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相似文献   

2.
过年     
过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概念。大凡生长于农村的人,尤其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都对旧时的年节满怀深情。在深埋于他们童年的记忆中,年节气氛“腊八”姗姗而来,第二年元宵匆匆离去。经历一冬萧索荒冷气氛,而随着年节日渐临近重现生机,所以留有深刻印记。一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关于“腊八”的来由,一说是南北朝时期,我国把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日”,当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一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所以这天寺院众僧诵经演法,造粥敬佛,以作纪念。旧时腊八,农村一般都要吃腊八粥。彼时的…  相似文献   

3.
腊八     
农历每年的十二月初八为腊八,亦称作"腊八节",2016年的腊八为公历1月17日. 自古时起,腊八即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时节,民众在此时举行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吉祥. 除祭祀活动外,在腊八当天,国人还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此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除祭祀祖先,也会和亲朋好友一同食用.  相似文献   

4.
《旅游》2015,(4):29
嘉福宾舍坐落于千年古刹潭柘寺之中,是京西首家佛学主题的酒店。嘉福宾舍融合潭柘寺佛教历史文化与古代宫廷膳食养生文化之精髓,倾力推出"皇家养生素食"。目前已开发素食养生菜品100多道,菜品色、香、味俱佳,且具有极高的养生保健功能。每道菜品具有独特味道,或口感甜美,或味道清香,或品之香嫩,或清苦香甜,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菜品烹制方法多样,包括了炒、爆、熘、炸、烹、煮等烹饪方法,宴席满桌的鸡、肉、鱼、虾,色香形俱佳,配与菜品相得益彰的盘子,令人馋涎欲滴。  相似文献   

5.
春节话食俗     
《世界》2005,(1):10-10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在释迦牟尼成佛的传说里,牧女给他吃的就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粥。恢复元气的释迦牟尼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八”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熬制成粥供奉佛祖。这就是腊八粥的来历。佛教在我国流传深远,因而民间也沿袭了这一习俗。  相似文献   

6.
“娃娃娃娃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八,宰公鸡;二十八,炒米花;二十九,贴“道友”;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挨家走。”这是一首曾在南京地区广为流传的过年童谣,大意是说过了腊八这一天,接着就要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了。“腊八”是春节的前奏,从这天开始,老南京春节种种活动的大戏即将上演。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往往为祀典、农事、饮宴、游艺与休闲结合着的社会综合体。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古老节日群,即“十月朔”、冬至节、“腊八”,以及“小年”(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除夕(“年三十”)。它与民间的另一个新春节日群(含“大年”,人日,立春,元宵等),正好相互辉映,习俗久远。在这传统节日群中,从“十月朔”衍化到“腊八”,一直保持了“腊日”的节日素质;但是后来出现的“小年”和除夕,则是从“腊日”派生出来的。因此,我们得从“腊日”的始源及其衍化谈起。一、“腊日”及其衍化“腊日”就是腊(蜡)祭…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7,(3)
<正>农历新年又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热烈、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此时,万象更新,家家张灯结彩,城市乡村一片喜庆气氛。在这一重要时刻,各种民间艺术和表演活动集中汇演,将节日变为一个民间艺术的"综艺大观"。其实,春节并非只有初一到初五的几天,而是包括了腊八、小年、除夕、新春、立春、元宵节等众多节日在内的近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人心目中,春节为新年伊始,是狂欢之节、团圆之节。在年节中,  相似文献   

9.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清代诗人夏仁虎在《腊八》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这个古老的腊八习俗通过代代相传,到现在的河湟地区,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但总的文化氛围没有淡。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人们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喜好煮腊八粥呢?民间流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入山修行,寻求人生真谛。有一天,他又累又饿,倒在河边,有个牧女看见后,将一碗用各种谷米混煮成的粥给他,释迦牟尼喝完后,顿觉精神焕发,沐浴后,打了一会儿盹,终于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了。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从此以后,每逢腊八,寺院都要举行仪式,熬腊八粥敬佛。  相似文献   

11.
腊月旧话     
井石 《中国土族》2022,(1):45-47
<正>“腊八”三重奏腊月是正月的前奏曲,是总结当年,迎接来年的日子。过去到了腊月,庄稼人的繁杂事儿很多,为此,民间关于腊月的俗话、民谣就很多,第一条,就是“忙腊月,闲正月”。进入腊月的第一个重要日子,就是“过腊八”。为写这篇东西,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腊八”这一民间节日中,至少糅进了三种原来相互独立的习俗:一、冰祭,古时献冰的习俗;二、蜡祭,古时祭祀百神的习俗;三、吃腊八饭,从印度传进来为纪念释迦牟尼成佛日,吃腊八粥的习俗。  相似文献   

