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阿妈呀阿妈,人家的钱财使你眼花。女儿不出嫁,女儿不离家!只有嫩绿的牧场,才有肥壮的牛羊;只有女儿守在阿妈的身边,才有欢乐的歌声回响。小小的茶罐啊,孔雀的羽毛长丰满了,要飞向远远的地方;妈妈说我应该出嫁了,,我不能再守着她,闻一闻浓郁的茶香。阿妈呀阿妈!你不该听信别人的话,把我嫁到遥远的地方。刚出土的竹笋不能破成竹 笆,含苞的花朵还不能放出芬 芳。三十二个金碗,我不会摆!亥j龙雕凤的楼房,我不爱了摆惯了竹筷土碗,住惯了竹楼草排房!不知劳累的石磨啊,我要到陌生的家度时光,从此有谁和你作伴,有谁听你低声歌唱?欢快的脚雄啊,亲密的…  相似文献   

2.
《江淮文史》2001,(1):17-17
自古以来,女儿出嫁,父母为其置备一份丰厚的嫁妆,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我国历史上,却有一些名人为女儿准备的另一种“特殊”的陪嫁,令人称道且传为千古美谈。  相似文献   

3.
在回族群众聚居的大部分地区,男婚女嫁时都有唱宴席曲的习惯。宴席曲也叫“柴曲儿”,是广大回族群众所喜爱和拥有的一枝绚丽的民间文艺之花。当某一家娶媳妇或出嫁女儿时,主人在前几大就向本村的“曲把式”们作口头邀请,讲明某日来唱曲儿。到时,曲把式们全会按时在晚饭后到他家。一般是女方以打发女儿出嫁的头一天晚上,男方则是以新婚之夜为唱宴席曲的时刻,过期不唱。  相似文献   

4.
哭嫁(一)哎呵———,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女儿出嫁的时候,我的阿爸和阿妈,把女儿操心一趟,受尽了辛苦和煎熬。从今以后,女儿不能侍候你们了,操心变成一场空。就把它当作一场梦,阿爸阿妈不要伤心,女儿定为你们争口气,绝不会给你们丢脸面。女儿从今天走以后,愿你们的日子像火一样红,祝你们二老身体安康,像松柏一样万年长青。(二)哎呵———疼肠妹妹的哥嫂,下了大苦的哥嫂,孝顺父母的哥嫂,小妹出嫁以后,抚养父母的担子,从此落在了你们的肩膀,小妹妹怎能忍心,哥嫂劳累和辛苦。疼肠妹妹的哥嫂,从今天以后,忘掉小妹的不是,记着小妹的软弱。小妹出门…  相似文献   

5.
陪嫁箱     
<正>陪嫁箱是女子出嫁时最重要的嫁妆之一。在很多地方,女孩儿出嫁"不管穷的富的,一定要有一对陪嫁箱子"。陪嫁箱不仅代表了结婚时婆家的面子,更是婚后媳妇私有财产的堡垒。世俗常以嫁妆多寡论新娘身份高低,陪嫁箱作为嫁妆中的重头戏,是极有讲究的。一般陪嫁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吉祥图案,如牡丹、荷花、石榴等,寓意富贵荣华、百年好合、多子多孙,寄托着父母对于女儿的美好愿望。每个陪嫁箱里部有些应急的钱,叫做"压箱钱"。在碰上紧急事件时,陪嫁箱还有"救命"的功能。这是父母为防女儿不测准备的救命钱,让她在患难时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6.
女儿出嫁,让布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女婿,更是一个强大的家族联盟  相似文献   

7.
她不发一言,姿容绝色,任由三个国君为之混战春天的桃花能有多美,她就有多美。她是息妫,息国的息,妫氏的妫。陈宣公妫氏,在多得数不过来的春秋诸国里,若不是生了两个女儿,只怕没有人会记得。敲锣打鼓,把她们嫁了,送去蔡国的,是蔡妫;送去息国的,是息妫。既是近邻,又成了连襟,息妫出嫁的时候,去看望一下蔡国的姐姐,自是应当。  相似文献   

8.
彝族民间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即《阿莫尼惹》),是一首姑娘出嫁前咏叹的哀歌。它在彝族民间流传极广,是彝族古代社会的产物,有浓厚的彝族风味。本刊特节选两节,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9.
秦汉社会出嫁女与父母本家的关系中主流的伦常观是"内夫家,外父母家",但亲情的召唤往往使出嫁女的行为逸出这个格局,法律则更加注重综合考虑。日常生活中二者的关系会随着家庭成员老幼鳏寡、经济情况不同等因素展现出不同的实态,但夫死归宗并不是这一时段的生活常态。继承关系中,出嫁女多以嫁妆或赠予形式间接承产,少见招赘承产。户绝之家女儿承产,两汉四百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田产继承受到了本家近亲的分割。汉初女儿可承爵,顺序排在儿子之后。公主爵可传至其子,恩泽封爵涉及姐妹子、姑子、姨子或女婿等。此类爵称,表面上是给予其子、其婿,实质上都是以出嫁女儿对本家的继承权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书稿做嫁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言 《文史月刊》2010,(3):62-62
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把他用毕生心血凝成的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手稿,送给他的女儿作为嫁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送些什么嫁妆。等开箱一看,原来尽是些书稿,他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11.
马深义的2012     
大女儿马妞出嫁了,这是马家今年最大的喜事。马妞是马家惟一健康的孩子,她的父亲和弟妹部是艾滋病患者,母亲雷妹因为艾滋病在11年前已经去世,那年她9岁。去年在广州打工时,马妞谈过一个邻县的男孩,是自由恋爱。后来双双辞工回到老家,男孩父母登门拜访,知道了马家的情况:那桩婚事最终没成。在老家,马妞呆不住,又跑去上海打工。今年正月,有媒人来说媒,男方是离文楼村不远的王营村的,比马妞大两岁,今年22,上面还有个姐姐,是家里的小儿子。这回,一开始就讲清楚了马家的情况。今年lO月,马妞出嫁了。  相似文献   

