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代采用白银与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银钱兼权",相辅而行。银钱比价成为清代货币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汤象龙先生率先注意到道光朝的银贵钱贱现象。之后,小竹文夫、彭信威、杨端六、陈春声、傅汉斯(HansUlrichVogel)、谢杭生、林满红、王宏斌等学者先后关注清代银钱比价的波动情况,对比价变化的分期与原因提出各自看法。彭泽益、郑友揆与汪敬虞等学者又从阶级关系和对外贸易等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2.
清代自乾隆后期开始,银钱比价发生重要变化,始终处于银贵钱贱阶段。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不少地区一两白银兑钱二千甚至更多,对民生、经济影响至巨,而对于其中的原因,建国以来多数学者把它归因于鸦片的大量输入导致的白银大量外流。我们认为,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导致鸦片战争前银贵钱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鸦片大量输入这个外部因素,也有清代货币体系本身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韩祥 《史学月刊》2014,(5):79-92
当发生较大灾荒或战争时,社会上货币的流通结构与规模、物资的市场贸易与运输均会出现与平时显著不同的变动。通过对"丁戊奇荒"中山西银钱比价变动的初步探析,可以发现,灾荒中的银钱比价呈现出钱价明显上升的剧烈变动,但其上升幅度远不及物价,且灾区钱价的涨幅水平与灾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随着赈灾活动的大规模开展,短时间内出现了1877~1879年的全国性钱价上涨局面,这对灾区及外部地区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大大增加了赈灾成本,严重削弱了赈灾效果,并造成了全国性的金融波动。此外,与既往观点不同,发生"丁戊奇荒"的1877年才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全国性"钱贵银贱"现象出现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4.
李鹏飞 《沧桑》2009,(6):24-25
明代中后期,白银开始成为通用货币,整个社会对白银产生了迫切而巨大的需求。由于中国白银产量有限,所以向海外寻求白银就成为当时获取白银的重要途径。而这一时期,海禁的解除、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东来贸易,使中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而海外的白银也因此大量流入中国。  相似文献   

5.
16世纪40年代,欧洲人(葡萄牙人)首次登陆日本.其后,他们在日本进行长达100年的传教和经商,日本和欧洲史学界称这一时期为"切支丹时代"或"切支丹世纪"①.在双方的贸易中,欧洲人从日本运走大量白银,白银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输出品,这足以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从分析日本白银的开采冶炼着手,继而论述日本白银被大量运出的原因,然后统计了日欧白银交易的具体数据,并以此作为研究分析的基础.经研究发现,日本白银不但是日欧贸易中重要而特殊的商品,还是16-17世纪东西方交流交往的集中体现.欧洲人从日本运出白银不但促进了欧亚的经济交流,还推动了世界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代前期发挥作用的是白银、铜钱以及会票等民间自律货币并存的多元复合货币结构。清初废银论及萧条说,将白银作为社会衰败的原因,是从货币的职能和功能进行了片面的解读,白银的货币化表明中国的价值尺度实现了摆脱铜钱的根本转换。银钱比价的变动,决不是两者在供求上简单的数量关系,而是反映了基于金属货币的自然特质在质量不一、金属货币的非货币化前提下不同阶层货币占有的不均匀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从而出现"白银陷阱"。突破金属货币数量限制的尝试仅限于基于基层共同体和行业组织人的信任为基础的自律货币会票之类,一国一通货性质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由于缺乏制度改进在清代前期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银两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明后期的银两制度并不是由明朝某个皇帝诏定的一个制度而宣告诞生的。银两制度是经明后期数朝政府陆续颁定的一系列律令而构成的综合法规,其内容很广,主要包括以银两为法货单位;国家财政收支概以银两计算;规定白银货币的形制、分等、成色标准;规定银两与钱钞的法定比价等重要法规。其中,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基本确定白银本位货币地位的政策制度这两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诞生的银两制度的要点所在。中国封建社会虽始终未能建立银本位制度,但在明后期,白银已成为当时社会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社会职能完备的  相似文献   

8.
论太平天国时期银价下落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银钱市价之比由“银贱钱贵”变为“银贵钱贱”的大致时间是乾嘉之际。造成银价增昂的原因,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贸易的扩大。银钱市价之比的不断上涨反映出社会对贵金属的需求不断增长。如果继续正常发展下去,白银势必将制钱逐出流通领域而独占货币宝座,中国的货币制度将由银钱并用时期过渡到银本位时期。就在这时,以英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殖民者  相似文献   

