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八0三月天门县李场公社笑城附近农民们维修天(门)汉(口)公路时,在黄家店发现了三件西周铜器、清理后交给了县文化部门、使这些珍贵文物得到了妥善保存。黄家店南距天门县城三十公里,是天(门)皂(市)公路与汉(口)宜(昌)公路的交叉处,位于天门县境的北部边缘,这里是一片较高丘岭地.铜器埋在地表上1.2米深的黄土层中,铜器四周土结实,未见其它迹象,铜,铜盘,双耳铜杯放置很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文物》1979,(9)
1975年,山西长治市博物馆收集到长子县景义村出土的铜器四件,出土情况不详。现将器物报道如下: 鼎通高20.4,口径16.5厘米。圆口外折、下腹外鼓,直耳、柱足,沿下饰弦纹一  相似文献   

3.
新出土的几件西周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1年冬,我们在陕西省扶风、岐山一带作考古调查时,看到一批周代铜器。岐山县文化馆存有9件,扶风县文化馆存有150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1,(10)
陕西出土的西周铜器,见于著录而有铭辞的,统计在三四千件以上,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分析的很详尽,自清代乾、嘉以来,由毕秋帆算起,如吴清乡、叶鞠裳、端方之类的达官贵族,以考古为名,多方搜集了不少鼎彝之属。当地估商,有利可牟,也在欺骗农民,低价收购。军阀恶霸的强取豪  相似文献   

5.
2008年西安发现一些青铜器,有的造型优美,纹饰精致,有的铭文重要,对于研究上古史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就其中重要者介绍如下. 1.长子方鼎:西周早期之物,通高23、口横18.2、口纵14.4、腹深9.8厘米.长方体,直口深腹,窄沿方唇,四壁向下渐有收分,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底部近平,四条柱足.四角及四壁中部各有一道扉棱.四壁上部饰夔龙纹,下部饰兽面纹,均以云雷纹填地.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博物馆新近征集的几件西周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博物馆新近征集到一批西周铜器。计有白宾父(?)两件,白考父盘一件,□作父盂一件,铜钟两件,琱生鬲一件,膳夫山鼎一件,共计八件。这批器物是乾县李培乾同志捐献的。其来源据说是解放前在麟游、扶风、永寿交界处(即在扶风北岐山一带)的某沟出土。  相似文献   

7.
1979年4月宝鸡县上王公社强家庄大队一竖穴土圹墓中,出土西周时期铜器三件。墓葬形制已破坏。三件器物介绍如下: 爵(图一) 通高19.5、腹深9.3、流至尾长8.1厘米。锥足稍向外侈,突底,伞状柱在流折内,柱上饰圆涡纹,宽流,尾部上翘,内侧有鋬。腹部饰饕餮纹,间以云雷纹衬地。鋬内有铭文三字"凤父丁"(图二)。觶(图三) 通高13.9、腹深11.7厘米,  相似文献   

8.
襄城县出土两件西周青铜器姚军英1984年3月,河南省襄城县颖阳乡左在村一村民在其住宅区内挖坑时,发现2件青铜器一铜尊和铜,现收藏于襄城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铜尊:口径22.5、底径14.8、高27厘米,重4100克,器腹部有一裂缝。尊口呈喇叭状,方唇,腹...  相似文献   

9.
陕西长武县文化大革命以来出土的几件西周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加强了对文物工作的领导,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文物政策,依靠群众,征集了出土文物一百多件,其中有西周早期铜器十余件,现选择其中几件介绍于后: 1.方鼎(图一一:1)通高23、足高9.5、耳高3.8、器宽17.8厘米。直耳,四足。器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饰饕餮纹、夔龙纹,四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0月,迁安县夏官营镇马哨村农民在村南小山子商代遣址西侧取土时,于地下0.5米处发现铜鼎、簋各1件。同时出土还有陶鬲、罍。鬲为夹砂褐陶,方唇,侈口,袋足。通体绳纹;罍为夹砂灰褐陶,折肩,斜直腹,平底。可能是一座小型墓葬的随葬品。现将两件铜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60,(7)
1959年10月在从长兴到广德牛头山的筑路工程中,曾经出土过零星的石器和铜器,其中以嘉兴专区公安局筑路大队发现的一件铜钟和一件铜簋最为重要.这两件铜器在长兴县西北七公里上草楼村附近的地里(现已改为水田)发现.钟平放在地下,口朝东;簋倒置在钟内,出土时离地面80厘米左右.钟:两范合簋,甬中空与内腔通,弧于,无铭.甬长18.3厘米,口径(两铣间)40.3厘米,通高51.4厘米.甬上有幹无旋,幹饰云雷纹和凸起的三角形钩纹.甬上端两面各有兽目状的乳钉一对.钟体两面都有圆枚,枚饰圆涡纹.鼓、篆、舞、甬各部均饰云雷纹,布局严谨稳重.簋:圆愎圈足,口径18.1厘米,通高10厘米.口沿宽平,上饰"C"形云纹一道.肩上有四个凸目兽面形的穿鼻.足饰云雷纹,腹饰云雷纹和凸起的  相似文献   

