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肯不是废奴主义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肯是不是废奴主义者?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有必要明确“废奴主义者”这一概念的内涵。“废奴主义者”(Abolitionist)是一个历史概念,源自美国废奴运动。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友派,以及独立革命前后的仁人志士如富兰克林、潘恩等人,都曾开展过废奴宣传活动。但真正形成全国性的废奴运动,还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资产阶  相似文献   

2.
随着19世纪30年代废奴运动在美国兴起,1833年10月,波士顿出现首个白人女性废奴社团。此后至内战前夕,美国出现大量类似的女性废奴社团。这些社团在为女性提供公共演说的机会和训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女性废奴社团支持、鼓励女性就废奴主题发表公共演说。格里姆克姐妹是女性废奴演说者的典范,她们的演说事业体现出女性运用公共演说来推动社会改革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美国女性废奴社团三次召集全国性女性反奴隶制会议。这些会议让女性得以在家庭之外的公共场合就奴隶制问题发表见解,也进一步暴露出女性群体内部以及公众对待女性发表公共演说的不同态度。公共演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质和明显的性别界限。不同于女性在印刷文化中的活跃表现,女性发表公共演说遭遇更强劲的阻力。所以,女性废奴社团为女性提供了公共演说的重要平台与必要支持,促使女性成为推动废奴运动发展的积极力量,拓宽了女性公共参与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司法废奴是英属大西洋世界废奴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1772年的萨默塞特案件和曼斯菲尔德判决确立了财产权不能凌驾于自由之上的司法原则,在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司法废奴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有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中央权威是司法废奴有效实施的首要条件,正是由于缺少这一中央权威导致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才能进行全国性的司法废奴。  相似文献   

4.
杜华 《世界历史》2023,(1):58-75+161
美国历史上的废奴主义者身处福音派宗教复兴的时代,深受宗教思想影响,其观念和话语具有鲜明的道德特征。18世纪末以来,黑人废奴主义者的持续抗争,为废奴运动提供了政治话语和抗争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废奴主义者充分调用基督教思想和“自由、平等、权利”等美国政治的核心理念,构建出一套以“道德—权利”为核心的反奴隶制理念和话语。他们还尝试发动“人民”,通过塑造公众意见来切断美国政治体制对奴隶制的保护。在19世纪30年代,奴隶制已经成为一种无比强大的全国性政治权势。从这样的历史语境来看,废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抗争运动。废奴主义者不是单纯的道德改革家或政治行动者,而是试图联合道德和政治的力量,打破奴隶制政治权势对全国政治的控制,以最终消除奴隶制。这种兼具道德感召力和政治策略的理念和话语,是美国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林肯是废奴主义者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历史》1981年第2期发表了霍光汉、郭宁杕同志与刘祚昌同志商榷的文章:《关于林肯的评价问题》(以下简称“霍文”),文章认为,“林肯是一个比较彻底的废奴主义者”。笔者对这一论断有不同看法,借《世界历史》的“争鸣”一席地,与霍光汉、郭宁杕同志商榷。 先从霍文认定“林肯是一个比较彻底的废奴主义者”的论据谈起。 霍文重要论据之一,是1837年3月林肯和丹·斯通在伊利诺斯州议会里提出的一份书面抗议。那一年,伊利诺斯州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认为“按照联邦宪法,各蓄奴州对奴隶的所有权是不可侵犯的”,反对奴  相似文献   

6.
刘祚昌同志的《美国内战史》一书(以下简称《内战史)》,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对林肯的评价,我们有些不同的看法,谈出来以就教于刘先生和史学界同志们。 林肯是不是废奴主义者? 《内战史》中认为“林肯虽然反对奴隶制度,但是他并不要求废除南方现存的奴隶制度”,“因此,林肯并不是一位废奴派”。(141—142页)我们认为林肯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治家,他既反对现存的奴隶  相似文献   

7.
林肯是废奴主义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林肯的评价和他在反奴隶制战争中的态度,国内外史学界有不少争论。一种意见认为林肯是废奴主义者,一种意见认为他不是废奴主义者。我认为他是废奴主义者,但他的思想有一个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今年北美颁奖季就像美国政治教科书,讲反恐的《国土安全》与讲总统竞选的《规则改变》平分秋色,奥斯卡提名名单里大热的《林肯》及《被解放的姜戈》都与南北战争和废奴运动有关。这一系列题材严肃、手法精湛的作品天生就有优势,HBO迷你居憾规则改变》更是它们中的优秀样板——根据2010年出版的同名原著改编,采用仿纪录片的手法拍摄,所有人物都真实存在,参照Youtube当年视频复原现场,尽量找面目相似的演员。  相似文献   

9.
蒲鲜万奴和王浍是金朝末年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前者是东夏国的创造者,后者为东夏国首辅宰相。可是,《金史》、《元史》都没有为他们立传,仅于《纪》、《传》中散见某些零星事迹。其他史籍和外国文献中也有一些记载。晚近所增编重修的几部元史,如曾廉的《元书》、屠寄的《蒙兀儿史记》、柯劭忞的《新元史》等,收集有关材料,纂辑成《蒲鲜万奴传》;而对王浍却仍未立传,只有元好问的《中州集》有600字的王玄佐(即王浍)小传。这些就是研究蒲鲜万奴和王浍的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王卿卿 《沧桑》2013,(5):37-39
1843年建立的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是从美国循道宗教派中分离出来的废奴社团。循道宗教会内部的废奴主义者因激烈的反奴隶制言辞和行动被官方教会所排斥,官方教会经常阻止他们的活动或禁止其公开出版著作,迫使教会内的废奴主义者从作为内战前美国新教的第一大教派美国循道宗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教会。本文从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分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的建立是美国循道宗内废奴主义者抗议循道宗主教制教会与美国奴隶制体系和解的产物。该社团也树立了一面美国循道宗坚定的反奴隶制旗帜。  相似文献   

