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学术界有人称之为"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也有人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均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的金融机构、经济组织,以及政权、军队、团体所发行的各类货币,包括纸币、布币和银元、铜元等金属制币。一、红色政权发行的纸币(含布币)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就历史时期而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协会的货币(1924-1927年)  相似文献   

2.
正货币的发行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主权政府在发行纸币时是非常谨慎的,从纸币上的图案到印刷方式都会仔细地斟酌。每个国家都会选择最能表现自己国家特点的人或物作为纸币的图案内容,因此纸币通常能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世界各地的体制、文化、历史、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得各个国家在纸币上表达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几乎没有人能完全收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纸币,不少收藏者往往只  相似文献   

3.
笔者收藏有两张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发行的"苏联红军司令部"纸币,面额分别为十元和一百元,这两张被称为"红军票"的纸币发行过程之曲折、国际影响之广泛、政治意义之巨大、印制流布之短暂在整个货币史上都极为罕见,它不仅涉及到中苏美日四个国家的合纵连横,还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共两党对东北地区的争夺,可以说是一场"纸币战争".  相似文献   

4.
中国钱币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近代纸币展 (民国部分 )”已于 10月 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地点位于中国钱币博物馆天安门特别展厅。近代中国政局频繁更迭,经济状况十分复杂,外国的经济力量也大规模地涌进中国,这些因素无不对中国的近代纸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中国近代纸币不仅数量巨大,且十分复杂。 该展览分为:辛亥革命纸币、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外国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发行的纸币、军用纸币、日伪纸币、地方私票等八个部分。人民政权货币已单设专题对之进行了展览,故这次展览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纸币的发源地,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纸币成为银行支付、结算、汇兑和流通的主要手段。自民国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纸币的发行历经了一个畸形发展阶段,除了国家银行发行法定的货币外,另有商业银行、地方银行、革命根据地、地方军阀、私人钱庄银号以及傀儡政府、外国军队、外国在华银行等发行了品种繁多,数额庞大的各类纸币,如今这些纸币对于收藏家还是对于研究者来说为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变化;并要将对货币研究放在其特定的历史之中,去研究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条  相似文献   

6.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经历了从古代货币演变为近代货币的转折。清朝政府在纸币发行初始,信誉良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中后期,由于列强的入侵,清朝政府的货币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促使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货币制度演变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货币流通制度,使中国的货币经济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货币经济,直至最后清王朝覆灭。同时它催生出一个近代中国货币革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符合商品经济的市场规律,如果违反这些特点,国家经济就会走向衰败。宋朝的货币经济特点不是以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为杠杆,而是以政府政治行为为基础,并通过财政运作来实现目的的一种经济手段。纸币的流通大大缓解了财政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国家垄断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由兑换纸币变成了不兑换纸币,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纸币贬值,成了宋朝经济崩溃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8.
徐枫 《中国钱币》2009,(4):76-7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货币的发行权利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最高经济权益,故纸币发行权利一直被当政者所严格控制。到了清代末期,随着外资银行的介入及国内银行业的兴起,中国的纸币发行步入鼎盛时期。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至民国24年国民政府统一使用法币之前,有国家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有军事部门因战争军费需要发行的军用纸币、有政府特许成立的官商合办或独办的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等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纸币发行最早的国家,经过较长时期的摸索,在宋代已形成了一套纸币发行、回笼、兑换的制度。此外,因当时纸币与金属币及金银等硬通货同时行用,纸币的流通量又经常变化,故纸币与其它货币间就存在着一个不断波动的比价,使纸币的买卖在当时非常盛行,成为宋代纸币制度中的又一重要内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试作论述,纰缪之处,尚望专家教正。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货币历史源远流长。殷周时期以贝为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金版等不同铸币体系;秦始皇以半两钱统一币制,铜钱成为我国货币历史的主角,在我国流通使用长达两千年。纸币也是中国人的发明。唐代的飞钱带有纸币的性质,北宋早期,由于铜钱数量不足、铁钱难以携带,四川地区民间发行交子,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朝更是将纸币作为官定货币在全国使用。明清时期,白银与制钱并行,日本、美洲白银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北旅大地区曾发行过加贴“面值签”纸币,这是我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与敌占区进行货币斗争的产物。这种货币形式极为罕见。现就其发行的背景与历史作用,试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货币是人们最常用、最熟悉的东西,它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内蒙古博物馆馆藏的货币,丰富多彩,我们从中选择了几件,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国家银行发行纸币的准则,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纸币发行而提出的一个原则。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正确原则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愈益显示出它对我们无产阶级金融事业的巨大指导意义。本文拟就这一原则提出的前前后后,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纸币发行作一概要介绍。一一九三一年九月初,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军事路线的指引下,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一、徐州纸币的特色徐州纸币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徐州本地机构或个人发行的纸币;二是指外地发行的,加盖有徐州字样,并在徐州地区流通的纸币。流通时段起自清末,止于新中国成立。它包括国家纸币、地方纸币和民间信  相似文献   

