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Asian Relations Conference has long served as a historical footnote to the more famous Bandung Conference of 1955. In this paper, however, I argue that this Conference needs to be read and analysed independently. As the opening act of decolonial solidarity, this Conference juxtaposes the moment and the movement of decolonisation, alerting us to the promises and pitfalls of both. In particular one needs to be conscious of its Eurocentric readings which almost always place the ‘Third Worl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old War project and thus are in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its historical relevance.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张振江 《史学月刊》2004,7(12):74-80
《雅尔塔秘密协定》签订后,美国的对苏政策一直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杜鲁门政府不希望苏联通过参加对日战争的机会扩大其在东亚的影响;另一方面,太平洋军事战略又需要苏联的加入。1945年7月上旬中苏谈判开始后,斯大林对外蒙古特别是对中国东北的要求更是引发了美国官员的担忧。原子弹的出现恰逢其时,迅速成为美国政策逆转的契机。围绕中苏谈判,波茨坦会议期间的美国最高决策不但积极支持中国抵制苏联的要求,试图以中苏谈判拖住苏联参战的步伐,甚至还谋求抢占中国的大连港口。二战还没有结柬,姜苏在东哑的竞争与对抗的帷幕就已拉开。  相似文献   

8.
9.
门洪华 《攀登》2010,29(3):2-9
本文梳理东亚秩序变迁,以此为线索探求中日关系的演变历程,评估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分析其症结所在,并就如何稳定和发展中日关系提出建议。作者认为,中日之间历史问题复杂、现实问题交织,未来相互影响巨大,当前中日关系的调整只是消除或缓和长期政治冲突的部分后果,如何避免两虎相争的困境依旧是摆在两国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议题。作者建议,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和更具战略性的大国风度处理中日关系,思考如何构建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稳定框架,妥善处理中日关系与东亚未来的关系,把共同利益追求提升到战略层次,将互利共赢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目标加以推行。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从6个方面谈了地方志与族群认同的关系:构成族群的基本要素蕴涵在地方志内容中;族群认同是包括对地方志所蕴涵的特定文化的认同;地方志蕴涵的内容是相应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征;对族群的认同与地方志寻求根脉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地方志对族群迁徙、交往和融合的意义;地方志工作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13.
14.
泰国在亚洲冷战形成的过程中选择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拒不承认新中国,中泰关系处于隔绝状态。中国一贯重视改善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后积极为改善中泰关系而努力。1955年的亚非会议,不仅为中泰两国提供了直接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促使泰国转变对华态度,而且也给东南亚地区局势带来缓和。尽管这一时期的关系缓和是有限的、短暂的,但它是新中国推行和平外交的一次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知识界与第三届太平洋国交讨论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静 《近代史研究》2004,6(1):161-192
太平洋国际学会是一个以研究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外交、化、民族诸问题为目的的非官方国际组织。1929年,当其第三届双年会召开时,由于会议议题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的格外关注。太平洋学会在中国的声望也由此而达到颠峰。然而,会议的结果打破了中国知识界的幻想,引发了对这一国际组织的失望。造成这一失落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18.
国民党与善后会议关系考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天宏 《近代史研究》2000,11(3):95-116
善后会议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国民党对于这次会议的态度十分复杂且数度变化,其初为允,而后为争,最后为拒。国民党与段祺瑞政府就善后会议发生的争执具有“主义”乏争的色彩,但双方更主要的是在争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为了实现和平统一,孙中山曾提出妥协方案,表现出愿同段氏共谋善后的倾向;段也在会议人员构成等方面作了一定的让步。但由于国民党缺乏实力,在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组成的反直同盟中居于相对弱势,未能迫使有奉张支持的段政府做出实质性让步,双方关系最终破裂。尽管如此,由于国民党内部出现左、右分野,仍有一部分国民党人参与了善后会议。  相似文献   

19.
James I. Matray 《外交史》2004,28(1):159-163
Book reviewed:
Mitchell B. Lerner. The Pueblo Incident: A Spy Ship and the Failur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