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端赖其文化精神的影响与塑造。中国文化精神中的“革故”与“鼎新”、“常”与“变”的结合,才使得中国文明得以新陈代谢、绵延不绝。《周易》中有革、鼎两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这是《周易·杂卦传》中对革、鼎卦义的总体概括,也是革故鼎新一词的最早来源。在中华先民看来,无论天地、宇宙,还是社会、人生,皆以生命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2.
沈利斌  赵俊芳 《古籍研究》2000,(1):19-21,70
所谓两“逸”分别指《尚书·周书·无逸》篇与《国语·鲁语下·公父伯之母论劳逸》篇。其中《公父伯之母论劳逸》是后人据义所加标题,非《国语》所固有,本为方便起见,省称《论劳逸》。此两颇有共同之点,故可对读比较。其一,两都是长对晚辈的告诫辞。《尚书·无逸》是周公  相似文献   

3.
乔治·奥威尔和卡尔·魏特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百岁诞辰。国内外都出版有关著作纪念他 ,尤其在西方。他的名著《一九八四》以反对“极权主义”著称 ,载誉至今 ,并引起争议。若干年前 ,同样反对“东方极权主义”的美国史家卡尔·魏特夫的百岁诞辰却是冷冷清清的 ,形成鲜明对照。他和他的代表作《东方专制主义》早已风光不再。本文对这两位名家以及他们不同的遭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墨子提要》称《墨子》“尚存六十三篇”,与宋《中兴馆阁书目》所称“六十一篇”不合。实则《四库全书》本《墨子》旧文仅存五十三篇,另十篇纯属子虚乌有。不仅今传之明清诸本如此,即使在宋代也是一样。《总目提要》因误解《墨子》阁书提要所言“此本所列篇数……与《汉志》合”以及《中兴馆阁书目》所称“自《亲士》至《杂守》为六十一篇”之原意,遂妄生出一个“六十三篇”的本子,而其所推比宋本反增二篇之故亦成无根之谈。  相似文献   

5.
根据出土简帛文献,《论语》中的“即戎”当为“節戎”;根据《论语》的一贯思想和“教”、“以”的用法,《论语》中“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当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相似文献   

6.
《南史.宋本纪》记述南朝刘宋明帝时流行有谣谚云“禾绢闭眼诺,胡母大张橐”。至迟从赵宋时起,人们对“禾绢”的语义。即已不甚明了,普遍将其用作中性的人主代称,或是用以代指圣明君主:清代则有人老实承认此语“甚为费解”。本文认为,“禾绢”之“绢”应是假借为“稍”,而“稍”字的本义则是指麦茎,引申为泛指各类禾稼的茎杆。在“禾绢闭眼诺,胡母大张橐”这一谣谚当中,本是用“禾稍”来贬斥宋明帝像随风摇曳的禾稼茎杆一样,听凭胡母颢的摆布。後世将其用作中性或是褒义的词语,并不符合其本义。  相似文献   

7.
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可补充后代学从残存的郑玄《论语注》等材料中辨别《古论》、《鲁论》、《齐论》异同的不足。今本《论语》中属于《鲁论》的部分,或《鲁论》对古《论语》解读的一些内容,是从今本《论语》中难以辨别和看到的,但幸运的是竹简本《论语》的出土提供了一些线索,从中可看出一些端倪。竹简本《论语》“君子于义,小人踰于利。”一句与今本《论语》在字上就有差异,笔认为竹简本中此句当属《鲁论》,“踰”应理解成“超过”、“超出”的意思,这种理解是与孔子思想相符的。  相似文献   

8.
祝秀权 《古籍研究》2000,(1):71-71,37
《郦风.君子偕老》一诗,古今各家解《诗》大多以为是讽刺卫君夫人宣姜之作。究之,其根据有二:一是毛《序》:“《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二是本诗首章末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解谓此二句指斥宣姜德行不善。  相似文献   

9.
王家台秦简《归藏》首卦名《寡》, 为《坤》卦别名, 卦辞讲“不仁”, 夏后启投渊、共工坠江, 都是“不仁”的恶果。次卦名“天”, 乃《乾》卦别名, 卦辞说过早地让诸侯们来朝见, 不利于农业收成。“”是《既济》卦别名, 卦辞以虫蛀咬席子, 来隐喻商朝北方受到鬼方的侵扰。《师》卦残辞可与传本《归藏》缀合, 讲周穆王西征的故事。“”为“瞿”字异体, 乃《睽》卦别名, 残辞可与传本《归藏·瞿》卦佚文缀合, 以“两羭”醉酒“三日然后苏”, 来隐喻商王朝国家无忧。秦简《归藏》与传本《归藏》的内容基本相同, 而传本《归藏》实乃战国魏襄王墓出土《易繇阴阳卦》的佚文。它是战国早中期人在《周易》筮占体系的影响下, 依托《山海经》、《楚辞》等文献里的人物故事, 编撰而成的易学著作。  相似文献   

