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时期埃及的奴隶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马时期埃及的奴隶制颜海英在古代埃及奴隶制研究中,有一些问题因为资料的局限一直难有突破,如关于奴隶的术语、奴隶制存在的具体形式、奴隶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奴隶与其他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等等。本文试图以纸草文献相对丰富的罗马时期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问...  相似文献   

2.
努比亚寻踪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位于埃及东南部尼罗河上游河畔。早在古埃及法老时期,法老们在努比亚建造了城市、宫殿和寺庙,还修筑了通往沙漠矿区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SANGLEY"一词来源于汉语闽南话,最早专指随商船来菲律宾进行贸易活动的中国商人(华商),后被泛指所有旅菲华人或商人,后来被用于西牙统治时期(以下称西菲时期)对华人的歧视性称呼,并演化成为菲律宾语词汇"SANGLAY"。对于"SANGLEY"一词的汉语词源,中外学者各持己见,主要有"生理""商旅""常来"三种观点。本文从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背景的视角,对"SANGLEY"一词的产生、发展、异化原因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简要介绍了菲律宾语拉丁化及其演化过程,指出"常来"之说是对中国语言的曲解或误解所致的错误,力图还原"SANGLEY"一词的历史本源,厘清学术之争。  相似文献   

4.
秦代的手工业和商业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殷周时期的工、商业是由各级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周天子不仅分配土地和奴隶,而且也分配工商奴隶和统领他们的大小头目。春秋、战国后,历史进入了发展奴隶制时期,工、商业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秦国也是如此。过去我们对秦代工商业的研究是很不够的,许多学者仅“在研讨“重农抑末”政策,或者论述汉代工商业时有所涉及。自  相似文献   

5.
孔雀王朝(公元前321—185年)在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南亚次大陆的绝大部分领土,结束了“十六国割据”时期,也就是说结束了北方从部落社会向国家过渡的过程。印度是否发展成了奴隶社会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早期的佛经文献和古法典经常提到奴隶。但是希腊人麦加西尼到印度观察之后,一口咬定那里没有奴隶。麦加西尼是希腊化的塞琉古王国  相似文献   

6.
“五世纪■罗马帝国在内部奴隶起义与外部蛮族入侵的打击下很快地崩溃了。但在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也有同样的情况(内部奴隶起义与外部蛮族入侵),为什么它不但没有崩溃而且在六世纪初期还有力量向外发展?」现在我根据柯斯铭斯基的(大学教材)和谢苗诺夫的(师范学院教材)著作以及个人的体会把这个问题讨论下,以供参考。罗马帝国是建筑在奴隶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它的奴隶经济最发展的时期是在公元前后两百年间。到三世纪以后,罗马的奴隶社会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即: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经济情况的各异,这个危机对于罗马帝国东西两部的影响也各有不同。罗马帝国的最后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是在公元三九五年。东西两部各有  相似文献   

7.
汤惠生 《文博》2006,29(4):24-29
英语“类型”(type)一词来自希腊语“typos”,意思是“一击”、“击打留下的痕迹”、“图像”、“模式”等。“类型”(type)一词早期多用于基督教和建筑学,而对该词最早的解释出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法语建筑史词典中。法国建筑史学家夸特莱梅勒·  相似文献   

8.
托勒密王朝是古代埃及史上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法老埃及的王权与神权之间从来就不是和谐统一的,始终存在矛盾和斗争。但是,在托勒密王朝,二者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王权有效地控制了神权。这主要是因为托勒密王朝的国王借鉴了法老埃及的经验,采取了有利于王权的政治、经济政策,等级和阶级关系决定了宗教祭司集团不可能干涉世俗政权,文化背景也使托勒密国王从意识深处拒绝给予宗教和祭司各种权力。托勒密王朝王权与神权之间是赤裸裸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也正是托勒密王朝逐渐失去本土埃及人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历史哲学一词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最早应用的,他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理解。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一般多用于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至于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则一般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候,史学界有人提出中国古代不存在海军,只是到近代才开始有了海军。我因不同意这一看法,所以特地使用了“近代海军”一词,专指中国近代仿效西方所创建的新式海军,以与中国古代海军(老式海军)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周礼·地官·质人》中的一向为学者所忽视的标点问题,重申了中华书局《周礼正义》标点本正确读法。作者结合睡虎地秦简、九店楚简等简牍资料,指出《周礼·地官·质人》这句话是战国时期奴隶买卖的反映。推翻学术界长期信奉的郭沫若先生的周奴隶买卖说,为《周礼》一书的断代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同时作者还指出《周礼》此处的“货贿”一词在先秦时期特指金玉类贵重货物,而非一般商品的通称。  相似文献   