12.
花园里的牡丹花,到了该开放时它就开放;生长在村子旁的核桃利,到了该结果时它就结果;母亲养了一辈子的姑娘,到了成人时就该出、嫁。七个地方都来说亲,女儿就要成为别家的人。要出嫁的姑娘呀,你住惯了这明兄亮的房子,你愿不愿走出这道门?不愿也不行,姑娘长大了就该嫁人。阿妈要给你准备嫁妆,准备嫁妆要跑三个地方,三个地方有九件礼物,九件礼物都要给出嫁的姑娘。白地产银子,产银子就有银替子,要赶快去买一支,插在姑娘墨黑的发髻上。苏州产手帕,颜色象彩云一样,要买来手帕盖在替子上。西藏产谱毽,谱毽做衣裳,姑娘穿了象莲花一样,丽江产羊皮,缝…  相似文献   

13.
董寅生 《文史博览》2013,(11):55-56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句话恐怕得两说。按理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过在中国这样一个男女比例常常失调的国度,打光棍的男人不少见,嫁不出去的姑娘没几个,更何况是皇帝家的女儿呢!但是皇帝家的女儿,断不能像小户人家的闺女似的草草出嫁,总得千挑万选一个声名显赫的阀阅世家,才貌双全的乘龙佳婿才称心意。但这样一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相似文献   

14.
冯玉祥灭亲     
柯云 《文史月刊》2003,(8):55-56
1927年,冯玉祥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河南主席。初秋的一天下午,他出门将主持一个会议,刚要上车时,突然一老一少两个蓬头垢面的妇女将他拦住,直呼“请冯将军申冤”。说罢,泪流如注。原来这告状的人是母女俩,原打算女儿昨日出嫁,前夕,一个军人翻越窗户,将未婚新娘给强奸了,那军人  相似文献   

15.
《文史天地》2013,(2):93-93
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皇帝,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最贪财的皇帝。为了达到敛财的目的,他想出了许多荒唐的点子。例如,他常常找出各种借口,命令政府部门向他进贡钱财。有一次,一个妃子生了女儿,他就要求户部向他献上白银十万两以示庆祝。公主出嫁,则要讨取数十万两银子作为嫁妆,若是皇子娶妻就要献得更多。  相似文献   

16.
客家香荷包     
《福建史志》2013,(5):21-21
宁化客家人有佩戴“香荷包”的习俗。香荷包俗称“香袋”,是一种驱邪压魔的吉祥物。 孩子满月后,第一次随大人出远门、走亲戚,细心的母亲早就给他缝好一个小小的香荷包,挂在孩子的胸前;姑娘要出嫁了,当妈妈的又早早地给女儿绣好了一只香荷包,让它永远伴随在女儿的身边;家里要建新房子了,还是勤劳的女主人,一针一线地把香荷包绣好,等着上大梁的时候,恭恭敬敬地把它存放在大梁正中的顶上方。人们之所以这样做,为的就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平安!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教师,业余爱好音乐。出嫁时,最贵重、最心爱的陪嫁是一架钢琴。随着女儿的出世,忙碌的日子使它逐渐成为一种摆设。女儿渐渐地长大,上一年级了,变得聪明伶俐、能说会道。闲暇时,当我弹起熟悉的旋律时,女儿便随着旋律跳起自编的舞蹈。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她还常常爬上琴凳,放上一本琴谱,煞有介事地模仿我弹琴。当时,我想等她上三年级时,认识了五线谱,再让她学琴,不求她当什么“家”,只觉得女孩子“琴棋书画”都  相似文献   

18.
“十里红妆”是指旧时浙东宁绍一带富家大户嫁女的嫁妆。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当大户人家女儿出嫁时,这些人家为女儿精心置办日常起居所需的一切家具、器皿、床褥、衣裤、首饰等作为嫁妆,发嫁妆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故有“十里红妆”之誉。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嫁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的财物,亦称“嫁装”、“妆奁”、“嫁资”等。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本文拟从嫁妆问题入手,探讨清代贫富家庭的嫁妆差异、嫁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由嫁妆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清代嫁妆可分为生活用品和不动产两类。其中,生活用品是嫁妆最基本…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屠杀之前南京市民的社会心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自1937年8月15日日机首次空袭之后直到12月13日南京失陷,南京就一直处在战争威胁之中。在近4个月的日子里,虽然,经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团体的努力,市民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在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准备.如向内地迁移、将女儿提前出嫁、避难安全区等;为应付日机空袭和战争威胁,政府及社会团体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民众工作。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人们对日军占领南京后可能出现的疯狂暴行,其认识显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