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有证据表明,举世闻名的漳州古瓷(东溪窑米瓷和平和窑青花瓷)是以民间外贸自由港——月港为窗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一月港又名月泉港,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海澄(今属漳州龙海市辖),从海澄港口沿南港顺流往东至海门岛,此段九龙江入海口,因"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如月,故名"。月港西邻九龙江北溪、西溪的交汇处三叉  相似文献   

2.
厦门人文聚落的发展和厦门城的出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维斌 《南方文物》2004,(4):39-41,44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背靠漳州、泉州,面对金门,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澎湖遥遥相对。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岛和九龙江沿海部分组成,总面积1648.92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岩丘陵,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处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  相似文献   

3.
吴松弟 《岭南文史》2002,(2):21-29,10
我国东邻浩瀚的太平洋,有着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东部沿海很早就发展了海上贸易事业,不仅形成了我国沿海各地区间的国内贸易,与外国的贸易也开始很早,并形成了众多的对外贸易港口。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上南北各港口的兴衰时间、贸易规模差别甚大。在诸港口的行列中,广州、泉州和上海都是不同时期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而偏居今广东雷州半岛南端徐闻县境的古徐闻港却是最早的主要港口。在追溯中国早期的海洋交通史和中外文明史时,必须重视徐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历史悠久。唐末五代,渐趋活跃;进入北宋时期,在这里的外国商舶日益增多。同时,也有不少中国商人从这里出发前往海外各国贸易,因而泉州港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海外贸易的需要,北宋政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在泉州设置了提举市舶司(简称市舶司)。泉州市舶司的设置,无  相似文献   

5.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从今年二月成立筹备委员会开始筹备工作六个月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巳于7月15日胜利地开幕了。泉州是我国中古时代对亚非各国进行友好贸易的港口,在朱元时代海外交通非常发达,亚非各国商人传教士成千成万来泉州贸易传教。元代时候,外国著名的旅行家如伊本巴都他、马可波罗等人都称誉泉州港为世界大贸易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整理泉州自南朝对海  相似文献   

6.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唐代置州.明代设漳州府。明代后期,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商人为趋利,在九龙江出海口的漳州月港进行贸易,加之海外市场的开拓,使这一地区的经济较快地发展起来。漳州窑就是在明中叶以后至清代初期受外来经济化影响而崛起的一支民窑体系,其烧制的瓷器大多用于  相似文献   

7.
杨玉敏 《南方文物》2001,(1):81-82,86
磁州,即今河北省磁县。磁州窑,以地属磁州而得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瓷窑,前后 延续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因其产品的形制和纹饰为民间所钟爱,故影响范围 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 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目前已发现的有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 阳峪窑、禹县扒村窑、登封曲和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 此外,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地也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似的瓷器。磁州窑产品风格豪放,民间色彩浓…  相似文献   

8.
隋唐时期是浙江窑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以越窑为主,包括婺州窑、德清窑、瓯窑等窑口。从区域分布上,这些窑口大致可以划分成沿海与内陆两大类型:沿海型主要包括越窑与瓯窑,沿海岸线布局,生产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丰富、质量高超,代表了这一时期最高的制瓷水平,广泛见于国内外的遗址、墓葬与沉船中,远及东非;内陆型主要包括婺州窑与德清窑,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一般,种类较少,区域特征明显,多售卖到当地,区域外极少见。水运在窑业的繁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受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强烈制约的制瓷业,其兴衰与海外贸易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大量的对外输出反过来极大地刺激了当地制瓷业的迅速发展,从而迎来以越窑为代表沿海型窑业的繁盛。因此,不同的资源与运输条件,由此形成不同生产对象,并造就了浙江隋唐时期窑业的内外两个根本性格局。  相似文献   