11.
《为奴十二年》虽是讲述奴隶制度下黑人的悲惨生活,但主人公坚守生命、自由、尊严和信念的决心和执著让人震撼。因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故影片中极大地彰显了自由、废奴以及音乐共鸣等美国基督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衛青傳》:"青嘗從人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無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王先謙《漢書補注》引沈欽韓曰:"人奴,謂衛媼本主家僮也。"楊樹達《漢書窺管》曰:"母爲家僮,青無自言之理,沈說殊戾人情。按上文云父使青牧羊,牧羊奴虜之事,故青云爾。《公孫弘傳贊》云‘衛青奮於奴僕’,亦謂青身爲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对林肯评价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部分史学工作者对林肯的评价,往往以他是否是一个废奴主义者为主要衡量标准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本文认为,从抽象的定义来说,林肯是奴隶制反对者而不是废奴主义者,但林肯的社会实践促成了奴隶制度的废除,保证了美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发展。由于对一个人的评价应当由他的社会实践的总效果出发,因此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反复对照分析金代文献和有关资料时,发现《金史·纥石烈桓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7月版,简称《桓传》,下同)记载东真国(后改称东夏国)蒲鲜万奴于贞佑三年(1215年)“四月复掠上京城”与史实有误。《桓传·校勘记》仅以《金史·温迪罕老儿传》(简称《老传》)“蒲鲜万奴攻上京”、《金史·纥石烈德传》(简称《德传》)“蒲鲜万奴逼上京”为据,而将“上古城”改为“上京城”,与实际不合。澄清这个问题,对研究蒲鲜万奴何时进入金上京地区及金代历史地理有一定意义。余不惮浅鄙,将一得之见,付诸笔端;有悖史家之本意处,望不吝教正。一、关于“上古城”改“上京城”的误出。《桓传》是东真国初蒲鲜万奴活动的重要史料。《新元史》、《蒙兀儿史记》中的《蒲鲜万奴传》(简称《蒲传》)乃据此而撰,只比《桓传》少一“复”字,“京”仍作“古”,均为“四月掠上古城”,其文字终未脱此窠臼。而《桓传·校勘记》则认为:“复掠上京,‘京’原作‘古”。按本书卷一二二<温迪罕老儿传>,‘蒲鲜万奴攻上京”。又卷一二八<纥石烈德传>‘蒲鲜万奴逼上京”。今据改。”迄后,诸东夏史论著述引此文者,多采取“四月复掠上京城”说,但近几年,有的学者对此说已提出疑义(详见下文)。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何兹全和河南大学历史系林加坤主编的《中外年轻有为历史名人200个》一书,于1985年10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介绍了中外历史上200个名人在35岁前的成就和事迹。它以严格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热情歌颂了名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毅然以事业为重的奋进精神。书中洋溢着改革家的豪情,军事家的雄才,爱国志士的忠贞,奴  相似文献   

16.
约翰·布朗     
约翰·布朗(John Brown 1800—1859),十九世纪美国反对黑人奴隶制的杰出人物,著名的彻底废奴主义者。他主张用暴力解决美国的黑人奴隶制问题,领导了著名的哈普斯渡口的起义。 约翰·布朗于1800年5月9日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托林顿镇一个白人农民家庭。他的祖父参加过独立战争,为美国的独立而献身。父亲欧文·布朗是一个积极的废奴主义者,早在约翰·布朗幼年时,欧文就在俄亥俄州组织“地下铁道”活动,  相似文献   

17.
奴隶制下的奴婢和封建制下的佃客,本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社会地位的劳动者,而《三国志》和《晋书》上却往往将“奴客并称”。当今学术界的一些重要论著和论文析述“奴客”并称的原因时说:一方面,于魏晋时期“客的卑微化”,使当时“对奴和客不需要严加区别”了(见唐长孺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另一方面是魏晋时“奴隶制的  相似文献   

18.
钱屿 《中国钱币》2010,(3):34-42
一、厂条的设想与铸行 厂条的铸行起于历史悠久的废两改元运动。1914年2月颁布的《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本位,从理论上统一了中国的币制,原则上规定了废两改元。但在实际上,错综复杂的银两仍与银元并存,形成多种弊端。  相似文献   

19.
郭建 《文史天地》2013,(8):10-13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是元代一出著名的包公戏剧目。关于作者,有人认为是著名剧作家武汉臣,但也有人认为是其他的未留下姓名的作者创作。明代被作家欣欣客改编为传奇《袁文正还魂记》。一、不守本分的秀才这个戏是一个控诉权贵滥杀无辜的悲剧。戏中的主人公郭成,是蒲州河中府的一个秀才。娶妻李幼奴,在家耕读,侍奉双亲。  相似文献   

20.
《非洲人奥拉达·艾奎亚诺或古斯塔夫斯·瓦萨自我撰写的有趣的生活叙事》这本书不仅是18世纪不可多得的奴隶叙事佳作,而且它加强了英国讨论废奴的热度。但是学者们对于其作者的身份产生了质疑,主要分为两个派别:非洲出生派和北美出生派。双方各执一词,而对于作者身份真实性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笔者更倾向于出生于非洲的说法。无论如何这本自传都发挥了比其真实性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