12.
在海口府城,每年农历正月期间各街坊都有"行符放灯"的习俗。在当地,某个地区人民将长期认可和祭祀的男性或女性神明视为拟血缘的祖先,称其为"公祖"或"婆祖",认为其是主掌本境安危的"境主"。每年新春期间,"境主"巡游视察本境各处,为家家户户驱逐邪祟、保佑家中大小、为保护家庭一年平安的灵符加持,这种祭祀神灵和驱瘟迎福的仪式,即"行符"。该活动在海口府城以及历史上琼山县周边各地都有分布,而以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这一移民商坊的活动最具代表性。行符习俗,是地域认同的重要表现,对内具有促进社区稳定的作用,对外有利于商贸活动的展开,因此直到当下依然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13.
丁文 《北京文史》2004,(2):24-25
老北京有句俗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可见潭柘寺历史的久远了。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这座寺院初于西晋,建时称为“嘉福寺”;在唐朝兴旺时称为“龙泉寺”;在金熙宗皇统年间(1141—1149年)重新修建,敕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皇帝下诏改名为“广善戒坛”;在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时敕改为“嘉福寺”。  相似文献   

14.
腊猛位于怒江西岸,是靠近惠通桥滇缅公路上的要冲。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一一三联队一部约1200余人守备该①蒋纬国总编:前引书,第236页;另一说代理联队长大田焚旗后自杀。抗日战争史著述中"腊猛战斗"一般作"松山战斗"。──编者注。处。6月初,中国远征军第七十一军以二十八师攻击腊猛,军主力向龙陵进攻。至此,腊猛日军守备队即完全孤立。第二十八师在飞机、炮兵火力支援下对腊猛日军反复攻击。日军凭坚固工事顽强抵抗,久攻不下。6月20日,远征军令总预备队第八军荣誉第一师接替第二十八师,继续攻击腊猛。荣誉第一师接替攻击任务后,于7月上旬继续展开攻击,重点指向日军关山阵地,日军阵地大部被摧毁。但战至7月15日,仍未击败日军。远征军即调位于昆明的总预备队第八军主力八十二师和一○三师加入攻击腊猛的战斗。7月20日,第八军主力展开猛攻,重点指向日军干路阵地。日军干路阵地大部被炮火摧毁,日军守备队长抽调其它阵地兵力支援干路阵地。第八军步兵冲入日军阵地内,在狭长的战壕里进行惨烈的肉搏。25日傍晚,第八军终于占领了干路阵地的西半部。日军腊猛守备队经过近两个月的苦战,全部兵力已减少至300人左右,阵地大部被毁,一部被占领。日军将残兵大多集中在  相似文献   

15.
李磊 《旅游》2015,(4):152
2015年1月27日农历腊月初八,"吃在北京·2015新春旅游美食贺岁季"启动仪式在满福楼大酒楼举行。"吃在北京·2015新春旅游美食贺岁季"活动以具有老北京风味特色的旅游餐饮商家为依托,以京城老字号为主体,围绕"原汁原味北京年"展开。通过各分项活动的开展充分开发、整合北京旅游美食资源,有效满足广大来京游客和本地市民春节期间在京美食餐饮消费需求,大力提升北京旅游美食消费服务品质,不断培育旅游美食消费热点,拉动京城旅游美食消费市场,积极营造欢乐、和谐、热烈的春节旅游市场消费氛围,打造一个具有浓郁北京传统特色的红火旅游美食贺岁季。  相似文献   

16.
在金陵岁时中,自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南京人就忙着过大年的各种活动了。南京地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过年童谣:“娃娃娃娃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炒米花;二十九,贴“道友”;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挨家走。”蒸年糕、炒炒米、扫房子、爬城头等等,这些活动使南京人的过年习俗显得更加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20年代,我出生在北京一个没落的世家。回忆起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过年”了。 “送信儿的腊八粥” “送信儿的腊八粥”,是当年老北京人的一种习惯说法,意思是“腊八”一过,过年的准备就要开始了。 从“腊八”以后,拆洗衣被,缝制新衣,这些过年准备,就全面铺开了。  相似文献   

18.
山西晋中开发区的北六堡村,有一经久不衰的传统民俗活动——腊八节"抬冰山"。据说过去北六堡村这一带夏季多冰雹,地里的庄稼常遭冰雹袭击,于是村民们每到腊八就抬起"冰山"敲锣打鼓,以求驱除冰雹灾害,寄托了村民们对于来年五谷丰登的期盼。  相似文献   

19.
肖从礼 《丝绸之路》2011,(12):11-15
本文主要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对上博楚简,包山楚简,金村八墓战国秦国银器铭,敦煌、居延汉简中与"中舍"相关诸词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中舍"一词在各个时期不但写法有别,而且具体含义亦不相同。上博楚简中"中余"为楚王侍御之官;包山楚简中"中舒"为掌官府财物出入之官;金村八墓战国秦国银器铭中"中舍"为秦国制造工官;汉简中"中舍"既指"从者",又指"从者"居住之所。  相似文献   

20.
正狗年新春,亚洲盛事之都香港为游客们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庆盛事,集经典传统和国际潮流于一体,为到访旅客打造"最香港"的独特体验。喜庆热闹的年宵花市、国际级新春花车巡游、灿烂夺目的维港烟花汇演、贺岁赛马及新春祈福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旅客可以一次感受传统新春习俗和国际狂欢派对,体验中西融合的别样港式年味。大年初一晚,尖沙咀迎来以"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