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五台山70余座寺院中保存有从古至今的200余尊石雕狮子,每座寺院门前均置有形象威武、神态激昂的石狮子,还有作为建筑物件装饰品的石狮子,这些形象生动、神态各异的石狮子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是五台山佛教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狮子是佛教的一种代表性的象征物,其精神内涵对中华石狮有着深远的影响。石狮作为五台山佛教寺院必不可少的传统建筑小品,与寺内其他建筑构成造型和谐的建筑组群,为庄严宏伟的建筑增添了气势,丰富了空间,活跃了建筑序列和建筑环境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熊显林  黄丽华 《神州》2011,(3):129-129
本文通过现代石狮的发展演变分析在物质文化膨胀的今天,石狮的民族文化内涵已经在逐日被削弱,脱离了其精神象征,石狮就只能是一座外观雕琢华丽的石头。而中国石狮作为最具民族文化价值体现之一的雕刻艺术,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真实地体现时代特征,有效地适应与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石狮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陆域面积157.97平方公里,为全国陆地面积最小、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全市常住人口75.8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3.68万人。唐宋以后,石狮一直隶属晋江县。198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石狮市,翌年9月30日挂牌成立,从此开始石狮发展的新纪元,掀开石狮建设的新画卷。建市28年来,石狮由一个滨海小镇快速发展成为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演绎一方传奇。  相似文献   

4.
石狮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石狮的商业文化、卫城文化、民俗文化传承千年而历久弥新。尤其对家庙、家训、家风的传衍教化更是独树一帜,获得世人的普遍认同。2017年11月3—4日,"2017年全球李氏宗亲恳亲大会"将在石狮举办。为此,本刊特刊载石狮李氏祖训家训,以共襄盛典。  相似文献   

5.
风狮爷     
《民俗研究》2014,(1):F0003-F0003
凡到过金门的人,无不为村头一尊尊站立的石狮而感到新奇,其一反常态的造型令人过日不忘。当地人称这些石狮为“风狮爷”。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滦平县发现金代石狮子一九七六年滦平县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力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小营乡二道湾子村和瓦房村的两个"狮子地"分别发现石狮子各一个。(已运回县文管所收藏)。这两个石狮子均为花岗岩石质,狮身及底坐系一块整石雕凿而成。其中一个较完整。通高145、...  相似文献   

7.
武毅将军府     
正武毅将军府之有名,源于府门前立着的石狮子。石狮作为中华建筑大门处的装饰,向来都是雄左雌右一对。既为避邪,也为美观。而武毅将军府门前所立的,却是单有一只的"独狮子"。今富水南路的西面曾有一个小坡叫做茴香坡,在茴香坡的西面,有条小路叫"独狮子"——这条路上有一个很气派的将军宅院,宅院外正对大门处立了一个石雕雄狮,此狮昂首向天,骄矜傲岸,这个宅院就是老贵阳有名的武毅将军府。武毅将军府之有名,不在于宅院而在于门前的石狮。石狮之有名,不在于雕工的技艺,而在于只有一个不是一对。石狮作为中华建筑大门处的装饰,  相似文献   

8.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11,(2):F0003-F0003
明清时期,段实人家往往要在大门两侧安置一对石狮子,这种习俗流传至今,一些单位依然在门口放两尊石狮,左右对称,渲染气派。  相似文献   

9.
《贵阳文史》2007,(4):89-91
始建于金朝的北平城西南永定河上的卢沟桥,设计别具匠心,桥面两侧各有104根石质雕柱护栏,柱头上雕着485个大小石狮,石狮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殷实人家往往要在大门两侧安置一对石狮子,这种习俗流传至今,一些单位依然在门口放两尊石狮,左右对称,渲染气派. 门口放石狮子,目的是辟邪. 辟邪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两汉时期,人们主要在门上布置辟邪的措施,如在门上刻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武士胡人、“神荼郁垒”等勇猛之士,铺首饕餮等凶神恶煞,唐宋时期,则有门神桃符.  相似文献   

