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刘佳 《神州》2013,(31):160-160
日语因果句结构复杂,形式多样,语感微妙,使用频繁,故而形成了日语表达的一个特点。与汉语、英语一样,日语中也有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型。但是,日语的因果句的表达要比汉语、英语中的多。汉语的因果表达多是“因为……,所以……”;英语中几乎就是“because”。但是日语因果表达形式多样,而且这些表达形式在现代日语中都比较常见。如何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日语学习和教学上的难点。本文试图通过对由惯用型连接的日语因果句进行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崔丽霞 《神州》2011,(9):98-98
在日语中,有一类自动词,不需要使用“れる·ろれる”的形式,也可以表示被动的意义。这类自动词因为其本身的含义,或构成句子的含义,与日语被动句在意义上有着相通的地方。引用汉语中无标被动句的说法,把由这类非被动语态却又被动意义的句子称为日语中的无标被动句。并且以有对自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对无标被动句与相对应的被动句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日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其形式和意义有时会有相同的情况出现,有时也会有大相径庭的情况出现。将他们区分开来并且很好的运用,无疑是中国人学习日语和日本人学习中文的重点、难点。本论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两者之间的不同,希望能为汉语和日语学习者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4.
对50篇100千字报刊文章的日语原文及其汉语译文进行调查对比,找到两种语言在新闻报道中使用被动句的差异,并总结这种差异的中日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你们有在中国的行医执照吗?"小仓保持礼节性的微笑,一通日语后,翻译声音极小,唯一能听清的一句是:"我们带着一颗心来的。"  相似文献   

6.
李晓雪 《神州》2012,(21):156-157
日语动词根据构文表现,是否要求宾语可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现代甘语研究经常把自他动词和语态放在一起讨论,而语态也往往放在日语句末位置,日语句末对一个句子的句意表达起到了关键作用。鉴于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因分不清白他动词导致在动词的体、态上误用从而句意表达与本意南辕北辙的问题,本文重点对自他动词进行总结概括并分类,并探讨自他动词由于词义导致的运用到体、态上的不同用法,进而找到白他动词与体、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体验旅游的景区廊道空间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春 《人文地理》2009,24(2):112-115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心理的愉悦体验[1],旅游景区实际是为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舞台、体验道具进而使其达到不同的体验效果的地理空间。基于体验效用差异,景区廊道空间扮演了体验的引导作用,其廊道空间体验类型包括推进型和对比型两类;借用旅游体验场理论和形式美学理论,对景区廊道空间设计着重应从旅游审美主体的五官功能感受入手,尤其是视觉和听觉体验设计;在具体设计时还应注意体验主题、景区资源和游客主体体验经验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鲁迅曾经留学日本七年.七年时间,鲁迅不但在文学上造诣日益深厚,而且学会了一门外语,那便是日语.鲁迅学日语,是为了学习的需要.那么,鲁迅为何后来要教许广平学日语呢?  相似文献   

9.
郭瑜 《文史月刊》2012,(Z3):219-219
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的暧昧表达是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本文从常见的一些日语暧昧表达为例来进行分析谈讨,并且多角度剖析了暧昧性表达产生的文化根源,以期对日语学习者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王玲  李汉平 《旅游纵览》2013,(6):209-210
"的"作为结构助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其用法相当复杂,根据在句中位置的不同,仅《新华多功能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两本工具书中,对"的"用法的收录就有12种之多,是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难点。本文在前人对"的"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北京语言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以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的"的有关语料,对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的"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分析。依据相关教学原则,从教学、教材、教师三个方面,给出了几点教学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语使日本人变洋了!”这是著名作家新井树子说的一句反语。的确,日本近来使用外来语的风气越来越盛,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出版物自不必提,职业名称、公司名称也接二连三改成片假名书写了,连一向老成持重的政府机构发表的文章也出于吸引读者的目的,亦“洋泾浜”起来了。这种趋势的负效应一是如人们所担心的“会导致日语的衰落”,几十年过后,恐怕日语的语音就变成以英、法语为代表的各种语言的大杂烩了。负效应之二是给外国人学习日语造成了许多困难,那种从西方语言中翻译过来的似  相似文献   

12.
文化素养作为中学日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自写入中学日语新课程标准以来,已经被广大的日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所熟知.中学日语新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包括日本的文化背景知识、日语的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①可以说与以往提到的文化因素、文化教学相比,文化素养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也是一个动态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3.
康淑敏 《神州》2012,(12):273-273
“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它由声波振动产生,通过人的听觉器官,使人产生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打动人的内心,使人获得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李萍萍 《丝绸之路》2010,(22):124-126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都离不开音乐听觉的感知与体验、分析与理解。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就是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感知广阔的音乐天地。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武装根据对敌政治工作方针,开展了以培训敌工日语人才为目的的日语教育活动,在部队、学校和总部建立短期和长期的日语培训组织,形成了面向部队战士和培养初、高级敌工干部的系统、科学的日语培训机制.这一教育活动培养出一批敌工干部,有力提高了对敌宣传、俘虏处置、反战活动开展、敌情调研等工作的成效,为中共抗日武装的敌军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持和人力支持,成为中共军队外语教育直接服务对敌斗争的典范.敌工日语教育是中共军队外语教育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共军事教育中开创了日语专业乃至外语专业教育,开辟出一条战争环境下军队外语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中共军队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韩秀梅 《神州》2012,(7):201-20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艺 《神州》2014,(9):152-152
<正>我们在研究日语反身代名词“自分”时,找出其先行词,明确其指代对象是很关键的。久野暲在《谈话的文法》(1978,大修馆)一书中明确提出,通常反身代名词“自分”只能指示表层句的主语。但是也存在着几种特殊情况。在这里,我们将反身代词分为直接反身代词和间接反身代词两种类别进行讨论。久野暲在《日语语法研究》(大修馆、1973)出将反身代词分为直接反身代词和间接反身代词两类。直接反身代词:单句中的反身代名词“自分”必须和句子  相似文献   

18.
在日语中,敬语既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也体现说话人的教养.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敬语,必须把敬语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给予重视.日语的敬语,粗略地可分为1.尊他语、2.自谦语、3.礼貌语.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优化。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具有直观三维表现方法、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交互性的感官效果等特点,其对学生拓展物理学习空间很有帮助。例如,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可以通过虚拟场景式外语教学来提高。因此,对外语教学模式中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可能性进行分析,对促使VR技术在日语教学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并成为推动外语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讨论日语的近义词辨析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区分,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日语的这些近义词汇,应该从哪些方面弄清词与词之间的区别,是在学习和掌握日语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日语学习者共同面对的难题。本稿主要阐述日语中的近义词区分在交际以及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浅析了日语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