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币面汉字的解释在察合台汗国钱币中,打制于不花剌(现今布哈拉)、币面上铸有汉字“不花”和“课”的镀银铜币曾引起钱币学者的极大兴趣。这两种钱币虽早已为泉界所知,但迄今为止涉及钱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先让我们来看一看铸有汉字“不花”的钱币(图1)。该钱币正面中心打制有(cikka buxara,不花剌钱币),周边有打制信息:(zarp xaza bi-baldatal-faxira sanat sittin wa sittamia,该钱币在光荣的城市打制于660年)。背面中心是汉字“不花”周边的文字与正面相同。研究者一般认为,“不花”这两个汉字是布哈拉城汉语…  相似文献   

2.
于放 《中国钱币》2003,(4):75-76
20 0 3年 8月 2 5日 ,由中国钱币学会古代钱币委员会和陕西省钱币学会联合举办的西汉“白金三品”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市顺利召开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刘生仁、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戴志强、副秘书长兼古代钱币委员会主任黄锡全、人行汉中中心支行行长吕正勋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共收到论文近2 0篇。根据《史记》、《汉书》等一些史书记载 ,汉武帝在元狩 4年 (公元前 119年 )曾发行过以银锡为合金、形制为圆形龙、方形马、椭圆形龟的白金三品 ,币值分别为3 0 0 0、 5 0 0和 3 0 0…  相似文献   

3.
铸有汉字的不花刺钱币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币面汉字的解释 在察合台汗国钱币中,打制于不花剌(现今布哈拉)、币面上铸有汉字“不花”和“课”的镀银铜币曾引起钱币学者的极大兴趣。这两种钱币虽早已为泉界所知,但迄今为止涉及钱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4.
带有拜占庭货币或丝绸之路沿线其它货币形制特征的金片,是研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金片的发现呈现出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对金片图案类型、风格的考察,能够揭示拜占庭帝国早期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表现及其在东方的影响力变迁,展现吐鲁番或中亚地区的社会生活及中古丝绸之路沿途货币的多样性,为东西方文化传播、融合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5.
丰富多彩的古罗马钱币王传晋位于亚平宁半岛的古罗马,曾有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商业。其钱币品种和中国一样,极为丰富多彩,成为西方货币史上的重要一页。现今出土和传世的古罗马钱币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之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  相似文献   

6.
《新疆钱币》2007,(4):32-38
新疆古称西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海上交通畅通之前.一直是连接中国和西方的纽带,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作用。很显然,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新疆也是东西方货币文化荟萃之地。考古发现也说明,新疆钱币亦是东西方钱币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这些钱币生动的揭示了古代新疆多元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十字路口,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的战略伙伴。本文通过对乌兹别克斯坦文化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我国学者对该国文化的研究空白以及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文化促进两国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应该有一部钱币史,而钱币史的著作体例,即著作的结构形式,是由所反映的内容决定的,是为表述内容服务的。笔者曾提出,钱币是具有专用货币形制的非流通意义上的货币,钱币史是具有专用货币形制的非流通意义上的货币发展史,它应该与货币史相区别。它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由张忠山主编,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组各成员省区学会集体编写的《中国丝绸之路货币》一书,近期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西汉至明清时期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与货币、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与货币、南方丝绸之路与货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与货币。  相似文献   

10.
浅析钱币学与人类行为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钱币学研究延续了古代中国货币发行和古泉学研究的两条清晰脉络,在保持既有文化特质的同时,融合进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受到近代西方货币形制和发行的影响。本文在当代中国钱币学界专家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以古代中国的社会文明发展为平台,谈了笔者对于货币和其衍生的钱币学中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的一些经济现象背后的行为学特征及其社会意义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的历史。丝绸之路主干道曾由东向西 ,长期联系着东西方的古代文明 ,承担着经贸、文化的交流。随着大量丝绸等物品的西输 ,西方的特产 ,包括作为交易媒介的西方货币也流入中国 ,传来了异域的货币文化。今天 ,有机会检视这些钱币时 ,仍能感触到其中展示着的古代西方造币艺术的辉煌 ,仍能探究到其中存储着的昔日中西交往的种种信息。丝绸之路的两端曾远远联系着中国的汉唐等王朝和西方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彭信威先生曾论及丝路上丝织品和黄金的交流情况 :“罗马在共和时代 (西汉及以前 )虽然不以黄金…  相似文献   

