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载左双文《国民党对晚年陈独秀的资助与陈独秀的态度》一文,我是相信作者的材料和考证的。作者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查得档案五件,均注有“密”字,系有关国民党官方以朱家骅个人名义,在1940年、41、42年三年向陈独秀分别赠款一千元、五千元、八千元,并有陈独秀1942年1月29日致朱家骅信,表示“以后如再下赐,弟决不敢受,特此预陈,敬希原谅。”1942年1月一次赠款八千元,有陈布雷致朱家骅信(档案一件),是陈布雷“呈奉谕示”即经蒋介石批准的。1942年重庆物价已大涨,此八千元已不可与抗日战争爆发前,即1937年上半年时的物价同日而语了。  相似文献   

2.
来信照登     
贵刊2005年第6期1页《对陈独秀接受朱家骅赠款事释疑》一文中12页第三自然段,在认定“朱家骅确是相对最为适当的人物”之后的第7行末:“朱致陈三信中,有二信称张国焘为‘同志’,一信称张国焘为‘先生’,似也有意表明此项赠款系为官方所赠也。”  相似文献   

3.
朱家骅传     
朱家骅,字骝先,一字湘麐,浙江吴兴人,1893年5月30日出生于商人兼地主家庭。朱父母早亡,依靠胞兄朱祥生抚养。祥生时在张静江创设的“两浙盐务公司”当帐房,以此因缘,朱家骅在青少年时代就认识了张静江。1908年,朱考入同济德文学校。其时国势艰危,外侮频仍,朱家骅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不满于清朝暴政,于辛亥年的春天,发起组织了“中国敢死团”。武昌起义爆发后,赶到武汉在汉口战地及伤兵医院服务三月。1914年初,朱家骅自费留学柏林矿业大学,1917年回国。次年,考上教育部公费留学生赴瑞士,不久转往德国,攻读地质学。192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初回国,应  相似文献   

4.
<正>读完朱雪艳所著的《新时期戏剧发展研究》一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此书如作者本人一样,都是那么质朴、丰厚。我与朱雪艳既是同学,又是同行, 平日里经常在一起谈文论艺,畅抒己见,故而对她的做人作文非常熟悉。手捧这本专著,感觉真是沉  相似文献   

5.
由于政治主张相悖,陈独秀、胡适分道扬镳,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陈独秀一生遭绑架一次,四次被捕。遭绑架那时他与胡适还不相识。后来的四次被捕,胡适均不遗余力地积极营救他。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北京市民宣言》被捕。胡适利用在京的安徽名人与时任警察厅长的皖人吴炳湘的同乡关系,去打通关节。他给张东荪主编的《时事新报》写文披露陈独秀在狱中受到的非人道待遇。在《每周评论》发表《威权》一诗,抨击北洋政府无视人权的专制统治。在强大舆论压力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陈独秀。1921年10月4日,陈独…  相似文献   

6.
冯迺郁 《史学月刊》2003,(5):126-128
党史界对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研究成果颇多 ,但是 ,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领导岗位后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怎样 ,一直未见披露和研究。本文根据新的档案资料 ,对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联共 (布 )对陈独秀及中国托派的认识和处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 邀请陈独秀去莫斯科以摆脱第三党的纠缠192 6年秋 ,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代表维经斯基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第一次向共产国际提出陈独秀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 ,并短期呼吸一下莫斯科的空气和调整一下情绪的请求。 192 7年 3月2 1日 ,维经斯基又一次提出让陈独秀尽快去…  相似文献   

7.
近读史籍,见有陈独秀早期活动资料三则,为过去无人述及,今录之,以作陈独秀早期活动资料之补絮。 一 隐居杭州 过去多数学者都认为陈独秀一九○九年从日本归国后,即在杭州陆军小学任历史、地理教习。今见一资料证明,陈独秀从日本归国后,并朱立  相似文献   

8.
董宝瑞 《文史精华》2001,(11):12-15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重大挫析。时任中共中失总书记的陈独秀被指为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受到共产国际和中共的严厉批评和处置。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上,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王若飞不畏压力,力持公正,对陈独秀的历史功过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发言,并提议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委员。为此,他曾蒙受冤屈。《王若飞“袒护陈独秀”始末》一文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  相似文献   

9.
漫谈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体能和智能都不允许我对陈独秀作认真的科学研究了,因我已80多岁,无能为力了。但30年代初,尤其在陈独秀于1932年被捕时我看到全国名流的一片抗议与声援之后,才找了陈独秀的书来读,即种下了钦佩陈独秀的种子。那时还不知道苏联的托派及中国的托  相似文献   

