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9年,当时序进入仲秋前后,山西敌后斗争的形势更趋尖锐、复杂、严峻。阎锡山除了不断指使其部属加紧和日本勾结,密令旧军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十九军军长王靖国、  相似文献   

2.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获得成功。以蒋介石、何应钦为首的第一集团军、以冯玉祥为首的第二集团军、以阎锡山为首的第三集团军与以李宗仁为首的第四集团军联合向北京、天津进击,将奉系集团赶到了关外,基本统一了中国长城以南的广大领土。随之,阎锡山出任平、津卫戍总司令,控制河北、山西、察哈尔等省;冯玉祥的部队则占领了从陕甘到河南、山东的广大地区;李宗仁的桂系部队控制两湖与广西等地;蒋介石系统则控制东南各省与南京的中央政府。中国政局出现了一度统一与短暂稳定的局面。 但这种统一与稳定是表面…  相似文献   

3.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获得成功。以蒋介石为首的第一集团军、以冯玉祥为首的笫二集团军、以阎锡山为首的第三集团军与以李宗仁为首的第四集团军联合向北京、天津进击,将奉系集团赶到了关外,基本统一了中国长城以南的广大领土。随之,阎锡山出任平津卫戍总司令,控制河北、山西、察哈尔等省;冯玉祥的部队则占领了从陕甘到河南、山东的广大地区;李宗仁的桂系部队控制两湖与广西等地;蒋介石系统则控制东南各省与南京的中央政府。中国政局出现了一度统一与短暂稳定的局面。但这种统一与稳定是表面的、暂时的。因为蒋、冯、…  相似文献   

4.
1928年初,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身份,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准备重新北伐。蒋介石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北伐军光复北平后,蒋、桂之间表面上似乎还平静,彼此礼尚往来,但暗中内讧之象不断,矛盾日益加深。蒋介石想消灭李、白桂系势力的野心蓄谋已久,成为"路人皆知的事"。北伐时,白崇禧是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北伐胜利后任北平政治分会主席,表面上集军政大权  相似文献   

5.
夜访毛泽东     
《沧桑》1993,(4)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实现国共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作战。1938年又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朱德总司令兼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阎锡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由于国共合作,互通往来,共产党常派人到吉县、宜川秋林(阎锡山的司令部)去,进行抗日宣传工作。这年夏天,阎锡山也派教育厅长王怀明与邱仰浚等人到延安去访问。这一天,天色晴朗,王怀明、邱仰浚等从山西吉县克难坡出发到达延安。他们先找邓小平同志,说明  相似文献   

6.
由马文蔚先生书写的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伍、拾、圆、角、分”等汉字,从第一套人民币一直到最近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先后沿用了50余年。1904年,马文蔚出生于山西阳曲县黄寨村。他家庭富裕,后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0年,马文蔚在阎锡山驻南京第三集团军办事处任秘书,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科员、监察院秘书。他还担任过国民党  相似文献   

7.
1928年春,因宁汉分裂而搁置一边的北伐任务,随着宁汉合一,又重新提出来了。1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着各总司令该日会师幽燕令》。改第一路军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兼任集团军总司令(何应钦代总司令);改冯玉祥的国民革命联军为第二集团军,冯任集团军总司令;改阎锡山的北方国民革命军为第三集团军,阎任集团军总司令;改李宗仁的第三路军为第四集团军,李为第四军总司令,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参加北伐讨奉的总兵力约70万人。此时,同南京国民政府相对峙的,是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他控制的北京政…  相似文献   

8.
1928年,蒋介石卷土重来,又当上了“军事委员会主席”。他一方面通过所谓“训政时期”开始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另一方面复召开“国军编遣会议”,阴谋削弱非嫡系武装势力——冯玉祥之第二集团军,阎锡山之第三集团军,李宗仁之第四集团军——而壮大自己的嫡系部队——第一集团军。但其时各地政治分会尚存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势力空前膨胀,他们不仅拥有十多万兵力,而且控制了北平,武汉两地政治分会,最招蒋介石之嫉视。李济深是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并兼广州政治分会主席和第八路军总指挥,统率陈济棠(第四  相似文献   

9.
1928年,我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毕业后,在阎锡山直接领导下,历任阎行营军事组上尉组员及参谋等职.1930年,蒋阎混战,阎锡山失败后逃往大连,太原绥靖公署改成结束办事处,我又调到第三十四军军部任少校参谋.1931年春,阎锡山旧部张万顺到大连看望阎锡山,回太原后转达阎锡山意,命我秘密到大连服务.于是我于1931年5月20日由太原出发,先经石家庄到北平.为避免大津至大连间日本特务们的纠缠,乃绕道藩阳转南满,直达大连驻黑石礁公馆.阎锡山由太原逃大连经过1930年,蒋阎冯混战,阎冯在陇海津浦两线失败,张学良接着进关.冯玉祥主力西撒入陕.阎锡山所部及一些亲派部队,如孙殿英、张人杰等部队,逐渐撤入山西.阎锡山本人回到五台县河边原籍,以观时局推移转变,是初阎锡山  相似文献   

