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春 《文史博览》2007,(8):40-42
卫立煌与三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终其一生,卫立煌如同一道难解的谜。其中,辽沈战役时期,卫立煌如何暗中策应中共,葬送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最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2.
亚闻 《湖南文史》2012,(11):1-1
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曾说:“如果我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国士兵可以与任何盟国军队士兵相媲美,我将含笑离开人世。”1944年,卫立煌将军统领中国远征军与美军顾问团并肩作战,渡过怒江,将日本军队驱逐出滇西,最终与缅甸的中国驻印军会师,重新开通了中国后勤补给运输线——滇缅公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滇缅反攻的战役中,中国将士们的非凡表现印证了史迪威将军对他们的信心。这场胜利确实值得天书一笔。  相似文献   

3.
在国民党军队里,卫立煌的参谋长郭寄峤、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杜聿明的参谋长赵家骧,被称为蒋介石嫡系部队的“三大参谋长”。三人分别毕业于著名的保定军校、黄埔军校和东北讲武堂,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较高的军事素养,从事多年参谋工作,并且效忠“党国”,甘愿为蒋介石卖力,因此能长期受到重用,成为卫立煌、胡宗南、杜聿明军事集团的重要幕僚。  相似文献   

4.
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曾说:“如果我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国士兵可以与任何盟国军队士兵相媲美,我将含笑离开人世。”1944年,卫立煌将军统领中国远征军与美军顾问团并肩作战,渡过怒江,将日本军队驱逐出滇西,最终与缅甸的中国驻印军会师,重新开通了中国后勤补给运输线——滇缅公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滇缅反攻的战役中,中国将士们的非凡表现印证了史迪威将军对他们的信心。这场胜利确实值得天书一笔。  相似文献   

5.
郭炜 《文史月刊》2009,(6):10-12
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毛泽东的朋友、中共通缉的“战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些身份,集中在卫立煌一个人身上,使他如同一道难解的谜。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前后,和日本“讲和”即投降的风声很大。这不只是一股风声而是一个事实,汪精卫更不须说,蒋介石不但动摇而且有一些可疑的行动。卫立煌是统率国民党中央军、杂牌军进山西抗日的将领,消息灵通,对此十分忧虑。历史上就有对外讲和而把主战的将领送上风波亭的先例,对于决心抗日和决心与八路联合抗日的他,不能不有种种考虑。当时,我已受中国共产党的派遣,接受卫立煌的聘请,当上了他的秘书。有一天夜晚,卫立煌突然提出一个我答复不了的问题:“像我这样的人能参加共产党么?”我说:“我仅为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还没有参加共产党,不…  相似文献   

7.
出走广州 1948年10月底,著名的辽沈战役接近尾声。这天,由蒋介石命令调派一架飞机赴岌岌可危的沈阳接回10个月前接替陈诚出任“东北剿总司令”的卫立煌。这倒不是因为蒋介石珍惜良将,惟恐卫立煌成为解放军的俘虏,而是另有所谋,即整个东北的丢失,蒋介石需要找个替罪羊。  相似文献   

8.
从1937年抗13战争全面爆发,到建国初期1955年的近20年时间里,周恩来国民党将领卫立煌有过多次重要交往。这些交往,使卫立煌有幸聆听了周恩来许多极为有益的教诲.受到深刻启发、它对于卫立煌后来坚持不断抗战,成为名抗日名将,又从蒋介石的“五虎上将”,逐渐转变立场,认清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本质,消极内战,并最终脱离国民党反动派,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新中国,竭诚回到祖国怀抱,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党的统战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卫立煌,字俊如,又名辉珊,1897年2月16日生于安徽省合肥东郊卫杨村。他原是孙中山卫队的一名普通士兵,因在打仗中表现出较强的军事才能,立了许多大功,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一步步发展,直到后来升为二级陆军上将。美国《时代》杂志称卫立煌是“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10.
正中条山六六战役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年春夏间,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重兵进攻晋南三角地区,妄图控制中条山,以这里为跳板,进一步攻取洛阳、潼关,掌控中原到大西北的交通大动脉——陇海线,进而窥视大西北和大西南等地。此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坚决命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的南路军"不准过黄河",退守中条  相似文献   

