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桂芬 《丝绸之路》2013,(2):127-128
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中上游的甘青地区彩陶尤为突出。甘肃是中国最早产生彩陶的地区之一,从距今8000年起到距今2000年,相继发展了5000多年,形成了完整的彩陶发展史。彩陶图案构思之精美、花纹之丰富、造型之多样都是出类拔萃的,甘肃彩陶被海内外艺术界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相似文献   

2.
洪山庙仰韶彩陶图略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洪山庙仰韶彩陶图略考赵春青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仰韶文化阎村类型的一处重要遗址①。该遗址1号墓出土的100多件“伊川缸”上,多施彩绘,图案内容有天象、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图案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重视②。本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陶瓷艺术的源头是彩陶,彩陶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彩陶艺术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并融合了创作者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原有形态的抽象和概括,创造出实用、美观的造型和自然朴实的装饰纹样。本文通过对马家窑彩陶的器型、纹饰的研究,从深层次解析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4.
河南汝州阎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学术界一直将其绘画内容视作上古时期的图腾画。笔者研究认为,这幅彩陶画与传统意义上的图腾画在性质上有较大区别,经比较研究同时期其他地区出土彩陶绘画可以发现,这幅史前鹳鱼石斧图,应该归入巫画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马家窑彩陶艺术的和谐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阳 《丝绸之路》2009,(24):13-15
本文从马家窑彩陶的渊源、分期、彩陶概况、彩陶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马家窑彩陶艺术的和谐之美。主要从彩陶艺术中纹饰的抽象表达以及和谐应用方面论述了彩陶纹饰的艺术性,证明了马家窑文化在不影响彩陶实用的基础上,逐步增添审美的附饰和纹饰,不断使造型趋于美观,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实用与审美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6.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晚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一带,东到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南抵甘南草原及四川北部。学者们认为它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所以又称甘肃仰韶文化,上承仰韶文化的石岭下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据C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公元前2050年。马家窑文化重要遗址有二十多处。发现的谷物有粟和黍,生产工具有石铲和石镰,谷物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杵和石臼等,饲养猪、狗、羊等家畜,还有鸡。有些遗址还发现石镞、骨镟等狩猎工具。发现的房屋遗址有方形、…  相似文献   

7.
彩陶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彩陶的保护研究高志伟,卜玉凤,李最雄一、前言彩陶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青海彩陶因其数量多,纹饰绚丽,保存完整而闻名于国内外。青海彩陶分布范围较广,从青海的河湟谷地到西部的柴达木盆地都出土了大量的彩陶,特...  相似文献   

8.
霍晓彤  景博文 《文博》2020,(4):90-96
为细化彩陶黑彩的颜色表征,探究黑彩色度与成分的规律,本研究选取半坡类型与马家窑类型若干黑彩陶片进行科学分析。通过显微观察、色度检测、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发现显微形貌与色度值能够较好地表征黑彩颜色;两类黑彩样品的化学组分与矿物成分较为相似,主要显色元素为Fe与Mn,主要显色物质为磁铁矿为主的铁氧化矿物与锰铁氧化物矿物;两类黑彩样品的色度存在明显差异,初步判断与Mn含量具有一定关系。研究结果为彩陶黑彩的表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进行初步梳理,根据花纹样式,将这些彩陶分为12大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这12类彩陶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周邻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关系密切,而且与东北地区本地考古学文化息息相关。整个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发展前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苏秉琦先生在史前考古研究中,也曾特别关注彩陶的研究。他虽然并没有就彩陶写成专题论文,但不少论著中都涉及到彩陶研究。苏秉琦先生的彩陶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彩陶与考古学文化研究,二是彩陶演变与年代学研究,三是彩陶象征意义研究。苏秉琦先生的这些研究包括了彩陶研究最主要的几个层面,而且都有重要成果问世,对考古学文化研究和彩陶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彩陶猜想     
一个外国人的偶然发现,使深埋于地下的古老文明伴随着美轮美奂的彩陶重见天日。然而未解的谜团也接踵而至:中国的彩陶到底源自何方?精美的纹饰究竟在描绘一个怎样的未知世界?一个绚烂多姿的彩陶时代又因何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12.
界首彩陶     
正界首彩陶,工艺源于唐代,秉承"唐三彩"遗风,吸收了中国剪纸、木板年画的艺术风格,由当地特有的黄胶泥,经过手工拉坯、刻画烧制而成。界首彩陶在胎面制作上,饰以两层化妆土,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刻画题材除花、鸟、鱼、虫外,还吸取了传统戏剧中的艺术元素,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刀马人"系列作品。2006年,界首彩陶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彩陶重生     
在京城南二环北边的南菜园街路东,有大观园的热闹,也有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清寂。一园一馆,仿如今世与往时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四坝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省山丹县四坝滩而得名。四坝文化彩陶经由马厂晚期"过渡类型"发展而来,并与齐家文化以及新疆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有过密切的接触与交流。四坝文化彩陶对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彩陶的发展演变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晋中地区仰韶时代的彩陶根据纹样可划分为十八类,分属于西阴文化、义井文化和白燕一期文化。西阴文化时期,陕晋豫地区的影响深入本地。仰韶晚期,晋中地区的彩陶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演变过程,并在白燕一期文化之后退出历史舞台。沟通晋中地区与陕晋豫、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Y”形文化带、连接晋中地区与豫北冀南地区的“滏口陉”,构成了交流南北、融合东西的“彩陶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125-127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是1953年首先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遗址发现的,近50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山东以及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发现大量含有彩陶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这些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品,犹如闪耀的繁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充分显示出古代艺术大师卓越的创作才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珍藏一幅传为宋代赵昌所画的《写生蛱蝶图》,在这幅图上有元代书家冯子振题咏的诗句:“蚱蜢青青舴艋扶,草间消息未能无。尺绡何限春风意,约略滕王蛱蝶图。”诗中有两处需要略为解释一下:第一句“蚱蜢青青舴艋扶”,是形容画中的一隻蚱蜢爬在菜叶上面,它像乘在小舟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汾渭盆地及其周边区域为中心,尝试统计仰韶时代各时期的彩陶比例。我国彩陶老官台文化,白家遗址34%的陶器为彩陶,半坡文化时期渭河流域继承了之前的彩陶传统,早期彩陶占比约1%,晚期占比约10%。庙底沟文化阶段彩陶占比在4~8%之间,中值为6.7%。仰韶晚期时关中及陕晋豫交界地带的彩陶消失,而周边秦王寨、大司空、马家窑、屈家岭等文化的彩陶得以延续和发展,并缓慢消亡。彩陶的比例也受到聚落层级、聚落中心与边缘、聚落内的功能分区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春之图     
正绵绵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让梅花从睡梦中惊醒,展开五彩斑斓的笑容。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如果此时到梅花山看看,定能让你感觉到春的气息。一走进梅花山大门,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朵朵美丽无比的梅花:大红梅红得似火,像是一位热情的使者;  相似文献   

20.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