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城苏州西部高峻挺拔的穹窿山东南麓,顺着大茅峰蜿蜒东下,即见一峰突起,这就是爱国老人李根源(1879—1965)居住十年之久的小王山。李根源系云南腾冲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1906年春,他在日本奉孙中山、黄兴之命,在东京创办《云南》杂志,宣传民主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回国后历任云南讲武堂监督、云南督导处参议。  相似文献   

2.
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苏州城西吴县境内有个藏书镇(现为吴中区藏书街道),藏书镇上有所规模不大的善人桥小学(现此校仍在)。1936年,汤宝福在这所小学当校工。一天,大名鼎鼎的曾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来到学校视察,见到汤宝福那18岁的儿子汤水根聪明又机灵,便当着汤宝福的面流露出对这个小伙子很感兴趣的神情。汤宝福正为儿子没有合适的工作而犯愁,即请求李根源收下他儿子"学生意"。所以他俩一拍即合,李根源当场  相似文献   

3.
李根源先生(1879—1965),云南腾冲人,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别署高黎贡山人.1904年他东渡日本学习军事,次年即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1909年任云南讲武堂监督、总办.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在云南开展革命.先后参加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历任北伐联合军都参谋,陕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与代总理等职.解放后曾任西南军政及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李先生不仅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时在金石收藏和研究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藏有九十多方唐志的曲石精庐与于右任先生的鸳鸯七志斋、张伯英先生的千唐志斋齐名,他的唐志多购  相似文献   

4.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云南腾冲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反清活动,在云南创办陆军讲武堂,为革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军事人才。李根源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和反袁斗争,曾在北京政府任农商总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云南贵州监察区监察使。李根源与家父诸祖耿早就熟识。1929年,他介绍家父拜余杭章太炎先生为师。1932年夏,苏州耆老张一麐、金天翮、李根源和诸祖耿共同发起请章太炎来苏州讲学。秋,章太炎决定离北平定居苏州讲学,成立章氏国学讲习会。1933年在苏州锦帆路50号自置西式楼房两幢。1934年家父协助章太炎编…  相似文献   

5.
朱德从青年时代起,就有两位恩师,一位是蔡锷,一位是李根源。这两位恩师对朱德早年的影响是很大的。本文着重阐述朱德与李根源令人感动的终身的师生情谊。一朱德在青少年时代离开了家乡,先后到仪陇顺庆(今南充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读书,受到张澜和一些教师的影响.启发了他“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随后又考入了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体育知识、锻炼身体以外,还秘密阅读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深受教育,认识到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决心要参加中国同盟会,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体育学堂毕业后…  相似文献   

6.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历史的发展使他命运多舛,封建皇室的婚姻又导致了他感情的悲剧。这大概也可以算作本世纪内中国婚姻史上的大悲剧之一了吧。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室的大婚礼是在1922年12月1日 (农历十月十三日)。其实当时的博仪早在10年前便已逊位,但根据北洋政府的《优待清室条件》他仍在紫禁城里保持  相似文献   

7.
“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这是著名爱国老人李根源在1932年写的一首题为《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的五绝。从1932年到1945 年,李根源曾先后四次为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英雄冢,披庥送国殇。  相似文献   

8.
四 民国七年(1918年)3月,北洋政府颁发赦免 令,所有"洪宪帝制祸首"和"宣统复辟罪犯"一 律特赦。在洋人地皮上做了一年又八个月的苦囚之 后,杨度终于可以公开回到北京了。 声名狼藉的他,一时无人理睬,只能天天闷在 家中参悟佛经、悬腕写字,他甚至找到他从老家召 来的木匠出身的画师齐白石,跟人家学画起花鸟鱼 虫。求字者众,润笔费高,杨度就是靠一支笔养活 一家人。  相似文献   

9.
李根源,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1879~1965年),云南腾冲人。早年在日本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回国后,因办理著名的云南讲武学堂(朱德元帅为该校第三期学生,叶剑英元帅为第十五期学生,周保中将军为  相似文献   

10.
李根源是我省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民国元老,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但很少有人知道,李根源究竟出生于何处?据李根源写的《雪生年录》中说:“清光绪五年己卯四月十七日(1879年6月6日)巳时,根源生于腾冲九保右安街宅。”  相似文献   