10.
在三个鸡蛋中间跳舞的阎锡山,想起了被山西两次通缉的薄一波1932年阎锡山东山再起,重新掌握山西军政大权以后,虽然他与蒋介石的争斗告一段落,并貌合神离地相处着,但他知道,蒋介石吞并山西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3年以后的1935年,在一种错杂的形势下,阎锡山明显地感到“土皇帝”的交椅不太安稳了。这一年,侵华日军策划的华北“自治运动”,不但与阎锡山独占山西、发展山西阎记官僚资本的利益发生了冲突,而且已将山西纳入到了“侵略华北之计划”,亡国亡省的危险就在眼前。尽管阎锡山是在日本毕业的,并一直与日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45年日本投降后,阎锡山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彭毓斌率石楼县警备司令张居乾部接收中阳县城,张任守备司令。1946年将中阳、离石爱乡团编入,组成了第三十四军暂编第四十五师第一团,张任团长兼中阳县长,后又升任为第四十五师师长,兵力2000余人。  相似文献   

12.
正阎锡山(1883—1960)字百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人。在风云变幻、政坛人物走马灯式地更换的民国时期,阎锡山长期盘踞山西,拥兵自重,诡谲多变,翻云覆雨,左右逢源,奉行"中的哲学",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在山西掌权达38年之久。但是,在抗战期间,阎锡山脚踩三只船——拥蒋、联共、又想降日。中国共产党对阎锡山则采取了团结抗战,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同他斗智斗勇。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3,(4)
《山西地方志》1992年第3期《山西票号商人渠本翘》一文说:“武昌起义后,……军阀阎锡山见渠本翘家道殷实,遂起攫夺之心,派人在祁县渠家‘商借’白银30万两。渠家无奈,只好应允。”这段话值得商榷。一、关于对阎锡山的称呼阎锡山于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当年即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以及同盟会内部军人组织的铁血丈夫团。回国后,担任军职,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阎锡山参与领导了辛亥太原起义,成功后被推为山西军  相似文献   

14.
《山西文史资料》2000年第12期,发表了姚作梁写的《阎锡山和他的文官武将》。此文第一段的小标题是《阎锡山集团的贪污方法》。与我这作过阎锡山侍卫长的人多少有一点瓜葛,所以愿写一些亲身见闻,供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85师前身是黔军李晓炎的43军改编的,辖2个旅,4个团,由遵义人陈铁任师长,陈弦秋任253旅旅长,刘震清任255旅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既师编人14集团军卫立煌部14军建制,由保定地区调赴山西参战。此时卫立煌升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阎锡山任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指挥晋北战场所有国民党军队及共军18集团军。日军从大同南犯,卫立煌部署9军、14军于忻县以北之线,以85师守忻县,拒阻敌军之进犯,前后打了11天,由于山西部队李眼膺部败退,第9军军长郝梦群及所部54师师长刘安演均在白水牺牲,日军突破前线遂向85师忻口阵地…  相似文献   

16.
阎锡山统治山西几十年,一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为了实现他对经济上的绝对统治,他提出"统制经济"的概念,就是在经济上实现阶段集权化,把整个山西的经济掌握起来。"六政三事"、"省政十年建设计划"使山西经济社会都得到较快发展,老百姓从中受益不少,他的统治也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基础,也为军事力量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阎锡山政府的经济统制处处长张之杰,让我们在对张之杰了解的过程中,对阎锡山统治时期山西的经济工作作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7.
正我叫王云英,山西省定襄县王进村人。我的舅父邢殿元,字善章,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城内的一个商人家庭。17岁那年,邢殿元被保送入山西令德堂,后考取公费留日。1906年1月,经丁致中介绍,谷思慎主盟,邢殿元加入同盟会,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归国后,邢殿元与留日归国同学阎锡山、赵戴文、黄国梁等结为"金兰之交"。辛亥革命初期,邢殿元回到山西,与阎锡山、赵戴文、黄国梁等人共谋响应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邢殿元受派为  相似文献   

18.
阎锡山的狡猾和奸诈是出了名的,被人称为"乱世狐狸".他统治山西长达38年,是山西的"土皇帝",也是民国少有的"不倒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在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之间玩儿着"在三颗鸡蛋上跳舞"的游戏.妄图维护他在山西的统治地位.但是.阎锡山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西民间票帖(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章 民间票帖的衰落 一、民国八年到抗战初期的山西地方金融 民国八年(191年),山西省长阎锡山在原山西官钱局的基础上,改组成立了山西省银行。从此时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阎锡山为首的山西地方当局,利用其从上到下的统治机构,垄断财政金融,操纵和控制了山西的社会经济命脉。 山西省银行成立后,除在山西省会太原设总行之外,还在全省各主要县城及商业区遍设分行、办事处和寄庄。后来,随着晋系地方势力的扩张,上海、天津、汉口、北京、石家庄、保定、绥远等地,也先后设立了分支机构,到了1929年…  相似文献   

20.
东征之役是红军与晋绥军的头一次正面交锋。最初,关于战争的预期,双方都缺乏足够的估计。阎锡山自始便怀疑红军的到来为张学良促成,故拒绝张部增援,而引入中央军。红军与中央军相继入晋,两者都是日本的华北自治政策所不允许的,日方多次向阎施压,要求山西保持“门罗态度”。为避免山西遭受重大的战争破坏,阎锡山没有全力执行蒋介石的在山西围歼红军的部署,企图采取追击方式,以期尽快将红军逐出山西。为此,阎与部属之间产生了围与追的争论。中央军大批开入及其筑碉战术的广泛推行,改变了战场条件,红军退回陕北。阎锡山力倡在陕北围歼红军,但张学良不甚积极。最终,因两广事变的发生,入陕追剿的计划被搁置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