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瓯南雅镇明阳寺尚存有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兴冥阳寺碑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游氏宗祠碑记》两通碑铭。碑文主要反映了游氏宗族与在寺僧人之间对庙产的争夺。通过对碑刻内容的解读,以及对照福建其他地方文献,可以发现"延僧奉祀"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在宗祠中出现,一些祭祀乡贤的公共祠庙也有"延僧奉祀"现象。  相似文献   

2.
曹寅《尊胜院碑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安徽省来安县文物工作者在县城北十二公里的舜歌山山麓,发现了清代曹寅撰文的《尊胜院碑记》。此碑建于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年)。碑高2米,宽76、厚17厘米。碑额篆书"普门示现"四字,碑额及碑文四周饰以石刻图案,有底座。碑文十六行,计四百六十六字。后  相似文献   

3.
以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驰名中外的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得最早而又最长的一座桥梁。位于泸定桥东桥头侧的《御制泸定桥碑记》(以下简称“碑记”),对泸定桥的修建始末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图) 《碑记》于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十日,由四川巡抚能泰,提督岳升龙立,碑面高4米,宽1.65米,碑文上方及左右侧镌刻着四条龙纹及祥云图案,造型生动。《碑记》正文共537字,笔者试对其有关问题加以考析,以供研究沪定桥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开封作家邵培松写过一部长篇纪实小说《信仰》;开封山陕甘会馆大殿东侧的东跨院内,常年向公众开放大型展览"会馆枪声";郏县薛店镇吴村吴家祠堂里摆放着一块石碑:《民族英雄吴秉一祠堂碑记》,碑文上有这样的句子:"乃吴村吴氏家族之杰出后裔,枪林弹雨无所惧兮,虽九死而无悔;集智勇于一身兮,播芳馨于天地……"以上文字和事迹的主角全都指向了同一个人:吴凤翔。  相似文献   

5.
1985年9月文物普查时在荣县白庙乡白庙小学内发现名为《义和团碑记》的石碑一方。白庙小学,清末为二圣宫(又名关帝庙),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设小学。据该校老年教师说,原先庙内还立有《义和团团规碑》,文革中佚。《义和团碑记》已为县文管所收藏,立在大佛寺荣州碑园内。该碑高1.45米,宽0.72米,原0.1米。碑额阴刻“义和团碑记”,5字,行文从右至左。碑文竖刻,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解华 《文物世界》2005,(5):83-84
云冈石窟创建于北魏。现存历代石刻题记、碑文、铭文、墨书,约有68处。其中北魏有28处石刻题记,辽代有1处,元代11处,明、清、民国有28处,多为功德碑。现置于第6窟外西侧的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云冈石佛寺碑记》《云冈堡石佛寺历年续修工程并历年施舍银两、养赡地亩碑记  相似文献   

7.
永登红城《感恩寺碑》之碑记的撰写时间 通常认为是碑文落款“明嘉靖四年”。本文通过考证,认 为正确的撰写时间应在弘治八年,并为碑记推迟至嘉靖 四年上石的原因提出力证。  相似文献   

8.
1984年9月,我们在河南省新安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石井乡下石井小学(原为观音堂)教室内墙壁上发现镶嵌一通嘉庆十一年(1806年)《遵示禁赌弭盗碑记》,该碑高1.45、宽0.60米,楷书15行,满行38字。这通碑记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禁赌;二是弭盗。该碑的内容就是当时的乡规民约,在今天看来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现将碑文抄录加标点于后,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世金 《西夏研究》2022,(3):107-112
《重修弘仁寺碑记》现藏于张掖大佛寺,碑石断为两截,碑文撰写者穆来辅为宁夏中屯卫籍。碑文内容记载了明万历十八年都督同知张臣父子重修弘仁寺之事,并对张臣及其子张承允生平事迹亦有涉及,与《明史·张臣传》可以相互佐补。另外,碑文可以弥补河西方志中所阙载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凡 《大众考古》2020,(3):87-91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夫子庙大成殿东侧,一说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不过根据明天顺元年(1457)《应天府新建贡院记》、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江南贡院碑记》碑文的相关记载可知,作为江南乡试所用的贡院“自设科以来,其地凡四易”,直到明景泰五年(1454),在前武臣没入废宅之上,建立了现在的江南贡院。  相似文献   

11.
冷庆其人     
<正>《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公专祠碑记》碑,原在冷公祠(今保定市南市区人民法院址)内,八十年代移入古莲池西碑廊。缺碑额及碑座,碑身高163厘米,宽85厘米,厚17厘米。碑刻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碑文楷书31行,行53字,字迹清晰。齐令辰撰文并篆额,蒋式棻书丹。  相似文献   

