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雨青 《纵横》2014,(4):51-54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团加入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英国等固结为同盟,联手对抗日本。1942年1月,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统帅,3月,美国派遣史迪威将军来华,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以及中缅印战区司令官。这两位中国战区的领军人物,本应成为亲密战友,携手并肩,共同对敌,不成想二人却反目成仇,矛盾越发不可收拾,最后以史迪威被赶回国而告终。从蒋介石和史迪威两人的日记里,可以看出两人矛盾之深。  相似文献   

2.
杨天石 《江淮文史》2012,(1):41-55,1
问题的提出 史迪威是二战期间罗斯福派到蒋介石身边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国将军。最早提出史迪威曾策划暗杀蒋介石的是梁敬锌先生。他在《史迪威事件》一书中写道: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战争初期,以第一次史迪威危机为标志,中美之间军事战略上的分歧开始表面化.中国希望美国实行"先日后德"的战略和尽可能的增加对华援助,可是美国确定了"先德后日"战略以及尽量利用中国自身资源的援华政策.虽然导致第一次史迪威危机的焦点问题是美国援华的租借物资的管理权,而主要原因是史迪威的身份问题和第一次缅甸战役失利的责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中美之间军事战略的分歧.危及爆发时恰逢美国总统特使居里第二次访华,居里与蒋介石讨论了中美之间的分歧,努力调解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关系.虽然蒋介石暂时缓和了与史迪威的关系,但美国并没有修改自己的军事战略,导致史迪威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各种媒体回顾60年前中国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文章很多,介绍中国军队在境外(主要是缅甸)战场作战情况的资料也不少。但是,把中国抗战和盟国亚洲战场联系起来、全面介绍中国军队和盟军并肩战斗、中国和盟国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文章还不多见。美国《时代—生活》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了一套20册的二战系列图书,CBI(中缅印战区)是其中之一。作者堂·莫瑟尔(DonMoser)向读者介绍了亚洲早期的战事、CBI的建立、盟军的失败和胜利等,史料详实,图文并茂,很受读者欢迎。作者是美国人,他面向的读者主要是美国人,书中对美国人如史迪威、陈纳德和“掠夺者”(美军先遣队)的描写多于对中国军人的描写,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样,作者仍然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闻所未闻的故事,对我们全面了解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不无裨益。我利用工作之余,将其编译出来献给读者,希望能得到读者的喜欢。  相似文献   

5.
缅甸战役蒋介石、史迪威的失败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1942年缅甸战场上中国方面两个主要指挥者蒋介石、史迪威的失败责任。史迪威在缅甸战役指导中,过多强调进攻,没有注意到战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中国军队分割使用,疲于奔命,处处为英军堵漏洞的恶果。其在战略指导及具体指挥上的错误使其应负主要责任。蒋介石虽对缅甸作战有一些正确设想,对史迪威的错误指导也作过一些抵制,但在战役中、后段,因惧怕开罪美国,放弃指导责任,迁就史迪威的错误指挥,也有一定责任。文章还对远征军的总兵力及伤亡情况作了具体考证。  相似文献   

6.
全线撤退——苦难屈辱溃败日本军队从东北登上掸邦高原后即向腊戌大肆推进,在西北方面则攻击钦温,包围联军余部。4月25日, 疲惫不堪的史迪威在曼德勒以南25哩的皎克西与亚历山大会晤。他们都认为全线撤退是免于被日军合围聚歼的唯一希望。这次会见的气氛十分压抑。史迪威说,“正如我们的中国朋友说的,我们都是在吞吃苦果。”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史迪威矛盾中的宋子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中美两国成了并肩作战的盟友。但由于历史、化、传统、价值观、制度和实力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之间的合作充满着摩擦与冲突。蒋介石、史迪威矛盾便是这些摩擦与冲突的反映。蒋史矛盾自初发到终结,历时两载半,最终以史迪威被召回国得以解决。宋子则以蒋介石驻美“私人代表”兼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双重身份,自始至终介入了这一矛盾的全过程。正是他,成功地同美国方面接洽,使史迪威很快被派赴中国;也是他,每当蒋史矛盾激化时,都旗帜鲜明地站到蒋介石一边,出谋划策,迫使美方让步,并最终促成史迪威离华,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8.
缅北战役的战略目标1942年,还在史迪威带着他那支东倒西歪的队伍撤离缅甸的路上,他就在酝酿打回缅甸的战略。现在是1943年10月,距那次屈辱的溃败16个月之后,他的队伍终于要打回缅甸了。早在1942年秋,他就想出兵把缅甸夺回来,但当时盟国仍未能在战略上形成共识。首先,蒋介石坚持英国必须参战,否则中国决不出兵。而英国既要兼顾欧亚两个战场,又没有从几个月前遭受沉重打击的阴霾中走出来,在一次新的前途未卜的行动之前犹豫不决,也是预料之中的事。1943年5月的华盛顿三国会议和8月的魁北克四方会议上,盟国达成了有限的战略共识:暂不实施(史迪威…  相似文献   

9.
血战密支那“掠夺者”的这次行动代价如此巨大,以致盟军最高层军官们疑窦丛生:夺取密支那是否值得?蒙巴顿海军上将心怀疑虑,关注着战役的全过程。当联合参谋部的官员问起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回答说,据他看,这次行动“毫无道理,不能再继续”,而应该代之以开辟南缅战场,夺回仰光。可是,马歇尔和美国总参谋部仍支持夺取密支那的计划。4月底,马歇尔把他的意见电告史迪威。5月3日,总参谋部在发给史迪威的指示中,正式肯定了这一决定,要他放手干,拿下密支那。此时,总参谋部的指示似乎有些多余,史迪威夺取密支那的战略进展顺利。行动的重担落在“掠夺…  相似文献   

