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3,(5)
一 1970年2月,邗江县汊河公社的贫下中农在绿州大队于庄生产队开挖水渠时,发现一座古墓,出土有墓志石等文物。这墓是座夫妇合葬砖室墓,墓的方向坐东北朝西南,两墓室砖墙并列,砖墙以两列平砖间以一列丁头砌成。在临近墓门的地方,发现两副墓志石(图一、二)。据墓志记载,墓主人是解少卿及其妻蔡氏,死于唐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和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先后"葬于扬子县风亭坊",这为研究唐代扬州扬子县行政区划的西界,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扬子"县之西风亭坊之南原",即在今邗江县汊河公社绿州大队地域内,离古扬子津不远。这座墓并出土了黄釉施彩罐(图三)和酱釉双系罐各一。黄釉施彩罐高14.5、口径9.5厘米。短颈,口稍侈,两系呈叶形状附加在肩部,在二侧黄釉下各施斑点深赭色釉,并在其内圈施斑点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3月,江西星子庐山秀峰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在庐山秀峰景区大门东南约200米名叫"塔园"的地方修建停车场时发现明代壁画墓三座(编号M1—3)。2013年7~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星子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结果证实,这三座墓葬为明代成化至弘治时期的高僧墓,根据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品分析,其中又以M2墓主人身份最高,由于未出土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实物证据,故对墓主人的推测只停留在高僧这一身份  相似文献   

3.
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可荣  惠强  马振林  张璞  程志娟  项剑云 《文物》2012,(3):4-17,2,3,97
2002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双龙村的西汉墓(M1)进行了发掘。M1墓室东西长4.2、南北宽3.6米,内有两个椁室,共放置4具漆木棺。随葬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角器、木牍等,其中木牍包括名谒和衣物疏。墓主人可能是西汉中后期的地方官员。在M1的三号棺内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从出土的龟纽铜印看,墓主叫凌惠平,死亡年龄大约55岁,可能是男性墓主人的妻子。  相似文献   

4.
梳妆楼墓葬墓主人的问题一直在学术界争议颇大。该文通过对梳妆楼墓上享堂建筑的西亚风格分析认为,该墓主人与爱薛之子阔里吉思这个支系家族有关,因该家族成员出身西域,且执掌与西域有关的政府事务,但这一考证仍期待更多考古发现来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海博 《丝绸之路》2013,(12):22-23
本文通过对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出土的各种持械人物画像砖的描述,展示了墓主人非同一般的社会地位。将这些持械人物画在画像砖上埋入地下,也有让他们在冥界中继续服侍墓主人的象征之意。  相似文献   

6.
从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看楚王墓的排列顺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勇 《文物》2001,(10)
自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发掘以来,关于该墓墓主人问题一直是讨论热点。迄今为止,在徐州共发现8处西汉王侯级墓葬。作者对这些陵墓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史书记载将这8处陵墓与楚王或王后逐一对应,并排出它们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7.
汉代画像石墓是为去逝的人建造的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有其思想内涵和它的实用功能,一切都是墓主人在地下世界的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按活着的人的意愿而做的;所有这一切又构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伴随着汉代社会思想的统一,社会精神信仰的形成而产生发展的。因此说汉代社会精神信仰的确立是汉画像石墓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河南南阳李八庙春秋楚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杰  宋煜辉  韩斝  张海滨  乔保同  高旋 《文物》2012,(4):29-33,1,2,97
2004年,在河南南阳市李八庙发现了一座春秋中晚期墓。此墓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铜器,其中铜礼器有7件,包括鼎、浴缶、甗、盘、匝和盏。铜鼎M1:1上的铭文自称"番子",发掘者推测"番子"并非此墓的主人,应是番国的国君,墓主人是楚国贵族。此鼎可能是番国国君赠予墓主人的礼物,也可能是战利品。番子鼎的发现为研究古代番国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有关清凉寺墓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凉寺墓地的墓葬可区分为三个阶段,但它们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一庙底沟二期文化,该墓地的年代不晚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在以大型墓为主的第二阶段,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并且出现了殉人现象。关于大型墓墓主人的身份,作者认为,这里与运城盆地仅一山之隔。运城盆地有一个著名的盐湖——解池,大型墓的主人,生前可能隶属于负责食盐外销的某个常设机构。而清凉寺墓地,便是该机构成员死后的葬身之处。  相似文献   