12.
黑汗王朝时期的两件铜器1989年10月,新疆和田市曾出土16件极为罕见的黑汗王朝(国外称喀喇汗朝)铜器,笔者已作过报道与研究①.在这批铜器出土前后,和田地区文物管理所又征集到两件出自不同地方的铜器,其制作手法、图案形式、艺术风格、铭文文字均与前述16...  相似文献   

13.
河南信阳发现两批春秋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春,信阳县长台关公社甘岸大队彭岗生产队社员,在该村(图一)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件铜盘和二件铜(匚也)。经现场调查和钻探,证实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地。它位于淮河北岸一点五公里处的高台地上。这三件铜器应是同座墓葬的随葬品。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周至县发现西周王器一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1月,周至县城关公社八一大队第十六生产队贫农社员何德成、何广才两同志,在距离地面约四尺深的黄沙土层中,发现西周铜簋一件(图一),继而发现有人骨,乃停止了挖掘。此件铜簋现由县文化馆收集保存。簋高25、口径20、腹围80厘米。两耳作兽形,口沿和盖均饰目云纹(图四),圈足饰斜角雷纹。盖和器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建瓯县南雅镇梅村农民在梅村以西1公里的蚯坑山东北面山腰处,距地表0.1米深处挖出一件甬钟。县博物馆闻迅后即派员前往征集,并对出土地点进行了初步调查。现介绍如下。甬钟双范合铸,甬呈圆筒状,上端残,中空,与腔体相通,有干,干上纹饰锈蚀不清。平舞,弧于。钲部分别饰枚9个,分三行。枚呈圆锥状,篆间饰凸双线云雷纹。通  相似文献   

16.
1987年12月,石屏县王三寨一农民在修复县城北乾阳山玉皇阁的工程中,于东向高2、宽2米的石壁中发现1件青铜鼎。铜鼎被送到县废品收购门市部,收购员当即邀笔者前去鉴定。  相似文献   

17.
侯毅 《文物》2006,(12)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中,多件器物带有铭文或族徽。其中一件利鼎腹部有铭文69字,从铭文可知其制作年代为西周晚期,即夷厉时期,作器者利是西周王室的贵族。此鼎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礼仪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件铜盘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属典型的晋国铜器。  相似文献   

18.
衡阳县文化馆藏两件西周甬钟,分别在本县长安乡和栏垅乡出土。 (一)1977年5月,长安乡社员挖塘泥时,发现西周云纹钢甬钟一件,未见其它器物伴出。甬钟表面呈绿色,通高44、栾长29.5、铣间宽23厘米,重10公斤。钲部有尖锥形乳丁36个,乳丁高3厘米。甬部有旋,旋上有旋虫。隧部和篆间饰细线云纹,周围饰  相似文献   

19.
迁安市博物馆现藏一件直銎铜斧和一件竹节形铜灯台,均系征集而来,分别为西周初期和辽代晚期遗物。直銎斧为研究燕山南北地区青铜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竹节形灯台则填补了辽金时期随葬实用灯具的实物资料空白。  相似文献   

20.
论湖南出土的西周铜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当时湖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如何,长期以来朦胧不清,因为既少文献记载,又乏考古资料。过去虽曾发表过为数很少的几处西周文化遗址,但发掘规模很小,出土遗物不多;西周铜器也只陆续发表过很少的几件,而且年代定的较晚,故未能说明多少问题。近几年来,西周遗址陆续发现,西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