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装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重要标志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两个民族的服饰是完全相同的。藏民族的服饰具有雄浑、粗犷、豪迈、古朴的审美特征。居住在甘肃、青海等地的藏族同胞统称为安多藏族。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的影响 ,安多藏族在服饰习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藏族服装采用开襟、套领、无扣、无兜、长袖的款式。无论冬装还是夏装 ,习惯上称之为藏袍。安多地区的藏袍一般用水獭皮嵌制一条宽约5~10公分的开领 ,并在其衣袍下摆处也镶以长度不等的水獭皮作为装饰。在藏袍的袖口处通常用不同色料的氆氇制成不同类型的图…  相似文献   

2.
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安多藏族着装富丽,冬季用的藏袍装饰面料以丝绢、裘皮为主,不似卫藏等地以相对素朴的氆氇等为面料。帽子也多饰裘皮,衣帽布料上多以绿、金、黄、红等色为主的图案装饰。  相似文献   

3.
霄藏是藏语的音译,原是安多藏族妇女用于挤奶的一种特殊工具,后来被逐渐演化成安多藏族妇女的装饰品。它用牛皮、白银、铜铁等制成,大小长短不等,有各种规格。一般常用的约有三寸左右,也有五、六寸以上的。颜色有黑、白、灰等。霄藏有一般霄藏和特殊霄  相似文献   

4.
甘肃藏族妇女的服饰,由于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两种大的类型,即牧区服饰和农区服饰。其中,前者以甘南的玛曲和夏河以及河西的天祝等地的妇女服饰最为典型,后者则以甘南的卓尼、迭部以及陇南的文县白马藏族妇女的服饰为典型。玛曲,藏语意指黄河。这里自古以来便以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藏》2009,(1):88-88
旺秀才丹在《中国藏学》2008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族音乐艺术,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音乐艺术人,创作和演唱以藏族音乐艺术元素为主,反应藏族精神生活风貌的音乐作品。其在全国流行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才旦卓玛为代表的一批藏族音乐家登上了中国音乐舞台,这个时期是中国大众打破文化和地域上的隔阂,通过音乐第一次接触了解到了藏民族;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6.
西藏民族艺术源远流长,宗教文脉清晰,艺术价值很高。西藏宗教艺术包含深厚的美学特色和文化内涵,表现出强烈的人文特征和地域特征。本文以藏族宗教艺术为出发点,从建筑艺术、服装配饰艺术和唐卡艺术方面对藏族宗教艺术装饰色彩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舟曲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的一个支系。舟曲,藏语意为“龙水”。当地藏族也称博峪藏族。在明清时期,舟曲为卓尼杨土司领地。50年代后由县辖管,1955年舟曲行政委员会改设舟曲县为迭部县,1962年又恢复舟曲县,属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白龙江上游高山深谷地带,南部与四川南坪县接连,名风景区九寨沟就在附近的南坪。这里森林茂密,山峦起伏,  相似文献   

8.
嘉任 《中国西藏》2003,(1):73-74
这些年,西藏热从国外炒到国内,从国内又炒到国外,只要是西藏的,人人心向往这。这种西藏热一方面大在推动了西藏化的对外介绍,另一方面也让搞藏族化研究的人越做越系统,越做越深入。由北京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中国藏族服饰》,正是这样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藏族服饰的图册,可以说,它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宏篇巨制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化,按照不同省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陈涛 《丝绸之路》2012,(18):70-71
华锐藏区是安多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华锐藏族的传统饮食习俗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的饮食习俗对华锐藏族饮食习俗文化的影响,进而证明饮食习俗的文化变迁也得益于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卓尼是一个藏族聚居地区,在辽阔的蓝天草原间,生活着勤劳,热情而勇敢的藏旗人民。由于居住地区气候差异,以及生活环境和历史变迁等不同,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以地域为别的藏族村落。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服饰,生活习俗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1.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这一地区西接青海的果洛、黄南两州,南通四川的阿坝州,东北与本省的临夏、定西、陇南等地州毗连。境内草原辽阔,森林密布,峰峦叠嶂,河流纵横。千百年来,甘南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衣冠服饰,给民族文化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全州共有藏族约二十五万多,分布在州辖七个县(玛曲、碌曲、夏河、迭部、卓尼、舟曲、临漂)。在长期的历史发  相似文献   

12.
黄河源头的藏人服饰南卡太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果洛藏人既有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的性格,义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服饰文化。果洛是属于藏族三大方言区之一的安多。但从他们的服饰看,不仅具有安多的独特款式和华丽富贵,而且有康巴的粗犷豪放和潇洒自然,更有西藏人的精细考究...  相似文献   

13.
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产物,它是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生活情趣及审美观的展现。在当今人类意识到自己所造就的文化艺术时,不难发现藏族服饰的独具特色,它的雍容华贵、美观而大方,让世人为之叹服。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据地理、气候、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条件,创造出各自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服饰,因独具特色而引人瞩目。 服饰以各式布料,绸缎,呢子,氆氇,毛绒和虎、豹、鹿、水獭、牛、羊等动物的皮革制成。 首饰则由九眼珠、红珊瑚、蜡贝、绿松石、玛瑙、琥珀、宝石和金、银、铜、锡等配制。服饰和首饰既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财富的炫耀。  相似文献   

15.
藏族服饰的流变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人皆知,藏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灿夺目,是人类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服饰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藏族服饰的流变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久远、现存的实物资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反映了距  相似文献   

16.
浅谈藏族服饰艺术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服饰在民族学、考古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藏族服饰的形成过程、发展演变、艺术风格、特点、各居住区域之间的异同等各种情况。对于研究藏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山水文化"一定要联系山水境域。所谓山水不仅仅是一隅山水,它往往指的是我们生活赖以存在的大环境,藏族文化中指一切外在于我们世界之二分法的"器世间"。青海省果洛州总体上地势呈现为西北高且广阔多丘陵;东南相对低且多山岭。大致轮廓为巴颜喀拉山系右翼的多、聂、玛尔和其左翼的阿尼玛卿山麓。按《安多政教史》的地理划分,果洛地域多半分布在黄河上游或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故事在不同的藏区有不同的名称。西藏地区叫"钟",是故事的本意;安多藏区叫"纳达",意为古时候的传说;青海玉树地区称为"达白",原意为谚语,而在玉树却包括民间故事;在四川藏区,民间故事又叫"纳钟",意为古时候的故事。藏族民间故事数量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藏族作家文学作品。有关部门及地区先后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多次调查、搜集并编辑出版《泽玛姬》、《康  相似文献   

19.
藏族地区的行政区划中国境内的藏族分布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现今藏族居住区划分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的十个藏族自治州和两个自治县。陈庆英、冯智发表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一期上的文章认为这种行政区划的形成,有其地理、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20.
藏族分布在西藏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自称“博巴”。但在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称谓,如阿里人自称“兑巴’、后藏人R称“藏巴’、前藏人自称“卫”、昌都以东的人自称“康巴”,还有“安多吐”,“喜绒哇”“工布哇”等等。虽然分布地域广,但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个整体,认为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生命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观念为藏民族所认同,他们心目中普遍存在着生命“轮回”的观念,相信人死后会再投生的。所以,他们对逝者都很恭敬,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习俗加以安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