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顺富 《纵横》2008,(2):58-59
这谭延闿在清末当过湖南咨议局局长,成为立宪运动的重要领导人。民国初年先任湖南都督,北伐胜利后又成为国民政府主席,被世人评为"政坛不倒翁"、"活冯道"。本文通过发生在谭延闿身边关于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的三件小事,反映出谭延闿对民国初期的妇女地位、军人操守、政治斗争的态度,为读者展现出了一个与世评颇不相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周志永 《史学月刊》2022,(12):66-74
清末预备立宪背景下,地方各省纷纷成立咨议局,接受新思想熏陶的士绅多加入其中。谭延闿作为湖南咨议局议长,拥有较强的参政意识,率咨议局与巡抚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清季官绅冲突的原因由多方所致,既有宪政支持下士绅权力扩张的因素,又有立宪进程中制度不完备的因素。为从制度上保障绅权扩张,谭延闿迫切希望加快立宪,成立责任内阁。反对“皇族内阁”失败后,谭延闿对清廷由希望变为绝望,并最终倒向革命。预备立宪期间,谭延闿积极宣传宪政思想,为革命的爆发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他的角色转换和心路历程亦是清末一些开明士绅或知识分子嬗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正新式湘军由辛亥革命中的湖南新军演变而来,最先包括谭延闿、程潜、赵恒惕三个派系。在广东南方革命政府成立之初,赵恒惕因顽固追随北洋军阀,被积极支持南方革命政府的谭延闿、程潜赶出湖南。赵恒惕部湘军随即分化为唐生智、贺耀祖、叶开鑫等部,先后参加北伐。1926年6月,唐生智所属湘军第四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相似文献   

4.
湖南光复不久,谭延闿取代焦达峰、陈作新执政湖南。谭氏新政权并未改变湖南政权的革命性质。新政权对内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稳定政局,对外大力驰援武昌与策动和帮助他省反正,有力的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谭延闿墓     
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的国葬处,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风景区灵谷公园内灵谷塔东侧,占地面积300亩,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格。其建筑群有:龙池、国葬命令碑、牌坊、墓道、石刻、祭堂、牡丹池、临瀑阁、报国心亭、泉亭、千秋坊、香竹芳、华表、祭台、祭亭、睡莲池、宝鼎等。 谭延闿字祖庵,湖南茶陵人。1880年生于杭州一个大官僚家庭,  相似文献   

6.
正武绍程,字明道,号淡溪,1876年生于湖南溆浦县一个贫苦家庭。1902年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曾担任长沙兑泽中学校长、湖南省教育司司长和湖南都督谭延闿的秘书长,并代理了几个月的湖南都督。1915年,武绍程出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武绍程任湖南一师校长时,思想比较开明,倾向进步,  相似文献   

7.
谭延闿,湖南茶陵人,当年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曾任湖南省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病逝南京,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旁,蒋中正为其墓碑题词。谭  相似文献   

8.
谭延闿是20世纪初期中国政坛上一位集士子、政客、官僚于一身的风云人物,在万马纷争的政治角斗之中,他独能左右逢源,从清末立宪人物至湖南都督,至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他自称处世有“混”、“滚”妙诀,胡汉民称赞他有“八面玲珑”的作风。  相似文献   

9.
《湖南文史》2011,(1):42-43
谭延闿,湖南茶陵人,当年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曾任湖南省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病逝南京,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旁,蒋中正为其墓碑题词。谭延间一大爱好就是美食。他曾开玩笑地对朋友说:“吃喝嫖赌四件事,嫖赌与我无缘,吃喝在所不辞。”  相似文献   

10.
一聚讼纷纭一公案辛亥湖南光复,不旬日间,第一任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同日被害,谭延闿被举担任第二任都督。对于这一历史公案,聚讼纷纭,由来已久,莫衷一是,大体上有五说:兵变说,报仇说,私欲未逞说,自卫说,立宪派预谋组织发动政变说。这五说尽管论说的角度不同,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焦、陈被杀是立宪派策划的。但近年有人持异议,他们从谭延闿在被推继任都督时表现十分惊恐和毫无精神准备;事件发生时正在长沙的革命党领导人谭人凤从未提出过类似的证据;当时的形势并不具有立宪派要发动这种谋杀的必要性;从而论证了立宪派策划说论据不  相似文献   

11.
孙卓 《百年潮》2005,(3):51-59
1920年,湖南乃至全中国正处于又一个十字路口,是各省由自治而联合,走自下而上和平统一之路,还是沿袭自古以来大一统的观念,由强者以武力削平群雄,重建真正集权的中央政权以号令全国,人人都在期盼,各省都在揣测,看谁敢率先打破僵局,而且是怎样来打破这僵局.刚刚赶走张敬尧重掌湖南军政大权的谭延闽,7月22日向全国发出"杩电",宣布湖南自治,今后省长要湖南人自己选举,不再由中央政府任命,还要制订省宪法!谭延闿说,这就叫作"湘人治湘".  相似文献   