10.
“麦雷尔的掠夺者”史迪威决不轻言放弃。2月下旬,他决定再次对日军实施包围。此时他从华盛顿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罗斯福总统完全同意进攻密支那的计划。史迪威平淡地对身边一名军官说,他宁愿用这个支持去换一个师的美军。可是,罗斯福的支持真的就好像送给了他一个美军师。总统告知英国首相丘吉尔,如果英国人能在缅甸坚持住,他相信史迪威在旱季结束之前定能拿下密支那。丘吉尔重申,蒙巴顿不会因为他自己的计划而把把英军撤出缅甸。此外,史迪威真的得到一支美军战斗部队——到达亚洲大陆的第一支美国部队。这支部队的编号很累赘:第5307混成旅…  相似文献   

11.
缅甸:盟军和日本争夺的焦点史迪威3月4日抵达重庆之时,仰光的战事已接近尾声,英国人打算放弃仰光,向西北撤退(事实很快证明,这次撤退与一次大溃败别无二致)。中国军队则整装待发,正要开进缅甸去阻击日军的进攻。史迪  相似文献   

12.
史迪威将军是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友人.他的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在美国<交流>季刊上撰文叙述了史迪威在中国早年的情况.文章的素材来自其家人经年相传的家庭故事、作者祖母未发表的回忆录,以及有关史迪威生平的书面材料和著作.  相似文献   

13.
王楚英 《百年潮》2006,(11):32-38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重庆闻讯,即决定派兵入缅甸作战.同时,罗斯福应蒋介石之请,派史迪威来中国,任中国战区盟军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2年3月11日,史迪威受蒋介石之命到缅甸指挥作战.蒋介石电令驻缅参谋团团长林蔚和远征军代长官杜聿明服从史迪威的指挥.这一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任命亚历山大指挥在缅甸的英军作战.  相似文献   

14.
晚清重臣翁同的《翁文恭公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日记之一。该日记于1 92 5年影印出版后,便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到2 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根据影印本标点整理的排印本。在近代史研究中,翁氏日记始终被认为是重要的文献史料。然而,现在看到的影印本《翁文恭公日记》并非日记稿本的原貌,因为当年影印日记时主持者曾对稿本做过遮盖,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删节了一些内容。也就是说,稿本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和细节在现行刊本(包括影印本和以影印本为底本的各种标点排印本)中均无法看到。《翁文恭公日记》稿本由其五世孙、现居美国的翁万戈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胡佛档案馆所保存的《宋子文档案》里,宋子文对西安事变所留下的日记及其他相关资料,来观察西安事变,期对此重大事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厘清。  相似文献   

16.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自2010年11月由国家图书馆影印出版,距今已有10年。《壮议轩日记》记载了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学术交往情况,家国情怀以及特定时期背景下对社会的思考。其内涵广博,不仅可以作为先生个人编年史、日常生活史、学术史、文化史的重要参考史料,同时也是历史文献学科体制建构的重要记录。目前学界对《日记》的研究屈指可数,梳理近十年相关研究,从先生的读书方法与治学思想;学术师承与湖湘情怀;居湘入陇任教期间学术交往与学术成就;经世致用学术追求与具体实践;清人文集考述与清代学术思想;艺术观与书法实践等几个方面,了解研究进展与不足,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以期发掘《日记》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振忠 《民俗研究》2001,1(1):114-126
近年来,各种近现代人物的日记陆续出版,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的史料。《朱峙三日记》的第一部分,刊载于《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该书对于研究晚清民国时期湖北武昌县(今鄂州市)的风土人情、礼俗习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阎锡山日记》,初名《感想日记》.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于1997年(民国86年)5月23日,出版阎的《日记》,并易名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始写于1931年(民国20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民国39年)12月31日,历时近20年.1938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记述;1939年至1950年时断时续.阎曾自述其日记经历:“其时余适旅居大连.21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与盥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台版阎之《感想录》出版说明补述日:  相似文献   

19.
李菁 《文史博览》2007,(6):29-31
2007年4月2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Hoover Institution)宣布,继去年5月底公开蒋介石1917-1931年的日记后,即日再开放蒋介石从1932--1945年的日记。这是胡佛研究院开放的第二批蒋介石日记,涉及到日本侵华、西安事变、中日战争、二战期问中美合作等重大历史事件,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评价说:“这对研究中国和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在那段时间的历史,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日记现状 根据现有资料,蒋介石的日记约始于1915年,时28岁,止于1972年8月,时85岁,距离去世只有3年.这一年,蒋介石手肌萎缩,不能执笔,因此停止了长达57年的日记.蒋的这57年日记,遗失4年.其中1915、1916、1917三年,遗失于1918年底的福建永泰战役.当时,蒋介石遭北军袭击,孤身逃出,日记、书籍大部分失落.现在能见到的1915年日记仅存13天,为蒋当年在山东任讨袁军参谋长时所记.胡佛研究院对外所称1917年日记实际是蒋自撰的回忆,题为《中华民国六年前事略》,回忆1917年以前的个人历史,并非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