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依丽  周维 《华夏地理》2002,(7):119-119
丽江的杀猪女早年有十七、八个,现今据说只剩下两个,因为纳西是个女性执掌经济权柄的民族,加上母系社会的遗风,古城有一批纳西族女屠户便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纳西族人中,至今流传着这么两句口头禅:“纳西美布若”,意为纳西族是祭天的子民;再一句是“纳西美布迪”,意为纳西人古往今来看重祭天古俗。 据纳西族老东巴介绍,纳西人的祭天,分为大祭天和小祭天,大祭天在正月举行,小祭天在每年农历七月举行。两种祭天活动,虽有一些区别,但内容却是一样,气氛也一样肃穆庄重。祭天有两种形式,远古的纳西部落大多是同一个姓氏的部落共同在一个祭天场举行;居住分散的村落,则单家独户进行。纳西古部落有束、叶、和、梅四大部落,分成普督、古许、古展等若干祭天群落。无论哪个部落,祭天…  相似文献   

3.
一对或一群年轻人为了情和爱,以死来达到爱的目的的纳西族情死;男不娶,女不嫁,依靠“走婚”来到达爱情的彼岸的纳西族摩梭人;篝火边歌舞打跳,挑选心上人,相约在深山野外过夜来确定婚姻的傈僳族;一支尚未被人太多关注的独身女子群体,终身不嫁、远离红尘的斋姑娘……有热烈浪漫的情恋姻缘,也有淡化个体之“性”的宗教信仰,一齐铺展于丽江多情的大地……  相似文献   

4.
一纳西族的殉情悲剧,曾经震撼了多少人的心,人们为此感叹唏嘘,为那些以年青的生命殉了爱情理想的少男少女们洒一掬同情之泪。有的人在震惊之余,慨叹纳西族是个“悲剧的民族”。语虽不当,但可见纳西族的殉情引起了人们心灵上多大的震动。在那暗夜如磐的旧时代,年复一年,无以数计的纳西族青年悲怆长  相似文献   

5.
盐源与木里,是丽江纳西族送魂路线的必经之地.也是纳西先民自汉至唐以来一直盘桓居留的根据地;而西昌是古越郡的首府,纳西先民曾在此留下难以磨灭的足印,直到今天,古纳西人的遗民,仍然生活在雅砻江畔。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的洛克和李霖灿曾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这一地域,留下珍贵的记载。于是,大凡今天从事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都梦想着能亲自去寻访祖居地。然而,真正能成行的没有几个。  相似文献   

6.
走进俄亚     
冷文浩 《旅游》2010,(4):84-91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西南边缘的深山峡谷里,有一个遗世独立的俄亚大村,那里至今仍保存着最原汁原味的纳西古风神韵,当今更有纳西古城在丽江,纳西古寨在俄亚之说。这里有湛蓝悠远的天空。有苍茫无垠的山川,有壮丽秀美的峡谷,有神秘离奇的习俗……这里的人们和谐共处,生活和信仰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闫浩雨  陈望 《风景名胜》2021,(5):0036-0036
纳西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血脉相承的特点,丽江古城的建筑,大多是普通纳西族百姓的家园,是纳西族文化的承载物,他承载着纳西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宗教文化,纳西族民居是承载纳西族灵魂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向以能歌善舞,爱好劳动著称于世。他们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特生活习俗。 纳西族共有2780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和四川省西南的金沙江上游地带。气候差别较大,但仍然宜农宜牧。纳西族居聚区不仅风景如画,而且还有大量的矿藏。森林中有各种飞禽走兽,如虎、豹、熊、鹿、獐子、野猪、雪鸡、松鼠、鹦鹉等。并有数十种树木和数百种中草药。其中较为珍贵稀罕的是雪茶。 纳西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分东西两个语言区。有本民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和音  相似文献   