12.
名人与湘菜     
一道普通的民间传统特色菜肴,本来难登大雅之堂,但与名人结缘后,经过名人的品尝和张扬,可以成为一道名菜,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为人们所熟知的“东坡肉”便是如此。在湘莱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以清代湖湘名将、官到兵部尚书的彭玉麟之名命名的“玉麟香腰”,以清代历任湖南高级官吏的庄赓良之名命名的“油淋庄鸡”,以民国时期湖南名宦谭延闿的字“祖庵”所得名之“祖庵菜”系列等,都是菜因名人而得名以至成为佳味名肴。  相似文献   

13.
许顺富 《纵横》2010,(9):34-37
谭延闿与宋美龄都是20世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闿本可以与风华绝代的宋美龄结为连理,走人婚姻的殿堂,但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婚姻的红地毯终为他人铺设,却也与宋美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14.
名人与湘菜     
万里 《文史博览》2005,(7):55-56
一道普通的民间传统特色菜肴,本来难登大雅之堂,但与名人结缘后,经过名人的品尝和张扬,可以成为一道名菜,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为人们所熟知的“东坡肉”便是如此。在湘菜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以清代湖湘名将、官到兵部尚书的彭玉麟之名命名的“玉麟香腰”,以清代历任湖南高级官吏的庄赓良之名命名的“油淋庄鸡”,以民国时期湖南名宦谭延闿的字“祖庵”所得名之“祖庵菜”系列等,都是菜因名人而得名以至成为佳味名肴。  相似文献   

15.
《纵横》2007,(9)
谭延闿曾经是民国初期名震朝野的人物,不管是在政界还是军界,文坛还是书法界,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从谭延闿的业余爱好入手,为读者揭示了一个"饱尝美食,不计健康"、"疾爱书法,妙绝天下"、"骑马观马,至死不变"的"谭婆婆"形象,资料翔实,生动有趣,亦从独特的视角剖析了民国初期社会上层的内幕。  相似文献   

16.
如今湘菜列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俨然一方重镇。不过,据说它发轫之初,主要跟餐具有些关系,却不大牵涉到菜肴本身。那是辛亥革命前夕,谭延闿以他老爹做过甘肃总督的背景,自己又是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的资格,三十多岁年纪,被湖南缙绅公推为省咨议局议长,又当选各省咨议局联合会议主席,领导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向北京的帝国政府施加压力,力争成立国  相似文献   

17.
谭泽闿(1889-1948年),字组同,又字大武,号瓶斋、瓶翁等。湖南茶陵人。谭促麟子,谭延闿弟。兄弟所居似瓶形,故曰瓶庐。父子藏书楼乃曰天随阁,收藏甚富。清末授巡守道,分发湖北,甫上任,即因武昌起义爆发,折返长沙。自此淡于仕进,生平以诗酒自娱,后奉母迁寓上海。长于书法,尤工“擘窠书”;善作诗,师法谢灵运,游学于王闿运之门。其以昔贤真迹,收集颇难,乃专力收购清钱南园、刘石庵、何子贞、翁松禅四家法书,数十年间,蓄以  相似文献   

18.
杨天石 《世纪》2023,(4):36-40
<正>20世纪80年代,我在写作《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五卷期间,曾经去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收集资料,发现北伐战争期间中华全国农民协会所发“临字第六号”通告,未署时间及收藏机构,仅在末尾署有“中华全国农协临时执委会常务委员谭延闿、谭平山、邓演达、毛泽东、陆沉”等字,因有毛泽东的署名,觉得重要,当即抄存。多年过去了,重展当年抄件,略加考证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唐铎(1904—1983),湖南益阳人,早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5年奉派到苏联学习,此后在苏联空军工作战斗了28个春秋。1953年回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21年10月13日,在法国留学的唐铎被当局以"过激分子""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的罪名,强行遣送回国。回国之后,唐铎辗转来到广州找到同乡谭延闿,表达了要学习飞行技术的决心。谭便写了一封信,将唐铎介绍给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就这样,唐铎成为飞行学校第一期10名学员  相似文献   

20.
"蒋家天下陈家党"是人们对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在国民党党内地位的形象概括,殊不知陈果夫还是个业余美食家。梁实秋先生就曾说过,国民党元老中美食专家有两位,"一位是谭组安(谭延闿,字组安,也作祖安)先生,一位是陈果夫先生。谭知味而不知养,陈则味养兼知,允推个中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