12.
龙山文化乱葬坑尸骨身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山文化时期有许多乱葬坑,目前不少同志把这种乱葬坑视为阶级产生的标志,把其中的尸骨身份定为奴隶,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依据革命导师的有关论述和民族学材料,本文认为:龙山文化早期,我国进入父权制社会,这一阶段,奴隶尚未出现,阶级尚未产生,乱葬坑的尸骨身份自然不是奴隶。龙山文化中、晚期,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奴隶制开始形成,但这一时期的奴隶地位和自由人差别不大,还不能随便大批地屠杀,因而乱葬坑的尸骨身份也不应视为奴隶,而应定为战俘。现不揣浅陋,分述于下,以期得到同志们的指正。一属于龙山文化早期类型的遗址,在中原地区主要有庙底沟二期、洛阳王湾二期等文  相似文献   

13.
龙丹 《沧桑》2008,(4):11-12
两汉时期是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既是封建社会,又带有很浓厚的奴隶制残余。但是这种残余已经被深深印刻上封建社会的烙印。因此当时的奴隶阶层性质正在发生巨变。本文针对这个阶层,从社会史的角度,通过对奴隶阶层在两汉时期的人口数量、待遇、工作情况的分析,再现他们在两汉这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金虎 《世界历史》2007,76(6):130-135
美国内战后期,南部邦联在武装奴隶问题上陷入困境。战争态势的不利和白人人力资源的枯竭,使得南部邦联有必要利用奴隶作为军人。然而如果诉诸于武装奴隶,就遇到了是否解放奴隶的问题。南部邦联的立国目的是维护奴隶制,如果解放奴隶,南部邦联就失去了既定的战争目的;如果不武装奴隶,南部邦联必将战败,奴隶制也必然被联邦所废除。面对这一难题,一部分人主张不惜以废除奴隶制为代价换取奴隶为南部而战,另一部分人则宁愿战败灭亡也不愿解放奴隶。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反对力量,南部邦联政府迟至1865年3月灭亡前夕才制定了武装奴隶政策。南部邦联并没有真正组建起黑人军队就灭亡了,该政策的出台只是反映了南部奴隶主统治集团的战争困境。  相似文献   

15.
南北战争前,美国大部分的黑人作为奴隶生活在南方,各种权利遭受剥夺,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南方重建时期(1863—1877)黑人全面教育时机成熟,各种社会力量在大胆设想的基础之上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活动。重建时期的非裔美国人取得的成就,不仅有利于非裔美国人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为美国社会的整体平衡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埃及的古代陵墓非常神秘,尤其是陵墓中法老的毒咒,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法老的毒咒是这样的:"哪个人如果胆大包天闯入法老安息的地方,去扰乱他们的安宁,必然会受到法老毒咒的巨大力量的打击而毙命。"因此,凡是与埃及古代统治者的陵墓有过接触的人,不论他们采取的是什么方式,或者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换句话说,不论是为了科学考察的人,还是想靠盗墓来发财致富的人,法老对于他们的报复是一视同仁的。  相似文献   

17.
周晓晶 《收藏家》2013,(2):27-34
文房用具是指书房中所用的物品,兴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文房”一词最早见诸文献是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当时专指国家典藏文翰的地方,有点类似干今天的档案馆。到了唐代才逐渐演绎为文人的书房,至南唐,“文房”成为文人书房的专用词,南唐后主李煜雅好文学,收藏甚富,所藏书画均押以“建业文房之印”。与笔墨情趣不可分离的文房用品,是伴随隋代科举制度的兴盛才而才大量出现的,唐宋时期文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他们在倾情于诗、书、画的同时,也注重文房器物的品味,把文房用具当作一种玩赏品加以收藏,开创了文房艺术的先河,而且此时文房用具的范畴也逐渐超出了笔、墨、纸、砚。  相似文献   

18.
以奴隶殉葬或杀奴隶祭祀,是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压迫、残害奴隶的普遍现象。这也是我们研究奴隶社会中阶级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的考古材料证明,在我国商代曾普遍存在杀殉奴隶的现象;但是关于西周奴隶殉葬,还是一个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在西安沣西和北京琉璃河等地发现了一批西  相似文献   

19.
古埃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管理的成效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古埃及统治者格外重视农业管理。特别是在新王国时期,法老通过强化王权和完善官僚机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农业的管理效率。统治者结合适当的税收制度,在此基础上有效推动了农业发展,开创了埃及新王国时期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局面。  相似文献   

20.
塞德节是古埃及的重要节日,是法老参与演出的最古老、最重要的宗教典礼之一,与王权关系密切.节日在法老认为必要的时候举办,以庆祝法老顺利统治一定年限和更新王权为目的,但以后者为核心.在节日游行和一系列或公开或神秘的仪式过程中,塞德节巧妙地利用节日氛围,使全国人民再次认可了法老的合法统治地位和各种权力,使法老的王权以新的、更强大的面貌继续下去,在王权的实施、维持和强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塞德节完全是在宗教和喜庆节日的外衣掩盖下,由法老和统治阶级设计和庆祝,是宣传、确认、强化和推进王权统治的典礼,维护国家权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