9.
摩梭人的象形文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纳西族有两个支系:一支是西部方言支系,俗称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丽江、维西等地,流行东巴教,以东巴文化驰名中外;一支是东部方言支系,俗称摩梭人,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等地,以泸沽湖女儿国闻名海内外,一般认为当地没有文字。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与汉族交往的历史很早。早在蜀汉经营定稚一带的时候,就有大批汉族进入纳西族地区,把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化也带到了纳西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化的发展。明代,丽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纳西族对汉、藏等先进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并以“知书诗”称。当时的木氏土司热衷于学习汉化,其中的不少人能用汉写诗作赋,且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这又与汉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汉族对纳西族的影响,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是汉族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代纳西族有四个氏族部落:禾部落、梅部落、束部落和叶部落,又叫禾墩、梅墩、束墩和叶墩(墩:纳西语,意即居住的地方)。还有“禾梅不离居,束叶不分离”的说法。据传,禾、梅二部族居住在金沙江东岸沿江峡谷,即现今的盐源、宁浪、木里等县;束叶两个部族居住金沙江两岸峡谷一带,即现今的丽江,维西、中甸等地区。禾、梅、束、叶四个部落姓氏是怎样来的呢?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在承传东巴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和运用汉文化,取得了优异的创作成果,先后有十余部诗文集问世,得到省内外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好评.不仅使纳西族文化在纵向延伸与横向的发展中得到丰富拓展,开创了纳西族文人文化的先河;也使纳西文化渐为中原所知.<明史·云南土司传>称"云南诸土官,知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本文对这些诗文集逐一提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昆明的纳西族文史工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举行座谈会,就如何由本民族文史工作者发掘整理和研究本民族文学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纳西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纳西族文学,无论是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都很丰富。解放前汉族的个别学者及外国传教士曾进行过一些搜集和研究工作。纳西族女作家赵银棠较早注意了研究本民族的文学。但是,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这一工作只限于狭小的范围。解放以来,纳西族文学得到了充分重视。许多汉族文艺工作者深入纳西族地区,在纳西族文艺工作者的配合下,发掘、整  相似文献   

14.
八一年十一至十二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与丽江地区文教局、文联、民委,联合举办了民族民间文学讲习班,培训民族民间文学工作骨干。参加这次讲习班的有纳西、傈僳、普米、彝、汉等民族学员共49人,其中纳西族有20多人。讲习班第一阶段是理论学习。主要学习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学习有关纳西族的文  相似文献   

15.
三朵节     
正"三朵节"是生活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别具风格的祭祀性节日,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三朵"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深受纳西族人信奉。纳西族先民把对自然的崇拜、祖先的崇拜、英雄的崇拜等多种信仰集中在祭祀"三朵"上,通过这个节日,不断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除了祭祀  相似文献   

16.
论纳西族民族文化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拉昌 《人文地理》1999,14(2):22-26
纳西民族生态文化是纳西族与自然环境相互调适的结果。本文对纳西民族的天人感应、祭天民俗、白地圣地的环境优选及宗教信仰等文化生态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神州》2004,(11)
确案舀故里‘’‘镇 一、/华夏诗魂之所在,人半界气的源 呱亭螺祖故、于 这里走出了黄帝元妃,人文女祖、 真沈赢螺戮黔齐介 嗜默翼禹磷雄,· 撒茹戮了蕊{鬓翼 南亚;祭祀文昌帝君的洞经音乐造就 了令全世界着迷的云南丽江纳西古乐。 有谁知道,这一切都源自干梓渔七曲 山呢? 平武  相似文献   

18.
盐井乡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东南部,海拔3400米,是以葳族和纳西族为主的民族乡镇,东与四川、南与云南接壤,澜沧江从该乡自北向南流过,河谷狭窄,两岸为陡峻的山岭,西岸稍缓,东岸陡峭。全乡面积11,654平方公里,辖加达、纳西(也称下盐井村)、上盐井村和九家四个行政村,它们分处在舅沧江东西两岸,其中加达村在西岸,纳西村、上盐井村、九家村在东岸,一座吊桥连接两岸盐田。虽然该乡为纳西族自治乡,但藏族人口最多。  相似文献   

19.
纳西居民是丽江古城的魂。随着丽江旅游的发展,近年来纳西居民纷纷外迁新城.古城空心化现象严重地危及了古城的可持续发展。纳西居民选择留下来的机会成本远高于现实收益.这是居民外迁的原因。政府应当根据古城空心化现象的成因来构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杨福泉 《世纪》2023,(2):20-23
<正>纳西族东巴文化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于2015年5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东巴文化展。据国家博物馆负责人对媒体透露,该展览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地级市民族文化展,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只有省市级别的博物馆才有资格进入国家博物馆进行展览。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纳西族东巴文化,让我不禁想起1990年纳西族东巴文化首次在首都办展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