10.
旌表烈女是明王朝在乡村推行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地方官绅借机向朝廷表达宣传教化取得成效的一种方式。明代广东仕宦通过舆情鼓噪为村妇庄氏成功地争取到朝廷的旌表,并为庄氏修墓、建祠及坊表,引起更多士人参与到书写庄氏故事的行列,向全社会传达王朝教化在海疆社会的成效。庄氏也成为社会大众接受王朝教化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1.
在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中,其成员死后的埋葬方式直接与家庭、家族和宗族相联系。“袝葬”现象揭示了以家庭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拊葬墓是以一人为主,其他人从属,多人共用一墓的墓葬。考古学研究中墓室的多少常常与墓主人的身份、等级联系在一起。但袝葬现象直接表现在墓葬形制特征上,是墓葬类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袝葬需要出现的多室墓并非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不能作为判别墓葬等级的标准。汉代的袝葬墓一般不改变流行的墓葬形制,而是改变某些空间的功能,西晋以后袝葬墓影响到墓葬形制的改变。拊葬墓的流行,是因为社会组织中血缘关系密切的家庭的地位增强,土地所有制、生产经营和财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建标 《文博》2010,(6):66-70
仙游地区的清代"乐善好施"坊,是地方官吏奉旨为捐资兴学、修桥、铺路的清代巨商陈天高构建的表彰性牌坊,它是福建省迄今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湛的清代功德坊建筑。作为地方有影响力的历史建筑,其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传统的慈善文化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并世代传承下去。因此,"乐善好施"坊的作用已超出建筑本身,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传统的慈善文化等诸多领域方面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见的一些古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有机会和内蒙文物工作队的同志一起参加了和林格尔汉代壁画墓的整理工作,得见墓中内容丰富的壁画。这一组壁画,画幅巨大,构图完整,内容多样,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墓主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一生经历,为我们提供了进行阶级教育的反面教材;同时,壁画中所表现的汉代建筑诸如城市、庄园等建筑组群,生产作坊,各级官署,仓、库和帐幕、壁坞等等建筑物,几乎应有尽有。在许多建筑物上还标示出名称,这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制度,建筑用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四川阆中市邵家湾清代邵万全夫妇墓坊开展调查,对其进行测绘和拓片。墓坊为仿木结构,八字形,整体面阔五开间,七楼,庑殿顶,筒瓦屋面,上有宝顶,下有须弥座。正面刻满雕刻,有墓主夫妇坐像,八仙,福禄寿、花卉等吉祥图案以及戏曲雕刻等。一层各间都刻有文字,内容包括墓志、世系、诗词、对联等,由墓志可知,墓葬修建时间为咸丰九年(1859年),该墓为邵万全夫妇生前所建,为二位之“寿藏”。邵万全夫妇墓坊的调查为研究清代川东北地区墓坊结构、雕刻以及葬俗、文学、书法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付龙腾 《东南文化》2022,(2):123-131
孙吴陵墓主要分布在五个地点,包括长江下游的江苏苏州虎丘、南京上坊和安徽马鞍山采石,以及长江中游的湖北鄂州、武汉。下游与中游地区在陵墓制度上存在不同的特征。下游墓区内,从受制于汉魏制度到自成体系,宗室墓与非宗室墓之间产生了相对清晰的等级区分;随葬品则以世俗化、思想内涵杂糅为特点,同时也有通过“复古”来加强礼制建设的迹象。中游墓区内,对下游的等级体系僭越明显,在随葬品方面使用青瓷院落作为宗室礼制标识,又由于中上层文化的断裂产生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新兴镇墓组合。中、下游陵墓区对立的历史根源主要在于陵墓制度受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1997年,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南郊智家堡沙场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北魏墓,出土一具房形石椁,这是大同地区首次考古发现的房形石椁。石椁由数十块砂岩料石拼合组成,外形接近木构建筑,单檐“人”字坡悬山顶,四壁、梁架及顶部绘有壁画,有墓主人宴饮、侍从、牛车鞍马图等。2000年,雁北师院宋绍祖墓房形石椁面世,仿木构建筑,结构精巧,外壁雕刻铺首衔环,内壁有绘画,  相似文献   

17.
南京幕府山六朝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年初,华东文物工作队配合新宁砖瓦厂的起土工程,在南京和平门外幕府山南麓朱家山的地方,清理了两座六朝墓葬。其中第1号墓的建筑比较完整,出土的遗物也具有特点;第2号墓已经残破,但它的形制和出土物可作比较的资料,所以一并简报如下:一、第1号墓这墓是在1954年初发现的,当时就由工作队和南京市文管会合派两位同志前往调查,发现墓上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刘疵墓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作了详尽的叙述。对金缕玉衣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意识形态中对玉的神话以及刘疵墓出土金缕玉衣独特形制作了相应的考证,同时也对刘疵墓墓主人及其身份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19.
2004-200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市南郊发掘清理了4座明墓,出土了玉石器、陶瓷器、锡器、铜钱等。据墓志可知,M14的墓主人是秦王的辅国将军朱秉橘及其夫人,其他三座墓的主人是其后嗣及家属。这些墓有保存较好的砖砌门楼和祭台,M24、M26还出土了精美的髹漆彩绘木棺。上述明墓的发现,为研究明代藩王制度和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其墓葬形制、规格明确。通过与其墓葬形制、规格相近的东汉晚期河北定县北陵头M32、徐州土山东汉墓、山东济宁普育小学汉墓和三国时代偃师杏园M36和M34、安徽马鞍山朱然及其家族墓、马鞍山宋山东吴墓、南京上坊孙吴墓等对比研究,西高穴二号墓应为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西高穴二号墓出土遗物研究,又进一步推定该墓时代为东汉晚期。通过对西高穴二号墓发现的刻铭石牌文字内容和字体时代、西高穴二号墓出土男性人头骨与文献记载的曹操去世年龄、西门豹祠遗址和邺城遗址与西高穴二号墓相对分布位置、出土"鲁潜墓志"与西高穴二号墓地望关系、西高穴二号墓的地势和"不树不封"现象与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与都城位置关系等六方面,论证西高穴二号墓墓主人就是曹操,西高穴二号墓就是"曹操高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