10.
何立 《史学集刊》2000,(2):F002-F002
“学而优则仕”这句古训,学生时代就背诵了。仕,官也,择优录取,理所当然,无可非议。至于说“当官发财”这句俗话,几乎是口头禅,并没有太理会。后来读《汉书·贡禹传》。对这句话似有一知半解之悟。  相似文献   

11.
两《唐书》之《卢坦传》均载元和八年西受降城为振武河所毁,因宰相李吉甫请,移兵天德城事。两《唐书》之《宪宗本纪》又记元和七年振武河毁东受降城事,又据宪宗《实录》相关记载,此本为二事,但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八唐纪五五元和八年条却将两事混为一谈,其《考异》曰:“三者不同,莫知孰是。”以致混乱。经本文考证,确认两《唐书》记载不误,并理清了事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对《考异》的模糊认识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的“《东方朔》二十篇”,学术界认识不一。本文认为这20篇不是东方朔“陈农战强国之计”的上书,而是东方朔的作品集,但这20篇并不是东方朔全部作品的结集;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东方朔作品的选集。  相似文献   

13.
《易纬》对《周易》经传的诸多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其精华的观点主要有"易之三义说"、"以气为本的应位说"、"卦变合阴阳之道"、"大衍数五十之构成"、"六十四卦序之根由"以及对"易数"的阐述等,对当今的易学研究仍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语》孔子所云“献”是具有证据功能的字资料。历代学训“献”为“贤”一误再误,各种诠释皆不圆孔子之说。据“献”字本义和古代注重收集民情传统考查,“献”是下情上达的字资料,与“”的区别仅在于强调其最初来自庙堂之下进献。当下情上达的字资料,“藏于秘室’’而与庙堂原有之“”久居共处,或两糅合一起时,“”与“献”的区别也就日益消失而没有意义,故笼而统之称为“献”。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周易》之“大象传”是按照一个统一的体例撰写的,这个体例由三段文字构成:首先是描述“卦画之象”的文字,其次是关于“卦画之名”的文字,最后是解说“卦画之义”的文字。如屯卦大象辞:“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卦上单卦为坎,象云;下单卦为震,象雷;故屯卦卦象为“云雷”。屯之词义为聚,屯卦云雷相聚,故以屯为卦名。“君子以经纶’倒是”大象传”作者体悟出的卦义。仔细研读《周易》之后,可以发现六十四卦中乾卦、坤卦、坎卦等三卦句读注疏之旧说与此体例不合。韩仲民先生曾撰文指出乾卦“大象传”句读旧说之误;…  相似文献   

16.
《归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所述“三易”之《归藏》、《礼记》所记孔子得到之《坤乾》、战国秦墓竹简《归藏》、汉人所见之《归藏》及清人所辑《归藏》之间的联系线索是存在的;辑本《归藏》中有其源自商代之证;秦简《归藏》之卦名应早于传本《周易》之卦名;秦简《归藏》与辑本《归藏》虽非殷易原貌,但大体应为殷易内容.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语子贡曰:“予一以贯之”的含义,大体有两种意见:一是孔子强调其学说是由一个最根本的道理贯穿着的。宋儒多主此说。二是孔子强调其学知都体现在行事之中。清儒多主此说。二说之误皆在混此句与孔子语曾子“吾道一以贯之”为同义,因此,前说明显不合此句语境;后说虽揭出“行事”之义,但仍拘牵于孔子语曾子句的语义,弃“贯”本义(贯穿)而用借义(行事),有滥用通假,顾此失彼之嫌。正确解释当为:我(孔子)用躬行(道德实践)来贯穿获得学识才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前人对<周易·革>卦"己日"的解释有三种,其中,认为"己"为天干纪日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对于选择在己日进行变革的原因,解释得不准确.己日位于天干的第六位,六在上古时代,有特定含义,象征事物发展的极端状态.这在<周易>中可以看得很明显.因而,"己日"表示某一阶段的终结,物极则反,含有变革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莫宇林 《江淮文史》2003,(2):171-172
王蓝田为人晚成,时人乃谓之痴。王丞相以其东海子,辟为掾。常集聚,王公每发言,众人竞赞之。述于末坐曰:“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丞相甚相叹赏。———《世说新语·赏誉第八》吹捧、奉承、谄媚,这是流行于官场的一种常见病。这,当然缘于人类具有虚荣心的弱点:谁不希望被人认可、渴望被人赞誉呢?不过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权势圈为吹捧营造的氛围和土壤。单说《世说新语》这则故事里的王丞相,就是被朝野比之为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号称“仲父”的王导,他辅佐缺少才干和声望的晋元帝(司马睿),促成北方和江东豪门大族的联盟,…  相似文献   

20.
《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周南》、《召南》两部分,我们习惯于称为“二南”,由于它的年代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至使许多相关问题难以明确。其实,《二南》由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而得名,是周公、召公所辖两大区域的诗歌,应该属于西周时期的作品,其中也许或有王时诗流传下来,被编在《二南》中,但也不会是全部,主要还是盛行在周、召分治时或稍后的诗歌。因为诗在“周南之国”而编在《周南》,诗在“召南之国”故编在《召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