10.
从上述一节所见,陈独秀到粤后在广州以教育委员会为中心真正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而事实上陈独秀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然而其所受到当时保守派的抵抗和反对也是很激烈的,那些仇视新文化、新思想的士绅势力给了他一个十分恶毒的名字,把陈独秀谐音称为“陈毒兽”,遭到了他们的集中炮火的攻击。  相似文献   

11.
欧战爆发后朱家骅的对德立场与联德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家骅对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德关系产生过重要影响,关于他在抗战时期的对德立场及联德活动,除在少数论著中略有提及之外,①目前仅有新近发表的《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对德政策——以朱家骅使德计划为中心》一文对此进行了专题论述。②作为现有研究成果的延伸,本文依据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未刊朱家骅档案,对欧战爆发后至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前朱家骅在对德关系中的表态与活动进行考察,通过发表新的背景材料及观点,开展对朱家骅的个案研究,为深入探讨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对德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刘大禹 《民国档案》2013,(1):117-124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为实现抗战建国的任务,蒋介石命朱家骅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加强了对国民党的党务整顿.朱家骅通过组织与人事的调整,试图控制各省市党部,加强基层党部的督察,树立党部形象;提高县市书记长地位,推进基层党政融合.朱家骅的党务整顿受战时政治环境之限制,党内派系严重.在平衡派系政治的需要下,党务整顿被蒋介石所废止,但开启了战后党务革新与改造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晚年寓居江津,贫病交加,生活窘迫。“患难见真情”,一位国民党将领出于对老学长的尊敬,仗义相助,双方信函往来不断,堪称史坛佳话。欲知其中究竟,请读《陈独秀与国民党将领杨鹏升的交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欧陆留学派盛极一时,到40年代已分化为德奥留学派与法比瑞留学派。德奥留学派在留德派领袖朱家骅的引领下,积极谋求资源,拓展影响。1942年年初,在朱家骅的支持下,西南联大教授洪谦创办《学术季刊》,聚集留德奥学人开展学术活动。相似的教育背景涵育共同的价值观,留学资源不但构建学人交往的认同基础,还成为缔结人际网络的重要渠道。朱家骅执掌国民党组织部及教育部时期,留德奥学人颇受重用,渐成一脉,乃至20世纪40年代末有舆论称"朱家骅派"已成为一股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5.
实录浮沉公正评说─—读《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沈跃春近读朱洪同志撰写的《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以下简称《沉浮录》),窃以为这是同类体裁作品中较好的一部。《沉浮录》共32万字,1994年8月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萧克将军为该书题写了书...  相似文献   

16.
吴孟明 《炎黄春秋》2001,(10):35-35
2001年《炎黄春秋》第4期舒芜在《佳人空谷意,烈士暮年心——读陈独秀致台静农书札》一文中,对抗战时期陈独秀每月300元生活费来源问题引述了蒋梦麟在《新潮》中的一段话:“(陈独秀)抗战期间住在重庆江津,生活一直由北京大学维持他,政府也要我们维持他。有一次我忽然接到他的一封信,说我们寄给他的津贴没有收到,是不是已经停止了?”  相似文献   

17.
在本馆所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有一封教育部长朱家骅在1946年10月间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函稿之中英文本,朱家骅在此函稿中对司徒雷登请其为在华各教会大学因经费困难赴美募捐事给予证明作了答复,文中并谈及了他个人对外国教会大学作用及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的评价,可供研究这一专题之参考,特选出公布于后。文中括号内文字系原稿所有后被作者删节及修改者,为提供研究比较,特一并保留公布。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作诗甚多,佚者不少。如有发现,自当珍视。欣读《安徽史学》一九八五年第一期《陈独秀早期的两组“佚”诗考析》(以下简称《“佚”诗》)觉名不副实,有补正之必要。一在“五四”以前,陈独秀(时名仲甫)的诗,在我国诗坛上负有盛名,在革命青年中颇有影响,如周恩来同志于一九六○年左右尚能一字不讹地背诵陈独秀在清末所写的《存殁六绝句》。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独秀已躬亲倡导白话诗,罗章龙说:“自一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国民党为实现"抗战建国"的任务,朱家骅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积极推进国民党的党务建设,尤其重视与日军反复拉锯的湖南省。朱家骅与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广泛沟通,改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由组织部空降人选到湖南省党部担任执委,以平衡派系之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朱家骅遭遇了CC系等派系的攻击,不得不辞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湖南省党部再次改组,此前所派驻的执委被迫离开。由此可观,抗战时期国民党省市党部建设受到了派系冲突的严重制约,人事难以保持稳定。而一个没能强化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的执政党,注定了其不良命运。  相似文献   

20.
闻黎明 《百年潮》2004,(10):74-77
不久前,我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查阅资料时,看到朱家骅档案中有一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处长叶楚伧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朱家骅的一封信,内容为商讨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事.全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