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徒然草》是日本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佛、神、儒以及道家思想,尤其是佛教的无常观;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人生智慧以及对王朝文化、贵族情趣、自然风物的描写,表现出作者浓厚的崇古尚雅,钟情于自然以及崇尚“处静守拙”,欣赏“不完整美”、“残缺美”等美学意识,这些都为《徒然草》赋予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浩瀚的佛教经典,是以散叙说、以偈语宣赞为主要形式。其中的“以散叙说”是指长行(契经);而“以偈语宣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偈颂。“偈”乃梵语“偈陀”之略称,意译为“诗”或“颂”,而中土佛教界人士通常所说的“偈颂”,便是一个利用梵汉对举方法创造出来的词汇。偈颂是佛教经典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内容主要是演绎抽象的宗教哲理,或简洁明了地概括佛法大意.普遍地流露出理致掩盖情的倾向,充溢着佛教的伦理观念和教化意味。  相似文献   

3.
佛教与世俗是一个对立的范畴,前者重彼岸,后者重此岸;前者重来世,后者重今生;前者重出世,后者重入世。从本质上讲,佛教与世俗体现的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佛教是以追寻、接近、体证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为其职志的,即所谓“有所宗”,因此是极端超离世俗现象世界的。若就功用而言,佛教之宏旨在于救度众生、解脱苦难,即所谓“有所教”,因此又是极端贴近世俗、不离现象世界的。所以说,佛教与世俗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所谓的“佛教世俗化”,指的就是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对世俗社会有机结构与互动原理的认同与融摄。佛教寺院通过各种佛事活动来沟通并调整寺院与世俗社会的互动关系,与信众共同来维持或建构生命存在形式的理想规范,从而维持社会的和谐,并使之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4.
鄙小 《旅游纵览》2007,(7):64-66
<正>2007年6月的第一个“周六”,摄影爱好者去坐听《旅游纵览》秦皇岛摄影俱乐部组织的联谊活动,本刊主编张德志,就“北戴河碧螺塔酒吧公园摄影大展”优秀佳作进行点评。这位《旅游纵览》的常年读者(FENSI),对这场专家与摄影爱好者的互动,颇有感触,仿佛是在她的人生风景中,推开一扇哲理之窗——  相似文献   

5.
孙学民 《黑龙江史志》2011,(16):39+51-39,51
人生如棋,是句老话了。笔者从百度网上看到,有人以此为题写出了书,文章更是不少,有的富含哲理,有的妙趣横生,阅后受益匪浅。然而,棋类分为中国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国际象棋和跳棋等种种,各有特点和不同。这里,笔者从中国象棋的棋艺特点出发,结合人生的感悟,谈谈“人生如棋”的感想。  相似文献   

6.
黄艳艳  ;励质斌 《神州》2013,(33):266-266
佛教德育思想体系以佛教人生论、人性论、因缘论为理论基础,包含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原则规范;其中,佛教德育目标是其德育内容、德育原则规范的基础与前提。本文通过对佛教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内容、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目标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佛教德育目标对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丧葬习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有生有死,生生死死是自然的法则。生老病死乃人生的四部曲,而死则是人所难免的最后归宿。佛教讲“苦、集、灭、道”四真谛,是以生为苦,寂灭为乐。达到“涅槃”境界,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学写议论文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笔下有股浓郁的哲理味,让人读后不仅受启发更受感染;而有的同学不仅认识肤浅,而且语言干巴表达枯涩,虽然也有分析论证,但写来写去就是缺少一种哲理味,不能打动人。怎样增加议论中的哲理味呢?有没有简便易学的方法呢? 方法之一:翻新成句,提出全新见解有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原成语、名言的否定来表达生活的新见解,增添议论的哲理味。比如:“老马识途”→“老马未必识途”:“敝帚自珍”、→“敝帚不必自珍”;“崇洋媚外”→“崇洋而不媚外”;“轻车熟路”→  相似文献   

9.
李昌祺“董役长干寺”的特殊经历,凝结成为其内心隐秘的佛教情结。《剪灯余话》中不仅流露出强烈的崇佛思想,而且还抒发了人生的苦闷;寺庙叙事是《剪灯余话》鲜明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苦难是人生成长中最好的肥料”。作者经历了喜马拉雅山上的既十分艰苦又十分富有传奇性的广播生涯,才有了这样富于哲理的经验之谈。确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