9.
马勇虎 《安徽史学》2011,(2):109-116
本文依据咸丰年间徽商志成号经营账簿中的有关货币资料,研究了银钱流通的民间形态、民间用币的类型和种类,以及货币的比价变化,从中揭示出行会组织、民间约定惯例对银钱民间流通的影响;洋钱等民间货币的流通,显示出民间用币多样性,以及货币制度的紊乱;货币比价的变动,既是地方金融市场货币流通规律的反映,也与战争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清中期以前的铸钱量问题——兼析所谓清代“钱荒”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清中期以前铸钱量并不少,似不存在“钱荒”问题,当时的“银贱钱贵”,与白银的扩大使用、不断内流有关,政府不断铸钱以追求人为的银钱比价,还曾造成铜钱的大量增加,成为制钱贬值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婷 《世界历史》2004,(5):83-91
白银生产是殖民地美洲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围绕白银的生产和流通 ,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白银经济圈。白银经济圈不仅对美洲内部的殖民地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且是形成不平等世界分工的一个重要条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在榨取美洲财富的基础上 ,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本文以美洲最重要的白银产区之一———安第斯地区为例 ,分析白银经济圈给这一地区带来的严重影响 ,探讨拉美后来边缘化、依附性发展的早期症结所在。可以说 ,白银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是造成拉美欠发达状况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2.
明代白银货币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民间与官府、白银与纸币和铜币的博弈中造就的。白银在民间的普遍使用与供给的大幅增长共同促进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冲击着明代的货币制度,最终政府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明代中国产银数量虽有所提高,但远不足以满足货币化的需求。明政府被迫开放海上贸易。在贸易顺差与套汇的双重作用下,巨额海外白银流入国内,满足了不断扩大的白银货币需求。  相似文献   

13.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全球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显现象是,国外的白银源源不断地大量流入中国,并一直持续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与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关系?国外白银何以持续不断地流入中国?国外白银大量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拟略作论述。限于篇幅,中讨论的时间范围主要为有明一代。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以来,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采用金本位货币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起,金贵银贱呈现为一种长期的变动趋势。近代中国是一个以银铜为金属货币的国家,白银汇率曾出现过两次异常震荡,一次出现在1919—1921年间、一次出现在1930—1935年间。这两次白银汇率震荡是西方国家向外转嫁危机的结果,对中国经济造成深重的负面影响。在这两次危机中,中国经济遭受的损失是环环相扣的和整体性的。面对白银汇率引发的危机,中国完全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缺乏及时应对和化解危机的财政货币手段及经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立红 《史学月刊》2002,(1):107-112
《白银资本》标志着弗兰克新的世界体系论的初步确立。在这本书中,弗兰克把中国看做世界经济体的中心,重塑了1400—1800年的世界历史。他的观点在中国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的确,弗兰克的理论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悖论,但我们不应忽视《白银资本》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银资本》是一部对现代性的彻底的反叛之作 ,它力图以泛化的世界体系来对抗欧洲中心论 ,否定现代性 ,但这一激进的理论设想并未能实现 ,而是在世界体系的框架、中国中心论 ,以及世界体系中心的转移等三个基本问题上 ,都暴露出理论的贫乏 ,最终走向了理论的自我否定  相似文献   

17.
清末银钱比价波动与地方官府赋税征解(1901-19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十余年间,在国内外种种因素交互作用下,银钱比价波动具有阶段性特征与区域性特征.受银钱比价波动阶段性的影响,地方各级官府的赋税征解经历了一个由征钱解银到征银解银发展演变的过程.地方各级官府在赋税征收中私自采取的种种抑勒浮收行径,是造成银钱比价波动具有区域性特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地方官府财政税收行为与货币金融市场之间构成一种复杂的恶性互动关系.这种恶性互动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演变,则导致清末币制更趋紊乱,吏治更加腐败,国家财政日益困窘,商贸运营严重受阻,民生愈益艰难,从而大大加剧清政府统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王裕巽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和“以银为主,银钱兼行”的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货币流通制度正式确立的时期,而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条鞭法”赋税制度的改革与实施,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  相似文献   

19.
田炯权 《清史研究》2004,(1):102-110
利用县志资料 ,本文考察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汝城县的市场发展和商品流通 ,具体分析了这一时期当地的物价变动情况。作者认为 ,当地物价的上涨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购买力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1935年的法币政策,将几十年议而不决的币制改革付诸实施,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币制改革由理念、设想、计划最终落定为现实,因于多种因素的刺激,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经济困难尤其是美国白银政策推行后导致的白银危机,是法币改革的直接催化剂;中国货币体制与外部世界日渐暌违,也不断刺激着国内币制的改革要求;进一步探究,法币改革的实施,与中国经济基础逐渐增厚相关,经济总体上的不断成长,对弹性货币政策形成一定期待,而且为币制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