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古代铜镜历史上的又一次闪光点,金代铜镜是在承袭中国传统铜镜铸造工艺、丰富纹饰题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有习俗、社会风尚和个人审美风格发展创新的产物。本文根据题材纹样将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2枚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分为婴戏童子镜、神仙人物故事镜、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隐逸高士镜等数类,并对其内涵加以阐释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金代铜镜流行题材之一的人物故事镜,充分体现了女真人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原农耕文明的吸收与借鉴,是研究金代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2.
1979年《文物》第8期介绍的一面金代双鲤铜镜,铭文释意尚有未尽之处。现在,根据黑龙江阿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两面金镜上的铭文相对照,再作一些补充。一面双鲤铜镜,边刻"上京巡院(正)正"字样(图一),一面莲花纹铜镜,边刻"金成县(巫口)"字样(图二)。金代民间铜禁甚严,凡旧有铜器和新铸  相似文献   

3.
<正>金代是女真族于公元1115年建立的与南宋对持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存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女真人与汉人共同创造了金代的灿烂文化。金上京会宁府是金代的早期都城,坐落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随着近年的考古发现及文物征集工作的逐步深入,这一地区出土文物日渐丰富。在纷繁的文物品类中,既有粗朴之作,又有精美之品。金代铜镜一枝独秀,继唐、宋铜镜日趋衰落之后,在北国疆域异军突起,呈现多样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馆藏一件铜镜,因镜缘刻有两处金代铭文,被定名为"金仿汉青白连弧铭带纹铜镜"。笔者通过对此件铜镜器形、纹饰、化学成分以及金代铭文刻记内容的考证及对比分析,认为该铜镜的铸造年代应为西汉,镜缘的铭文乃经金朝府级"录事司官"铜器检验后所刻记。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具有较久远的历史,其铸造高峰出现在汉唐时代,但是到了金代,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则迎来了另一个高峰。通过对金代铜镜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反映出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内容,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金代铜镜自身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审美价值,为我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实用史料。文中分析了金代铜镜在冶炼技术和雕刻绘画艺术方面的成就,并进一步对金代铜镜的特色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田野 《东方收藏》2023,(1):18-20
金代铜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时代特征,其中,锦州市博物馆馆藏的金代铜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此为例,对金代铜镜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菲 《文博》2009,(5):70-71
金代铜镜的铸造工艺独树一帜,既吸取了中原地区汉族铸镜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气质。金代铜镜所用题材大多采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传说与典故,吴牛喘月镜便是此类典型镜种之一。本文主要考证了此件吴牛喘月镜的来源、制作工艺,并对其时代特点及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连地区,在金代属于复州和盖州岫岩县辖区。在大连地区曾发现过金代的铜官印、货币、铁制工具、瓷器和铜镜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充分反映了金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之一斑。这里要介绍的仅是出土的金代铜镜中錾刻有官记花押的3面铜镜。一、犀牛望月镜1975年在新金县元台  相似文献   

9.
金代铜镜在我省出土较多,尤以金源故地上京会宁府(今阿城白城遗址)一带发现最为丰富。1982年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商,将原《黑龙江日报》记者姜清池同志陆续在哈尔滨、五常、拉林等地征集的一批金代和明代铜镜等文物,调入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现将其中部分金代铜镜作一介绍。这批铜镜计28面,部分有刻款押记,均有图案花纹。按铜镜形制,可分为圆形、圆形带柄、八角菱花形三大类。(一)圆形铜镜。数量最多,按图案花  相似文献   

10.
金代铜镜纹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出土金代铜镜较多,其纹饰除一部分为仿中原的外,大部分具有本民族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这些铜镜的整理,可以找出金代铜镜纹饰的一般特点和规律。现按类型分述如下: 一、龙纹镜金代龙纹镜造型及构图都和同时期中原的龙纹镜有明显的差别,它基本分为单体龙纹和双体龙纹两大类,目前尚未发现多龙或以龙的头部及以龙为主和其它动物组合的纹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是1975年在黑龙江省绥棱县出土的铜镜。关于这面铜镜的报道,最早刊登在1975年《黑龙江古代文物》一书和1981年第2期《求是学刊》上,并作了一定描述和考证。199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对此镜作了重新鉴  相似文献   

