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经常接触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家长,他们只是初中毕业甚至只上过小学,其中一些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自卑心理。有的说:“我的孩子天生不是念书的料,因为家长就不行。”有的说:“人家知识分子,辅导孩子学习什么功课都行,我们连小学高年级的功课也辅导不了。”还有的说:“人家知识分子天天看书,家里的书报也多,天天熏也把孩子熏出来了。我们整天忙干活,忙挣钱,拿什么熏孩子?”这些说法和想法是带有片面性的。一个孩子能不能培养成才.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家庭、社会都对孩子产生影响。在家庭影响中,家长的文化水平只是影  相似文献   

2.
我从哪里来     
一个周末的下午,邻居家的几个孩子都聚到我家里玩。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还像燕子一样唧唧喳喳地说个没完。我在厨房里做家务,时而又隔着玻璃窗看看他们。“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7岁的小胖墩彬彬神秘地向小伙伴们发问。“不知道。”其他的几个孩子齐声回答他。“告诉你们吧,我是妈妈在小区门口拣来的。”彬  相似文献   

3.
现在,家长普遍不太重视与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原因大致有二:①担心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认为,社会复杂, 孩子容易被人欺负,上当受骗。因此,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做作业。星期天或假期,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去玩会出事,竟将他们锁在家里。②孩子的学习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出去与人交往。现在的孩子尤其城市中读书的孩子,在学校里有很多功课要学,很多作业要做,回到家里还有大量的教学辅导、课外练习等着,有的家长还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额外加码,还可能出于各种原因报名参加了社会上举办的名目繁多的各种“特长班”。繁重的课业负担残酷地挤占了孩子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本来就缺少伙伴。从第一种情形看,这种消极防范并不科学, 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但实际上不但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孩子“安全”,相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却危害很大,易造成孩子孤僻、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谈起孩子的教育,做家长的真可谓百感交集。日前,我们在南京九中的家长座谈会上,采撷了几位不同角度的发言。我们不妨听他们娓娓道来……顾超英(初二(10)班高超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当孩子在学校受到“冤屈”来家里倾诉时,家长要设法淡化矛盾,切不可火上浇油。高超  相似文献   

5.
说起儿子放假期间在家“主政”的事情,还得从去年放寒假时说起。别看正在读初二的儿子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然而,在家里和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一样,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里的大事小情几乎没有操过什么心。在去年放寒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经常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有的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消费过大,有的反映不知该怎样引导孩子过多的物质消费。于是,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和老师,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孩子把自己的零花钱花在了“人情消费”上。  相似文献   

7.
我的兄弟姊妹自移居美国后,妈妈就常说:“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手足情深了,而且有的变得很小气了。你小妹的两个女儿寄住在你大妹家,你人妹就常常咦叨那两个孩子,她们在你大妹家不仅没得吃,还处处不自由。”这趟她们学校放春假一个月,就从美国回到台湾来度假,在我家住了二回。我们家给人的感觉是房子小却十分温馨,让所有新朋友好皆感到舒适,甚至有宾至如归之感。我们家女儿都跟她们打成了一片,一团祥和,她们感觉就如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她们更不曾嫌弃我们家房子评数小。她们说,国外的人,人倩昧没那么浓了。这趟春假之旅,让她们…  相似文献   

8.
初中二年级是孩子们学习成绩产生分化的阶段,是孩子学业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成绩上去了则“学途”光明,成绩落下了则“学途”暗淡,这已经是为实践所证明的一个不争事实,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初二时成绩迅速下滑,多数学习一般的孩子更是在初二惨遭淘汰。然而,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小学、初一期间成绩并不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稳中有升,有的孩子甚至提高得很快。这些情况被教育界有关专家称为“初二现象”。通过多年的中学教育工作实践,我以为,初二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学校,一是来自家庭。从学校来说,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使很多小学片面追求考分和升学率,由此造成了一些孩子高分低  相似文献   

9.
《好家长》杂志社总编: 您好!很高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好家长》,我相信,我一定能成为《好家长》的忠实读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长大是否能成人,家庭是关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最大愿望,然而做一名好家长却是多么的不容易!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爱心、胸怀宽的人。大量的事实表明,不成人,即使成材,也是一个“废材”。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优秀,上了名牌大学,有了好工作,可是却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做什么,他们都喜欢学着做什么。“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女儿小时候是唱着这支歌模仿我们一起干活的。我们生活的内蒙古西部小城干旱缺水,尤其到了夏天,家里的自来水龙头就流不出水来了。于是我常肩挑水桶,手捧洗衣盆,到学校地势较低能放出水的操场边担水洗衣。女儿像个小尾巴,总是兴冲冲地跟在后面。当清  相似文献   