15.
李涛 《中国钱币》2018,(1):8-17,82
一 引言 纸币是以纸张为载体的货币,通常由国家强制发行,并作为金属货币的替代物而流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纸币的国家。从北宋天圣元年(1023)至清末,仅国家纸币就有数十个币种以及数百个不同面额,并且每一种国家纸币的发行量都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喜欢收藏的纪念币、纪念章都是为纪念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所制作发行的,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纪念币是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有面额、国名和年号。它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普通纪念币与市场上流通的同面额的货币价值相等,可以同时在市场上流通。贵金属纪念币主要是满足公众的收藏要求,不用于流通。而纪念章不是货币,章面上不允许  相似文献   

17.
何平 《中国钱币》2021,(2):43-52
传统中国的纸币流通,到清朝道光年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于各个朝代滥发纸币,特别是明代彻底的国家纸币实验,导致纸币使用屡次失败,除了清初顺治年间满足统一战争筹集军费的需要,实施短暂十年年均12万余贯的纸币发行之外,清朝政府避免使用纸币.道光年间,为了应对“银贵钱贱”为中心的货币危机和财政经济问题,王瑬以纸币可以轻易无限印...  相似文献   

18.
大凡一个国家在发行本国货币时,如果图案中有人物形象出现,一般都会采用本国人物的肖像。不过,在不少国家发行的流通货币中,也时常能见到“外国人”出现(比如英国女王肖像就出现在很多英联邦国家的货币上),但主要还是多见于一些流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中。在我国发行的一些历史货币和当代贵金属纪念币的图案上,也可寻觅到不少外国名人的“身影”(注:这里不包括前港英当局发行的各时期的港币中出现的几代英王的肖像以及解放前外国银行在华发行之纸币上的外国神像、人像),这里作点滴介绍,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9.
戚学军 《新疆钱币》2005,(3):116-118
一、收藏纸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我国已正式使用纸币。产生在唐代的“飞钱”,可以说是我国早期带有金融业务性质的机构使用的一种汇票,已具有准货币的职能。北宋的“交子”则是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南宋的“会子”、金代的“交钞”、元明时期的“宝钞”、清政府印发的官银票、钱票等都是各朝代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履行了货币的职能。收藏纸币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珍藏和护理。如果珍藏护理不当,不仅会导致纸币“品相”的降低或毁损,同时还将使收藏蒙受无法弥补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为确保纸币在珍藏过程中“品相”完好无损,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钦 《安徽钱币》2002,(1):17-18
这张纸币是我在抗日战争时期,收藏的抗日根据地的一张货币。这是一张在山东的各抗日根据地,发行最早,面值最小的一张纸币。今介绍给大家共同欣赏。我在介绍这张货币之前,先介绍一下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行货币的简况,以使其了解其周边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