12.
在哈尔滨市博物馆的所有藏品中,金代铜镜可算是比较有时代特征和制作风格的一类。这些铜镜几乎全部是从哈尔滨市及附近的阿城、双城、宾县等地出土和征集的。这些作为饰面照容用的铜镜,凝结着女真人的智慧与汗水,体现了金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和铸造工艺。本文试从其中选择最具典型  相似文献   

13.
1987年西昌经久乡凉山钢铁厂施工中,在挖蓄水池时,工人挖到一个铜镜,当时负责施工的梁师父把它交给了凉山州博物馆。出土时锈蚀严重,经清除锈迹后发现,此镜为金代瑞兽镜,是西昌首次发现。这面铜镜属于金代比较流行的四兽镜、圆形、圆钮、内区四兽同向绕钮奔驰,形态似鼠,兽间点缀四串葡萄,可称为“四鼠葡萄镜”,外区有铭带一圈,铭文为“承安三年上元日陕西东运司官造,监造录事任(画押)提运使高(画押)”。(附拓片),直径8.9厘米。  相似文献   

14.
<正>铜镜是古代人照面容的器具。从目前考古资料看,铜镜至迟在商代已经出现了,经历三四千年的发展,到清代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这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铜镜的式样、质地、纹饰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金代铜镜造型和纹饰多种多样,有动物类纹饰(瑞兽镜、双鱼镜、龙纹镜),有历史人物、神仙题材编外(如许由巢父故事镜、柳毅传书故事镜、唐王游月宫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征集多面金代铜镜,这里介绍的只是其中的5面。这5面铜镜图案新颖,刻款重要。如蝴蝶勾连纹、童叟嬉戏纹、仿宋元祐罗汉等铜镜,在过去发表的金代铜镜中,从未见过。它们为研究金代铜镜提供一批新的资料。金仿宋元祐罗汉镜1982年发现于哈尔滨市。铜质,平缘,桥状钮。直径7.2厘米,缘厚0.35厘米。边缘为一周凸弦纹,分内外区,外区是八卦文:≡≡≡≡≡≡≡≡,内区铸30字铭文:“宋元祐癸酉秋既望鲍公诰依禅月画像以七宝庄严敬造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鹤壁市博物馆先后征集了一批比较珍贵的铜镜,现将有确凿年代的三面介绍如下:1.唐代鸳鸯镜1981年在市制药厂附近唐墓出土。莲花状,圆钮,直径11.3厘米。钮左右一对鸳鸯在戏水;钮上下一对小鸟在飞翔。缘上花枝与蝴蝶交错一周,整个图案显得生动活泼,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图一)。2.金代大定通宝镜1981年6月,鹤壁煤矿工人捐献。该镜面微鼓,桥形钮外有五枚方孔圆钱装饰一周。钱上铸有“大定通宝”四字(公元1161——1189年)。钱间有五朵团花填空。此镜与山东聊城出土的大定  相似文献   

17.
所谓线刻铜镜是指在铜镜的镜面或镜背直接用锋利的刀笔作阴刻图纹,它是铜镜中较特殊的一种装饰工艺,除此特性外,从形制而言,与普通的铜镜没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8.
王牧 《收藏家》2007,(5):39-46
所谓线刻铜镜是指在铜镜的镜面或镜背直接用锋利的刀笔作阴刻图纹,它是铜镜中较特殊的一种装饰工艺,除此特性外,从形制而言,与普通的铜镜没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9.
1976年在阿城市金上京故城征集到一件铜器 ,后被认定为金代腰牌。本文通过对金代文献记载的符牌考证 ,并从“铜牌”的形制、纹饰及刻款押记等特征来看 ,此器应是金代中期的一面小型龙纹铜镜。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春,长春市文管会在农安县普查文物时,从万金塔公社邵家生产队社员手中征集一面八瓣菱花形金代铜镜。它是社员在耕地时发现的。铜镜直径11.5,厚0.5厘米,镜纽呈乳钉状,主题花纹是双凤和缠枝花草,边缘也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