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时候,有个寡妇带着个孤儿过日子。儿子渐渐长大了,一天,他和别人一起到厄沙(天神)那里去献供,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拿,他就上山砍了一团熟透的芭蕉果准备作为供品。当他把芭蕉果扛回家后,满屋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时,他母亲正卧病在床,闻见了香味,便对儿子说:“把芭蕉给  相似文献   

2.
《华夏地理》2008,(2):154-155
1689年5月,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离家远游,穿越日本北部,继而进入边远的荒野地区,历时五个月。这次旅程促使他写出一部诗文集,如今已成为经典。300多年后,摄影师麦可,山下走上了同一条小道。他在春、夏、秋三季(也就是芭蕉远行的季节)动身,各做了一次历时两周的旅行,随身带着几部芭蕉的诗文译本。  相似文献   

3.
何薇 《神州》2014,(17):10-11
在中国的诗歌中,月亮时一个具有重要意境的自然形象。“月”既可以表示思乡,也可以表示怀人,既可以表示离别,也可以表示哀怨。在芭蕉的咏月俳句中,既有表示旅情的,也有追求风雅的,有清贫的,也有悲凉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感,其中都透出了一种浓浓的孤寂之感。这种孤寂之感正是芭蕉所追求的风雅美、闲寂美。芭蕉所追求的这种美,和月亮是唯一的这种特质相吻合,因此,“月”就成为了芭蕉表现他的艺术美的绝佳载体。  相似文献   

4.
采访最前线     
行走于大自然的小道1689年5月,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离家远游,穿越日本北部,继而进入边远的荒野地区,历时五个月。这次旅程促使他写出一部诗文集,如今已成为经典。300多年后,摄影师麦可·山下走上了同一条小道。他在春、夏、秋三季(也就是芭蕉远行的季节)动身,各做了一次历时两周的旅行,随身带着几部芭蕉的诗文译本。他说:"此行没有什么特定的拍摄题材,只要按着路线走,拍些诗意的自然照片就好。"  相似文献   

5.
彭冰 《收藏家》2022,(5):57-62
<正>芭蕉,又名甘蕉、绿天、扇仙、甘露树等,是常绿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性喜温暖,耐寒性弱。它原产中国南部,在长江以南地区广为种植,日本及东南亚亦有栽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品中,有着大量的芭蕉题材,诸如“蕉窗夜雨”“雪里芭蕉”“未展芭蕉”“雨打芭蕉”“蕉叶题诗”等。文人笔下的芭蕉,不仅是浓荫翠绿、秀美可爱的庭院绿植,还是风雅冲逸、寄托作者审美情思的标志物。下面就结合馆藏文物中的芭蕉图像来具体探析芭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松尾芭蕉俳句美学价值论略孙维才于逢春一、引言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的松尾芭蕉(1644—1694)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在日本俳句史上开了一代新风。他追求风雅,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俳句,并以其作品的特殊风格——“闲...  相似文献   

7.
峨眉写意     
田瞳 《丝绸之路》2014,(3):64-68
南国芭蕉 从大西北到南方去,最先看到的是南国芭蕉。 在北方,芭蕉是极少见的植物,偶尔有一两棵,当作点缀风景的花草栽培在花圃里。我少年时在中原家乡见过几回,看着有点像院子里栽的美人蕉。那时我小,十一二岁,芭蕉和我的个头儿一样高。后来我到了大西北,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芭蕉了。  相似文献   

8.
松尾芭蕉开创了蕉风俳谐,将俳句推升到了诗歌的艺术殿堂。他的名句古池句“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流传至今,其包含的意蕴之丰富,构筑的意境之高远,令人叹为观止。本文初探古池句,意图通过比较国内译者的译作来探究其蕴含的深层意义,解析芭蕉的日本式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清朱耷《花鸟四条屏》,纸本,设色,每条纵178.6、横43.3厘米。第一条为《梅石图》(图一),以春意为题,绘有梅树与石头,树干由左下方挺出抱石而上,其中一枝由上而下折,数点梅花,全画笔墨浓淡相间,燥润互用。第二条为《芭蕉双凫图》(图二)。以浓淡墨写出岸边斜坡上数株芭蕉,一对凫鸟浮游于芭蕉上端,形状亲密。在现实生活和前人的绘画艺术中,芭蕉叶子硕大,果实较小,然而,朱耷的笔下花柱与果实作了较大的夸张,占据了画面的主要地位。此条上端的水及水纹有疑问,待后文另述。  相似文献   

10.
方甫 《收藏家》2001,(11):27-29
这是一幅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伟大国画家的张大千与当代收藏家张伯驹的夫人、著名国画家潘素合作的《芭蕉仕女图》。画中一株芭蕉粗壮丰茂、墨气淋漓,芭蕉树下数杆青竹劲爽高洁,一位少女手执团扇背面而立、凝视远方。人物造型生动秀美、刻划细微,笔力俊逸,设色雅丽,看得出是画家的精心之作。画左侧大千题曰:“壬戌夏四月既望,潘素大家遥寄妙笔,命予补写团扇仕女,落笔惶恐。八十四叟爰,摩耶精舍”。观此画者无不为两位画家深得国画精髓的妙笔而赞叹倾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幅丹青有着极为深厚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1.
齐白石的画芭蕉卷叶一九五○年春节前,老舍先生选了四句苏曼殊的诗,请白石老人作画。内中一句是:“芭蕉叶卷抱秋花”。老人因为不熟悉芭蕉叶卷的情形,时当严冬,又无实物可作参考,逢人便问芭蕉的卷叶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的?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结果便没有画上卷叶。于兹一端,足见老人下笔作画之慎。宋文治以地方菜喻画风不少著名书画家也是美食家。宋文治讲究吃,可谓美食家中的佼佼者。他还将画家的个人风格与地方菜的特色风味联系起来作比喻,妙语迭出。他说,吴湖帆的作品“糯”,犹如苏州菜,讲究清润可口,所以我学他的“…  相似文献   