9.
唐、五代时期,上虞的青瓷窑场主要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联江凌湖,上浦甲仗等传统生产地区,但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必须开辟新的窑场.取决的条件是瓷土资源丰富、水运方便、燃薪供给充裕.于是龙浦湾头、前进、横塘贾家、三汘何家等地区,由于具有这些条件成为理想的发展地区.经调查,窑场从南朝的10余处增至40余处,(图一)生产的规模也从单个或数个窑址发展成聚集至几十条窑床的窑群,联江凌湖窑山,黄蛇山窑场就充分反映了这种情  相似文献   

10.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闽南三角地带,自古人杰地灵,拥有一大批全国和省市物保护单位,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化名城之一。特别是宋元时期,泉州港海外交通发达,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对于我们探究中世纪的明和中西化交流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泉州晋江草庵摩尼教石刻就十分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泉州海外交通史略》李玉昆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泉州是中世纪世界著名的贸易港之一,泉州港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泉州港被列为考察的重点港口之一。泉州海外交通史的研究正在引...  相似文献   

12.
郑辉 《福建史志》2005,(4):28-31
位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海洋经济活动和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这里有宋元时期驰名世界、被冠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称号的古代东方大港——泉州,明中叶兴起、一度成为中国民间海上走私贸易的著名商港——漳州月港,以及明末清初兴旺发展起来的东南沿海贸易中心、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厦门等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港市。  相似文献   

13.
宋元泉州外国侨民社区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为泉州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业平台,它的存亡与港口的兴衰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无论其成功的经验还是衰落的教训,对我们今天建设海洋文化、重振古港雄风都是弥足珍贵的。  相似文献   

14.
北宋是海外陶瓷贸易相对平缓的一段时期,但贸易活动并未中断。北宋早中期,贸易陶瓷在五代宋初基础上渐进发展,越窑青釉瓷和景德镇窑青白釉瓷构成了稳定组合。北宋中期晚段是贸易陶瓷的转变期,闽广地区以外销为主的窑场迅速兴起并占据了海外市场的主体。其中广州、潮州、泉州窑场主要面向东南亚及西印度洋地区,福州窑场主要面向日本。北宋末期,闽南、广西窑场青白釉瓷繁盛,龙泉窑青釉瓷崛起,潮州、漳州产品亦见于日本。此时,东西方贸易陶瓷品类组合都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安海港属泉州古港,位居围头湾内,南由东石、石井直通金门、厦门,当水陆交通之要冲,是一个对外贸易的天然良港。唐代,泉州成为我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之一;宋元时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更加发达,一跃而成为世界的最大贸易港之一。安海港作为其属港,便也相因见盛,海外通商贸易不断发展。元米明初,泉州港盛极而衰,但对安海港影响不大,明初并曾一度移泉州港的贸易于安海,使  相似文献   

16.
<正>德化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著名的民间窑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瓷业基础。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时,在他的游记中就已经有关于德化窑的记载。“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之后,马可·波罗回欧洲时也带走了一些德化瓷,后来被称为“马克·波罗瓷”,现部分珍藏在意大利博物馆。德化瓷的制作工艺和烧制配方也随着《马可·波罗游记》传到了欧洲,迅速受到欧洲贵族的热捧,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欧洲人从此开启了长达数百年仿制中国瓷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后期,随着漳州月港逐渐发展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漳州窑瓷器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对外输出产品。文章通过搜集和梳理漳州窑瓷器在海外遗存的情况,结合漳州窑外销瓷的风格特点,探析漳州窑瓷器作为外销瓷在明末清初时期能够远销海外的原因以及其对国内外制瓷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闽南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历史上闻名的东方贸易大港.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南朝史籍中开始有泉州与国外的往来记载.唐代后期泉州已经成了南方重要港口之一。两宋时期.泉州港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至元代进入极盛时期.成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贸易大港。明清两代,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逐渐衰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张雅真 《南方文物》2013,(4):188-190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2011,(4):93-93
位于漳州海澄镇的月港是继泉州刺桐港之后明朝中后期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当时惟一合法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日前.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福建省长黄小晶等分别批示支持漳州与泉州捆绑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