11.
绛县石狮     
郭哲 《文史月刊》2003,(11):45-45
在山西绛县,到处都能见到石狮子,仅博物馆内就竖立了三十多对。这些石狮子,最早有汉唐雕刻的,以后各个时代雕刻的都保留了不少。这都为研究我国雕刻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石狮是威严、尊贵的象征,放在门口的用来守门壮威。一般在宫殿、庙宇、府第、衙门、祠堂、门前大都有陈列。用意是烘托气氛,以示威严。它既能表示王权的神圣,又可显示主人的身份,起护法、慑魔等作用。山西绛县原县衙门、步康将军府、横水探花府、西牛坞花大门、大吕裴氏祠堂、南柳泰山庙、董封戏台张上太阴寺、范村将军庙、东灌底景云宫等地,都陈列过不少石狮。放在茔…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卢沟桥两成以上石狮子受损严重 卢沟桥历史上首次全面“体检”结果揭晓,两成以上的石狮子受到较严重的风化破坏。2月24日,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委员会介绍了历时两年完成的《卢沟桥病害调查及评估研究报告》,提出对严重受损部分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3.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十分丰富,其中以石狮、石碑为主的石质文物见证了武侯祠的历史发展变迁,但由于这些石质文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化病变,亟须研究其病害机理与保护修复。文章通过对武侯祠博物馆石狮病害调查与修复,为武侯祠博物馆石质文物保护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齐扬 《文博》2005,(4):7
陕西唐陵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尤其顺陵、桥陵、乾陵石刻是其典型的艺术体现。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陵前石刻现存有34件,石走狮和天禄是其中的精品。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石刻总计124件,内城东、西、北门之外各有石狮两尊,北门外另有仗马和控马人各3对,号称“六龙”。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陵园石刻更富于写实性,堪称唐陵石刻艺术之冠,陵园现存石刻50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珍贵文物长期遭受着自然风化和破坏,大部分石刻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志》2010,(10):24-24
2010年6月15日,第四届闽台对渡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台湾25县(市)县志展在石狮博物馆举行揭幕仪式。此次展览的全部展品均为原版典藏,共400余册,涵盖全台所有县市志书,由祖籍石狮的台湾民间古物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蔡崇熙历时一年搜集,  相似文献   

16.
石狮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仍存留有特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笔者通过查阅志书、考究史料、现场勘察、乡间访谈等方式,试着调查传统历史文化情况,整理挖掘石狮特有的文化资源,并就新时代如何传承复兴传统文化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狮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有特色、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从东汉起石雕狮子就被安放在帝王将相墓前,南朝、唐代、北宋直至明清的帝王陵墓前都有石狮子,寺院、住宅、石窟造像、桥梁边也可见狮子装饰。除了石刻以外,狮子形象还有金属、陶瓷、木、砖等多种载体,使得狮子这种"殊方异物"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造型、各种形象蔚为大观。金代晋南地区很多墓葬都装饰有华丽繁缛的砖雕,砖雕内容多  相似文献   

18.
龙亭门前话石狮刘天军在古都开封龙亭公园的朝门广场前,有一对体形高大、雕刻古朴浑放的石狮,身高3米,东雄西雌,面南背北,坐立镇守在宋都御街北端的御道两旁,勇猛威风,蔚为壮观。狮子古称"狻猊",又叫"白泽",生性凶猛,吼声若雷,震天动地,令人生畏,被称为...  相似文献   

19.
唐崇陵石刻     
《文博》1997,(4)
1.石狮2.石马3.石人4.华表唐崇陵石刻  相似文献   

20.
游客警示录     
游客警示录○乃夫旅游者出外旅游时有惨痛遭遇的百人里千人里未必有一,但有小小不幸遭遇的却总有那么几个。我先讲一位作家的故事。这位作家立志要走遍祖国著名的山山水水,并把所览所感写成书。前两年,他到了福州,又顺便去了石狮。石狮不是风景旅游城市,却是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