11.
曾任国家劳动部副部长的刘子久著《忆少奇同志》一书中,写到:“少奇同志斩钉截铁地对那位有可能在卫立煌身边长期呆下去的同志说,你在那里长期呆下去就是胜利……这位同志没有辜负党对他的信任,在卫立煌及其部属郭寄峤那里一直工作到全国解放。这个同志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做了一些别的同志不能做的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56年,毛泽东同全国政协常委卫立煌在一起1955年3月15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率先归来的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从香港抵达广州,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笔者手头所有类似《国史通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二十世纪中国图志》之类的大型工具书,都赫然列有48年前的这件大事。卫立煌为何归来,他归来前五年出走香港的隐秘生活,归来后五年在大陆受到的礼遇包括“哀荣”,以前一些书报刊曾有涉及,但往往语焉不详,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细节过去还不宜公开,档案和口述史料的缺乏又形成某些叙述有舛错或欠准确。然而,…  相似文献   

13.
在国民党的诸多将领中,卫立煌堪称是一位资深元老。因之,对于蒋介石的发迹史,以及与中共交恶的内幕,卫立煌亦知之甚多。1947年,因卫立煌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失利,曾被蒋介石撤职查办,并委任陈诚将军继任其东北战场的指挥官职务。卫立煌曾对此处分不服,却不敢同蒋介石辩争,随即邂居香港,做起了寓公,静观战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1938年春,抗日战争正酣之时,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宫卫立煌将军决定访问延安,向毛泽东请教抗日大略。对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的情况,卫立煌早有所闻;访问延安,他也早有此意。抗战初期,卫立煌指挥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配合作战,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和忻口会战的胜利。太原失陷后,他亲自为八路军总部安排驻地,从八路军中引进了许多干部,加强所部的战地工作。1938年春节,他特意给朱德总司令拜年,并访问了八路军总部。其后,他对左右颇有感慨地说:“八路军就是人才多,能打仗,能演戏,还能写文章,好青年都跑到他们那里去了。”春节过后,卫立…  相似文献   

15.
万家岭战役述评郭代习赣北万家岭战役是抗战初期并不多见的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之一。陈诚认为,台儿庄战役和万家岭战役“先后辉映”①;叶挺亦盛赞万家岭战役“尽歼丑类,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②。当时国共两党对万家岭...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85师前身是黔军李晓炎的43军改编的,辖2个旅,4个团,由遵义人陈铁任师长,陈弦秋任253旅旅长,刘震清任255旅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既师编人14集团军卫立煌部14军建制,由保定地区调赴山西参战。此时卫立煌升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阎锡山任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指挥晋北战场所有国民党军队及共军18集团军。日军从大同南犯,卫立煌部署9军、14军于忻县以北之线,以85师守忻县,拒阻敌军之进犯,前后打了11天,由于山西部队李眼膺部败退,第9军军长郝梦群及所部54师师长刘安演均在白水牺牲,日军突破前线遂向85师忻口阵地…  相似文献   

17.
吕春 《文史春秋》2007,(10):10-12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卫立煌一生如同一个难解的谜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仁安羌战役的史实描述,各种著述存在歧异。本文就仁安羌战役中“英军被包围的时间”、“炸毁油田”、“关于营救被围英军的命令”、“一一三团的运输工具”、“关于英军坦克大炮的‘支援’”等问题,提出与一些箸述不同的现点。  相似文献   

19.
争取和平解放西藏和筹划实施昌都战役是《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前西藏和平解放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中央人民政府遏止了西藏“亲善使团”,并将“西藏代表团”定位为西藏“地方性的及民族性的代表团”,而争取其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问题。历史没有给予避免昌都战役而实现昌都和平解放,进而推进西藏和平解放的客观条件。昌都战役“以打促和”,成为和平解放西藏的一个必经阶段。昌都战役从1950年10月6日开始,实际结束于10月21日。昌都战役后,达赖在和谈问题上有一个渐进而非急进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凡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过的人,无不留有这样的印象:看不尽的革命文物,听不完的革命故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有一幅毛泽东主席和国民党将领卫立煌的合影照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讲解员介绍,那是1938年4月17日至18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率部访问延安,受到毛主席和军民的热烈欢迎,在卫立煌人生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