12.
《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碑铭》的石碑,现存四川省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九莲山麓的观音寺内。碑高2.37米,宽1.24米,厚0.23米。碑帽已失。碑文阴刻楷书,碑额横书,碑文从右至左为直行。正面碑文18行,碑文868字。文曰:“佛始於周朝诞生於西域至东汉而流入中华……新津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此碑背面题为《胜迹仙诗种善姓讳刻述碑记》上部为杜光庭(850--933)访吴都崔孝通不遇诗一首“势压长江控八津,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霜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龙芝凤草非难过,只要诚  相似文献   

13.
酒泉西峰寺因刘萨诃和尚而建,至迟在7世纪上半叶就已存在,并立有碑碣.现存西峰宝刹碑立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碑文撰写者为弘治元年(1488)大整肃中被谪戍边卫的方士赵玉芝.本文对<西峰宝刹碑记>进行了校录考释,从碑记及其他资料中探讨了撰碑者赵玉芝、碑文所述刘萨诃和尚,以及西峰寺在明代的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或重建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一位网友在石家庄鹿泉市的龙泉寺上院殿前广场发现一元代石碑,经该网友考证,碑文中出现的"石家庄"即为现在石市起源的村子。这一发现,将"石家庄村"的历史又往前推了235年。发现此碑之前,石家庄的村名最早见于毗卢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碑记。  相似文献   

15.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阿拉伯文和汉文双语的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是甘肃境内最早的阿拉伯文碑刻,其碑记是非常重要的回族石刻文献,它们除了在语言学、文字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外,对研究元、明、清三代西北伊斯兰教传播史和发展史、回族源流史、中阿文化交流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比汉、阿两种碑文,不难发现其汉文碑记对清真寺的功用和伊斯兰信仰的阐释典雅中正、曲尽奥妙;其阿文碑记则紧扣《古兰》、《圣训》,一反汉文碑记的迂回与隐讳,语意流畅,明白易晓。该碑记真实反映了伊斯兰作为世界性宗教与文明对东方文化展示出的极大兼容性和适应性,也反映了回族人民在伊斯兰母体文化的化育下,经过儒学熏陶发挥出的无比智慧。该碑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伊斯兰教筚路蓝缕过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承广州博物馆麦英豪先生指教,广州黄埔南岗镇笔村玄帝庙内珍藏一批重要石碑,其中,有一件立于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5)仲冬的《鼎建玄帝庙碑记》至为珍贵。碑宽59.5厘米,高1米。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正文,凡22行,300字。石碑顶部有一行从右向左书写的篆体字:“鼎建玄帝庙碑记”七字。正文左下角有两枚篆体字戳印:“钟鼎臣印”和“酉戌联捷”。正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宁可 《文物》1979,(12)
晋当利里社残碑,拓本石印见近人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1929年印行)。据载出于洛阳,出土情况不明;碑额及下部残缺,余存部分高建初尺二尺九寸,广二尺六寸五分;碑文中有"祚与晋隆"、"当利里社"等语,故定名如上。碑文为: □昔勾龙能平后土祀以为社列仙氏(?)能□(下缺) 焉春祈秋荐业隆于万叶声垂兮雅篇且□(下缺) 宇于是社正朱阐祖(?)奉神祇训咨三老  相似文献   

18.
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云“凌云大像碑记……韦皋撰文,记造佛之始末;张绰书,其碑甚丰,字画雄伟。”可见韦皋确实刻过碑。不知何故,南宋以后,人们认为这个碑毁了。《乐山县志》:“嘉州凌云大像记……碑毁已久,今寺门所立,乃明州牧魏瀚建。”估计明代成化年间嘉定知府魏瀚是依文献记载重刻此碑的。这个碑现在也找不到了。《嘉定府志》和《乐山县志》都收录有这篇珍贵的碑文。1945年(乙酉)凌云寺住持果静请乌尤寺遍能(宏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20,(7)
正《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是清朝在北京国子监孔庙所立的第一通"告功碑",碑文内容是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击溃雄踞西北的噶尔丹蒙古政权、维护清政府国家统一的事迹(图1)。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皇帝特御书立碑告成于太学(孔庙),诏告天下,歌功颂德以垂万世。但《清实录》等官修史书在史料取舍方面存在严重的片面性,目的并不在于真  相似文献   

20.
广东南澳总兵府世称“一府管三省”(广东、福建与台湾).其府前碑廊竖立着一通石碑——《南澳镇城汉寿亭侯祠记》。据介绍,这是南澳至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碑记。碑文曰:“夷考闽粤在汉季始入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