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间岛”,是过去日本人和朝鲜人对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地区的称呼,该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邻苏联,南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占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是朝鲜族民众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重要基地之一。发端于中国清代、朝鲜李朝时期的边界问题以及有关朝鲜族的司法审判、警察、公民权、税课、土地所有权等等,往往涉及到日、朝、中三方,值得充分重视。日本所藏的“间岛史料”亦即“伊地知文书”,是以间岛问题为主要内容,涉及日、朝、中三方的文书档案汇集。  相似文献   

2.
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农业土地所有权是在三个不同层次上发生的。第一个层次是蒙民自己从事的粗放型的农业,此时的土地所有权还没有最后形成;第二个层次是私垦过程中通过租佃“契约”形成的土地所有权;第三个层次是清末清政府在内蒙古全面放垦蒙荒的过程中,通过地方官府颁发的土地“执照”而确定的土地所有权。清代内蒙古东部的农业土地所有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所有者收地租而不承担国家赋税;二是土地所有权的多层次性。这些都是与内地的农业土地占有形式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1985年12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简史》认为“藏蒙协定”(或称“蒙藏协约”)的签署是“虚传”(见该书第365页)。然而档案史料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如日本外务省于昭和三十九年三月出版的《日本外交文书》大正二年第一册中就收录了有关签订“蒙藏协约”的数通文件,反映了西藏和外蒙古代表缔结“蒙藏协约”的简要情况和协约的内容。现将这些文件译出,以供读者参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蒙藏协约”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及其政治智囊德尔智等人一手策划的。在辛亥革命爆发,国内局势动荡的情势下,喀尔喀少数世俗封建主宣布外蒙古“独立”更加坚定了十三世达赖喇嘛搞“西藏独立”和“藏蒙联盟”的分裂主义图谋。当时外蒙古虽已宣布“独立”,但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在国际上也未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承认,甚至连策动外蒙古自中国分离出去的沙皇俄国也坚决反对外蒙古“独立”。因此,十三世达赖喇嘛派遣缔结协约全权委员德尔智前往库伦与外蒙古当局磋商缔结“蒙藏协约”,彼此承认“独立国地位”等等,恰是外蒙古当局朝思暮想的,双方代表很快于1913年1月11日缔结了“蒙藏协约”。西藏政府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外蒙古当时虽然已宣布“独立”,但未得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承认,仍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西藏与外蒙古当局均不具有签订国际条约的资格,所缔结的“蒙藏协约”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发起的缔结“蒙藏协约”的活动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相似文献   

4.
邓大才 《攀登》2001,20(2):66-68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收益多以收费的形式体现,这种实现形式法律依据不充分,实现成本过高,容易促成扩大收费,强行摊派。在强调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又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收益这一部分合理收费也产生了误解,不利于土地集体所有权权利的实现。通过比较四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作认为,在近期内以“税收形式”实现土地所有权收益,在远期或市场经济完全成熟时以“农地所有权收益资本化形式”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我珍藏有三张记述农民翻身史的“土地证”。 第一张为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规格为21.5厘米×17.9厘米。土地所有权证由边区政府统一印制,各县政府盖印颁发后生效。上面载明的内容有土地种类,土地坐落,土地面积,土地四至界限,每年平均收获量或收益,土地等级,定着物情形,所有权来历,所有人之姓名、籍贯、住址、身份等。此证持有人名叫杨绞当,为边区神府县一区六乡人,上地面积为一亩,是政府没收地主后分到的。由陕甘宁边区神府县县长晋钟灵于1939年9月3日签发,骑缝处盖有红色边区大印。此证的背面印有“颁…  相似文献   

6.
汪洋 《文史精华》2004,(3):44-51
新兴里是位于朝鲜北部高寒山区长津湖畔一个平凡的小村庄。5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与美军步7师第31团号称“北极熊团”在这里拼死搏杀,使之名声大噪。 兵锋相交长津湖 1950年11月我志愿军在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之后,遵照彭德怀司令员“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结合的方针”,停止追击,边打边退,与敌脱离接触,“纵敌、骄敌”(彭德怀语),诱敌深入,由此开始了朝鲜战争中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第二次战役。  相似文献   

7.
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在封建生产关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清朝收复台湾之后,随着移民的增加和政权的稳固原在大陆实行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移植到台湾,这种生产关系的移植和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台湾汉“番”或“番番”之间的土地交易中。相关土地交易的内容包括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汉“番”或“番番”地权交易、租权交易等。在此期间从“番”人逐步确立土地所有制观念,到以契约方式表现土地所有权及其衍生权利  相似文献   

8.
朝鲜族是伟大祖国众多民族之一,是一个跨境民族。19世纪中叶,朝鲜族农民不断地迁入我国东北地区,开垦荒地,拓植水田,种植水稻。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朝鲜北部发生灾荒。是月,雨雹大作。饿殍狼藉,国内大饥。大批朝鲜农民,挈眷逃至江左。图们江右之地,山岭濯濯,土瘠地贫,加之朝鲜统治阶级剥削深重,人浮于食。江左之地,“沃壤神皋,鞠为茂  相似文献   

9.
张古悦 《史学月刊》2023,(5):133-136
<正>1910年8月22日,日本吞并了朝鲜并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从此,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数以万计的朝鲜人被迫移民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宣称朝鲜人为“日本臣民”(赵中孚等主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1,台北:“国史馆”1987年版,第508页),多次以“保护”朝鲜族移民为借口,侵占中国土地并干涉中国内政。为防止国土流失,中国政府不得不对朝鲜族移民采取限制、排斥和驱逐政策。  相似文献   

10.
康鹏  王琰 《文史月刊》2008,(11):4-9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不久,就俘获了成千上万的“联合国军”。于是,志愿军在朝鲜北部的碧洞建起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战俘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