11.
闾丘略带孩子气的独特嗓音在电话线那头传来。这个被称为“战地玫瑰”的倔强女子,终于可以享受一个悠长假期了。医生说,她的身体需要静养,她向公司要了两个星期的假,呆在被她称作“小盒子”的家里。有的时候.一连五天,出门去的最远处,是门口倒垃圾袋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李海红 《神州》2012,(10):202-202
体育教学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出现只重视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现象,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与体育或体育教师没有多大关系,或有的人认为思想品德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是家里的“小皇帝”,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从小受到家人的呵护与宠爱,养成了不少不良的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在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体育课德育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亮 《神州》2014,(8):159-159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相似文献   

14.
孩子容易犯错误,有的孩子会经常犯错误,做父母的理应责备、教育孩子。但如果一味高声训斥,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其结果可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我在教育孩子时,非常讲究方法和艺术,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冷处理”,保持沉默。孩子犯错误,总怕父母责骂。我的孩子每次在学校犯了错误,回到家行为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我和妻子双双下岗了。40多岁的年纪,老不老,少不少,干啥事都没底气。有时两口子呆在家里大眼瞪小眼,都抱怨对方没挣到文凭、学历。可是世上没后悔药卖,抱怨后竟不约而同地把心思放在儿子身上,仿佛家庭的不幸只有靠儿子读书上大学来补偿似的。去年,成绩一向处于中游的儿子居然考进市里重点高中了,妻子像中了头彩似的激动得几个夜晚睡不着觉。原先对儿子不是骂“懒虫”就是吼“笨猪”,现在却是敬如贵宾,说话声音都变得甜蜜了,儿子洗自己的鞋,她抢过盆子,儿子打扫卫生,她夺下拖把。她说,从此后啥家务都不让你干了,你就一门心思地念书吧。  相似文献   

16.
<正>一、选题缘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孩子在家里一点也不听话,但老师说什么都听”“我家孩子在家里话很多,但在幼儿园却胆小得很,不敢说话”“我家孩子在幼儿园自己穿衣、叠被子,在家里吃饭都需要人喂”……工作中,通过与多位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发现一些幼儿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完全不同,他们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压抑了自己的本性,自我约束和压力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时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小机器人散架了,电话机线拔掉了,台灯罩掉到地板上……只要家里有孩子,就有这些无辜的“受害者”。可你知道吗,孩子每一个“破坏”行为背后都隐藏着相应的心理秘密。让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看看这些隐藏的秘密究竟是些什么吧。案例一我太想知道那是什么了情景再现:那是什么啊?白白的,还能盛饭盛菜?滴滴想着,从碗柜里拿出一个来往地下一摔。一声脆  相似文献   

18.
报载一幅图片,标题是“上锁的童年”,一个小孩坐在石阶上,粗大的钢筋门锁着,孩子在铁窗里失去了自由,那双大眼睛和企盼的目光,渴望着外面自由的天空。我禁不住想起十多年前,小姑娘苏明娟那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之后她成为全国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后来如愿以偿考上了安徽大学。铁窗里渴望自由的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像苏明娟那样如愿以偿呢? 图片上的孩子是从农村来的,父母进城打工,忙于生计,无暇照料,把孩子锁在家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如今城市打工者有不少是孩子尚小的年轻夫妇, 他们双双外出谋生,白天把小孩关在“家”里,难以顾及,  相似文献   

19.
徐忠友 《纵横》2009,(1):38-42
北伐军中的“红小鬼” 1911年11月14日,在浙江省衢县岭头乡(现为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一个姓徐的农民家里,降生了一个男婴。也许是家里的营养条件比较差,孩子出生时又黑又瘦。因孩子出生在辛亥革命成功之时,父亲就给他取了“一新”的名字,寓意“天地一新”,后来才改名为徐以新。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13,(8):94-94
“小鸟依人”今天专用于形容那些娇小可爱的女孩子。不过,这个俗语最早却是用在男人身上的。《说文解字》:“雀,依人小乌也。”这是“小鸟依人”一语的最早出处。麻雀之所以“依人”,当然是因为凡人所居之处都能找到吃的,因此麻雀还有一个别称口旷嘉宾”,形容它们栖宿在人家里,状若宾客。“小乌依人”第一次用在人身上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有一次唐太宗和大臣长孙无忌闲聊,唐太宗品评当朝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