12.
一走进北京昆仑饭店的芭蕉别墅,那带有浓浓浪漫色彩的装潢,就紧紧地吸引了我。竹围墙、竹栏杆,在黄黄的灯光中透露着古朴典雅的风韵。依墙摆放的餐桌,每一张桌子都有竹矮墙隔开,自成单元。中间是一个圆形的看台,有乐师为就餐人伴奏。二层间楼上,墙是一幅巨大的越南风光画,湄公河、芭蕉、戴斗笠的越南少女,仿佛让你置身在越南国度。在这里就餐既感到温馨,还有几分神秘感。这真是一个情人相约的好地万。这里的餐厅经理告诉我,这个餐厅最初就叫"情人餐厅",后来因为是越南风味,越南又盛产芭蕉,故取名"芭蕉别墅"。它是京城唯一的越…  相似文献   

13.
WC也有春天     
厕所离正房有一段距离,坐落在树荫之下,飘溢绿叶、青苔的气息,并有迴廊与之相通。如厕者蹲在幽暗之处,在透过拉门的微明光线下,闲适地眺望庭院景色,夜晚有星光虫鸣相伴,雨时可听细雨轻点芭蕉……《荫翳礼赞》中,谷崎润一郎用他的生花妙笔把古典厕所描写得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14.
1954年2月初,人们正沉浸在欢度春节的喜悦里。就在这时,云南金平县芭蕉河一伙匪徒举行反革命暴乱,公然推举原国民党保长铁小金为“皇帝”、欺骗苗族群众顶礼朝拜,并杀害农民积极分子4人,裹胁芭蕉河11个村寨200余名苗族青  相似文献   

15.
读书     
《山茶》2011,(6):194-194
今年的日本大地震,日本官方对它的称呼是“东日本大地震”。除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一些景点遭至Ⅱ了破坏。如松岛。日本俳旬诗人松尾芭蕉写过很多游记。他最喜欢的地方便是日本东北部的松岛,他在《奥州小路》中说:“松岛风景甲扶桑。纵比洞庭、西湖亦毫不逊色。湾阔二十余里,波涛浩荡,有如钱塘江潮。岛上苍松浓绿,因海风吹拂,枝干虬蟠.仿佛自然天成,妙不可言。松岛文静、深邃。宛如美女化妆之容颜。”  相似文献   

16.
广州著名的建筑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其第一进建筑中间,设有一道巨大的木屏门,由4块双面镂刻有吉祥如意纹饰的木门组成。屏门极为精致壮观,有人誉称他为清代岭南第一屏门。其中位于东面的第一块屏门裙板上刻有一幅吉祥图案,正中是一颗高大的芭蕉树,树上结满了芭蕉;下有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寻食。旁边有两行题词:“创大业儿孙永发。”这个图案非常有趣,寓言陈姓子弟要勇创大业,儿孙要世世代代发财。谈起这个图案,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年,瑞昌号的老板接受了陈氏书院的整体建造工程后,陈氏有关族人提出要在第一进建…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2008,(9):92-92
西湖有十景,台湾有八景。西湖赏月,有很出名的"平湖秋月"和"三潭映月";而台湾赏月也有很出名的地方日月潭。从太空俯瞰地球,位于大陆东南的浩瀚海面上,镶嵌着许多晶莹如宝石般的岛屿,其中有一个状若芭蕉叶片的狭长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人到地里去犁地,等牛犁到地边芭蕉树脚,他就拉住牛歇气,并随手掏出烟盒,想嚼烟叶,可槟榔忘了带来,好在这里离家不远,他就回家拿槟榔去了。躲在附近刺蓬里的豹子一直观看着人和牛的动作。它十分奇怪,为什么体大、力壮而又长着非常坚硬的角的水牛,竟然听从体小、力弱的人随意使唤呢?犁田的人刚一走开,它就跑出来问水牛:  相似文献   

19.
石榴开花叶子青,石榴结果亮晶晶。一厅个石榴一才果杆,各族人民一条心。民族团结一家人爬一坡来走一程,抬头望见芭蕉林。芭蕉开花一条心,民族团结一家人。四化道路走得长爬个坡来坡又长,爬到半坡歇荫凉。脚下千条万条路,四化道路走得长。各族人民一条心(外二首·汉族)@张元奇~~  相似文献   

20.
徐丽 《风景名胜》2013,(6):36-39
一位住在秀庄的客人如此评价说:"在芭蕉夜雨声中入眠,在清新的雨后山庄的味道和鸟鸣中醒来,坐在露台上看着远近水墨一样的山峦,喝着虎跑的泉水冲泡的龙井,仿佛人生就此定格。这是一种完全清新和美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