11.
叶宗宝 《史学月刊》2022,(7):106-115
学界对北洋政府在1917—1918年鼠疫防控中的制度建设和山西阎锡山高效防疫动员给予很高评价。但由于对北洋政府应对疫情政治背景和实践逻辑缺乏整体把握,依然解释不清为何这次鼠疫最终仍演变成一场全国性重大疫情。实则,根本原因在于府院之争搅乱了防疫布局。丰镇骚动爆发后,丰镇防疫由何守仁负责,而伍连德则从丰镇调往绥远。但因伍连德并未接受这个安排,北洋政府又不得不增派全绍清到绥远防疫。直到2月中旬全绍清抵达绥远,北洋政府才开始从源头实施疫情防控。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府院之争与西北鼠疫防控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州观前1号,与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一墙之隔。冬至前夜,在这座民国建筑里隐逸七十多年后,96岁的朱季海安然闭目。邻人鲜有人知他是章太炎最后一位弟子,精通英、德、日、法等多国语言,通晓梵文、藏文。儿女们回忆:"前些年他还叮嘱我们给他订了几年《西藏日报》。"1916年出生的朱季海,原名学浩。1932年,章太炎应金松岑、李根源等邀请到苏州讲学,16岁的东吴大学附中学生朱学浩前去听课,由此成为章门弟子,与黄侃、鲁迅、曹聚仁等同门。后章太炎为其取名"季海"。朱季海  相似文献   

13.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政局动荡,政权更替频繁。每次大变动后,新的首领总要对此前的大奸大恶之徒进行惩治,于是屡有通缉令下发,义正词严、煞有介事,但是每每又通而不缉、敷衍了事,通缉令只能成为纸上的官样文章,如同上演的一场闹剧一般。这也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戴煌 《炎黄春秋》2009,(1):71-72
多年前读到一篇文章,很有感触。 据这篇文章的作者说,他读到中华书局1991年8月出版的《孙中山年谱长编》和其他相关史料记载: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先生为促成南北统一,毅然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让位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并于当月20日乘船去福建游察。当船抵马尾时,他看到欢迎他的人群中和水面的大小船只上,都闪动着“欢迎孙大总统”和“孙大总统万岁”的大小纸旗和布条。他很不高兴地说:我已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为什么还要这样高抬我?他并对上船迎候的福建都督孙道仁说:“这太不成话了。  相似文献   

15.
“孚威将军”是北洋政府赐给吴佩孚的称号。这位戎马倥偬的直系军阀首领,胡适曾把他和孙中山、段祺瑞列入上世纪初年中国政治史上有很大势力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呼伦贝尔地区叛乱者次年宣布"独立"。该事件是当时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时,初掌政权的北洋政府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叛乱采取应对举措。通过对这些举措的探究,由此反映出北洋政府自身两大基本特点:新政权的不稳定性及局限性;肩负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北洋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的局限性。但就相关政策制定目的和成效而言,其对稳定呼伦贝尔地区的动荡局势、恢复中央政府在该地区主权,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2017,(9)
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章太炎认为中国应该向日本宣战。他与马相伯、张一麐、李根源、章士钊、黄炎培等,两次联合通电,批评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1932年"一二八"第一次淞沪战役爆发,章太炎严厉抨击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并与马相伯联合宣言,指责蒋介石。对章太炎早有戒心的蒋介石,竭力想拉拢他,特别邀请他去南京,想给他授个什么头衔,企图收  相似文献   

18.
黄文迅先生是中外著名的学者,他在地理、地质、古生物,尤其是考古方面建树卓著。关于他的生平业绩,国内外多有记载,本文不再详记。本文就其三赴沙雅、两渡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考古行踪作一记述。民国17年(1928)春,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民族的大义,北京各大学府的学者联名抗议北洋政府允许以斯文·赫定(瑞典人)为首的德国考古探险队到中国的大西北亚洲的腹地来考古探险。为此北洋政府不得不有所收敛其出卖主权的行径。德国最后提出组建一支中外联合考古探险队。当时的北洋政府便将这一任务交付给北京大学。黄文精先生是在国家艰难、民…  相似文献   

19.
孙善根 《百年潮》2005,(12):46-49
王正廷(1882-1961)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国以来,他先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北洋政府工商部次长、代总长、代理内阁总理等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长期担任外交部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驻美大使等.1949年移居香港.尽管他社会活动频繁,公务繁重,但他对现代体育运动的倡导与支持却始终如一,几十年不改初衷.他不仅自己酷爱运动(尤长于网球、游泳、骑术),而且更重视现代体育事业在中国的推广,力图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国民素质,改变国人在世界的形象与地位,为此他奔走呼号,竭尽心力,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热情与心血.  相似文献   

20.
莫理循(G·E·Morrison)是出生在澳大利亚的英国人,自1897年2月起作为《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辛亥革命后作为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的政治顾问,在中国活动了约二十年光景。这二十年中,正值甲午战后中国政治社会进入空前动荡和急遽变化的时期,列强对华的侵略活动,它们在中国和远东的角逐,也迅速加剧。活跃于中国政治中心的莫理循,是一个富有政治头脑,忠于英帝国主义利益,又善于刺取情报,活动能力很强,以致被他的上司誉为“具有最佳英国殖民者的特征”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