12.
新疆钱币学会于八月六日在乌鲁术齐正式成立。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的要冲。新疆的历史钱币,不仅保留我国内地货币文化的特点.而且接受了西方货币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新疆钱币学会的成  相似文献   

13.
周祥 《中国钱币》2008,(2):77-78
王永生是我的好朋友,早在前些年,就看过他有关新疆货币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永生每有创见,其观点在钱币学界引起了相当的重视。2007年9月在宁夏银川参加“宁夏钱币与丝绸之路货币学术研讨会”期间,永生送给我他刚出版的《新疆历史货币—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的历史考察》一书。拜读之后,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国、古代东方的钱币文化和古代希腊罗马、古代西方的钱币文化之间,除了采用原材料不同外,还有两个明显区别:一是钱币的修饰手段不同,西方是以写生写实的图案作为钱币的主要修饰,东方则是以文字的书法作为主要修饰;二是钱币的制造工艺不同,西方是以打制工艺为主,东方则是以浇铸工艺为主。正是有了这两条,所以中国的古钱,东方的古钱便和书法篆刻艺术有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古国钱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古国钱币,主要是指丝路沿线国家制作使用的各类用于贸易流通的货币。20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的考古发掘中有不少贵霜、萨珊或拜占庭王朝等钱币实物出土,它们不仅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物质文明的交流,也为文化交流承载了珍贵的信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中,古代丝路钱币文物始终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自己大量生产银元、铜元,传统的货币——银两、制钱逐渐被新型的货币形态所替代,这种转变表面上看只是货币形制的不同,是西方货币东渐的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机器生产的银元、铜元表现出的是货币生产手段的革命,是对持续两三千年的手工生产钱币的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古代钱币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枚枚小小的钱币,蕴含了不同社会时期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商贸往来、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除了正式流通的钱币外,还有一种钱币,形制与流通货币相似,只是在特定的渠道流通,主要用于馈赠、赏玩、祈福等,钱面上的图案和文字有特定的意义,表达人们的一种心理愿望和向往。此类货币被称为钱币的非正用品,一般都统归为压胜钱,它们虽然是正式流通货币的衍生物,但也是中国钱币文化中  相似文献   

18.
世界钱币文化,以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钱币文化为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是钱币上铸满了文字,以文字见长。而古希腊钱币则以图案——神像、英雄人物和动植物为主要装饰。这种钱币文化在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位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因此,新疆钱币已其无可替代的特质博得广大收藏家和研究者的青睐。近几年来,新疆钱币作为中国优秀货币文化的组成部分积极参加了对外交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新疆泉界收藏研究之风大开,杜坚毅、顾佩工夫妇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同志。继中华书局于1996年出版了他们的(新疆红钱大全图说)(“中国钱币丛书”甲种本之二)之后,他们的又一部新著(新疆铜元图说)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新疆钱币研究又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和成果,令人可喜可贺!杜坚毅夫妇是研究新疆货币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白银自唐以后进入中国货币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受欢迎的贵金属称量货币,不仅与中国社会本身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关,还与对外交往等外来因素的刺激有直接关系。一唐以前的白银唐以前,中国并不以白银为货币。司马迁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珠、玉、龟、贝、银、锡等只用作器饰宝藏,不用作货币;春秋战国时期的银贝、银铲布以至汉武帝发行的所谓"白金三品",都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银货币。进入唐代,白银的社会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