。其珍泉深藏不露,甚少示人。1995年他已移民离港,近年笔者一直打听苏老先生的下落,关注着他的藏泉去向。  相似文献   

16.
名币共赏     
杨恒 《钱币博览》2003,(2):39-39,F002
《德国钱币杂志》从198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硬币年”活动。发动读者投选当年世界各国铸造发行的金银纪念币,并于次年公布评选结果。从历年评选出的硬币来看,可以说都是一些名币佳作。不仅弘扬了钱币文化,而且促进了各国钱币文化的交流。现将该杂志2002年公布的2001年“硬币年”评选结果的前10名译介列表于后,供泉友们鉴赏。(图见封二)  相似文献   

17.
台北市有一位收藏家,手上曾拥有107 枚大秦半两。1989年11月2日,他被数十 通电话所打动,终于出让三十七枚秦币,得 到一张新台币七十四万元即期支票。“买他 这批秦半两是一位来自南部的高雅人士,曾 得外国理科博士学位,陪伴来的是他美丽而 贤慧的妻子,夫妻俩得到这些秦半两,欢悦 之情无以言喻”。出让秦币的收藏家是严启 文先生。他用这笔钱(相当于港币20万元) 作为创办泉刊的资金,经过三个月筹备, 1990年2月初,一份具影响力的《钱币世 界》杂志终于面世。 笔者与严先生相识于1990年。我们都 是“半两”知己,鸿雁往来,互相交流集泉 心…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秦代官铸半两钱,其钱径、重量及文字风格,多年来不断在探讨中,一直未有定论。1991年,笔者一篇谈秦半两的小文最后写道:“秦始皇陵墓内,当年除埋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外,可能还有相当数量的官铸秦半两钱陪葬。可惜在秦末战乱中,楚霸王项羽四十万大军屠咸阳,烧秦宫,火三月不灭。经过项羽劫后,是否还有一些制作精整的官铸秦半两钱被保存下来呢?我们只有等待以后考古发掘的报告,说不定在秦始皇陵墓出土之日,就是大秦半两寻得答案之时”(见《钱币世界》第八期)。十五年后喜讯终于传来。据新华网报道:2005年10月,在“北京故宫与兵马俑论坛”会议上…  相似文献   

19.
李克勤 《新疆钱币》2004,(1):64-64,63
南巧民先生在《新疆钱币》2000年第4期《是道还是造,各人有一套》一文中,从收藏过程到制造工艺都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本应在钱币收藏界达成共识。而《新疆钱币》2003年1期袁水清先生《中国近现代错版金属币略览》一文中说:“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公元1907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最早举办个人钱币藏品展览,是已故钱币收藏家陈健宇先生。陈氏原名陈卓伟,华侨出身,早年返国后曾担任军校教官,居北京,收藏不少古今钱币。四十年代后期定居香港,晚年藏品渐散出,由钱商收购。近年陈氏部分遗藏包括一批北京钱庄票据资料,已由嘉德国际拍卖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