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两题     
大苏州素来听说是小苏州。苏州城小,巷小,园林小。苏州的周围密布着周庄、同里、甪直等诸多江南小镇。苏州的工艺品尽是些小玩意。苏州的女子也似乎长得娇小。作家范小青说,苏州只有巴掌大。在北京,我看到一家餐馆名"小苏州";在南京,以"小苏州"命名的糖果店有三家,一家在新街口,一  相似文献   

2.
<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近我在从事地名普查中发现苏州不但环境优美,连地名都是美食,随便罗列一些苏州地名,就是一桌很好的苏帮菜。有荤、有素、有菜、有汤、有点心。苏帮菜具有"精、细、雅、洁"的特点,苏州地名静谧、安逸、文气、洁净。跟着地名去买菜在苏州,买菜有买菜的地名。南出坝上巷、北至潘儒巷的徐菜园弄,有徐家大菜园。白塔东路北侧的张菜园弄,有张家大菜园。  相似文献   

3.
莲溪雅韵     
<正>一个地方的题名,或许真能反映出此地的文化底蕴。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地名,往往由于历代文人雅士的藻饰,立马就"高大上"起来,变得更有文化上的格调与意蕴。北京的"烂面胡同"变成了"烂漫胡同","猪尾巴胡同"成了朱苇箔胡同"。在苏州,地名雅化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羊肉巷与养育巷,鸭蛋桥与阿黛桥,小  相似文献   

4.
悲喜沈从文     
卢惠龙 《文史天地》2014,(11):30-34
正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的是一个孤独的背影,因为他怀有另一种梦。1923年,受新文学运动余波影响的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在北京的底层漂泊,观察,寻找他的出路和归宿。从1925年至1929年5年间,沈从文发表作品200余篇,出版集子20多个,有长篇小说《旧梦》与《阿丽思中国游记》一、二卷问世。他因而赢得了"多产作家"、"短篇小说之  相似文献   

5.
张氏四姐妹     
叶稚珊 《江淮文史》2000,(2):145-154
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的4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相似文献   

6.
<正>明代后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出现了两个制玉中心,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南方则以苏州为中心。在苏州,以"子刚"款玉器作品最为著名。"子刚"款玉器源于当时的制玉高手陆子刚,在玉器上署制作者姓名的,甚为罕见,陆子刚可谓开此先河。陆子刚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活动于苏州一带著名的琢玉工匠,制玉技艺高超,玉雕作品非同一般,被誉为"吴中绝技"。《苏州府志》称:"陆子刚,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  相似文献   

7.
黄季耕 《江淮文史》2008,(4):173-174
合肥龙门巷(今安徽日报社宿舍址)的一所大院里,张冀牖(吉友)家诞生了四个女儿。这四姐妹即元和、允和、兆和与充和。名字下面都有腿,父亲的意思是:有着两条腿就要走出去,而且能走得远。果然,四人都走出合肥,走出苏州,在上海、北京上大学,参加工作,不仅在国内有名,还蜚声海外。  相似文献   

8.
崔富章  崔涛 《文献》2005,(3):146-157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①.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  相似文献   

9.
<正> 8月8日下午4点,我们和本刊华东工作站的李巍乘坐旅游大巴从无锡赶到苏州,住进了由苏州市旅游局事先安排的苏州饭店。苏州市旅游局与苏州饭店同在一个大院内,没过多一会儿,市场处的周处长一行就赶来了,我们很快进入了话题。"以前来过苏州吗?"周处长问。"10年前到过,但记不清具体时间了"。他又问,"苏州的主要景点都去过了吗?"去过,但印象不深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看一看苏州有特色的和新开发的景点。"他想了想,"那就去山塘街和陆巷吧。"第二天上午9点,在苏州市旅游局田坤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从苏州饭店出发,穿越繁华的市区,很快就到了山塘街。  相似文献   

10.
对我来说,学龄前的所有重要记忆,都集中在4岁那年。马不停蹄的哀乐,马不停蹄的防震棚,还有一次次赤条条地被人抱到街上。那年从哀乐开始,爷爷奶奶无比崇拜周总理,在家里设灵堂,抓我们这些小毛孩每人带了黑纱,向墙上那张意气风发的标准照三鞠躬。我喜欢三鞠躬这个项目,感觉像是参  相似文献   

11.
从苏州城区出阊门,经石路至广济桥与新民桥之间。有一条座北朝南的小巷,那就是窨制花茶的花茶之巷——杨安浜。一般苏州的小巷都是以民居为主,而杨安浜全长336.6米,却只有很少几家是居民住宅,绝大多数是窨制花茶的加工场。房屋都比较古老,如东杨安浜的开元茶栈,内有一座阁老厅,是市里保护的古建筑之一。其它如广盛、福泰、方裕泰等茶栈,也都是三四进深的高墙大院。  相似文献   

12.
《纵横》2013,(10):31-35
教会学校里的爱国青年周有光和沈从文分别娶了苏州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和老三张兆和。用有光和沈从文成了连襟.他给连襟玎义了个外号叫“乡下人”,沈从文则叫他“周百科”。这本是家里的玩笑话,结果流传出去,成了一段趣闻。  相似文献   

13.
陈纪莲 《神州》2012,(6):31-32
以一个“乡下人”姿态砰然闯入中国现代文坛,以一张小学学历而最后成为大学教授,这便是沈从文传奇的一生。沈从文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在以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实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大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沈从文是个幸运的"北漂族":有郁达夫的登门看望,有胡适的宽容谅解。今日的"北漂"们,能有这样的大牌来关心吗?1922年为了文学的梦想,沈从文背着包袱从湘西保靖跑到北京来。在表弟的帮助下,住在银闸胡同某公寓的一个房间里。房间由原来的储煤室改造而成,特别狭小,只能容一  相似文献   

15.
姑苏五老     
王湜华 《纵横》2009,(8):50-52
1975年,当海棠盛开之际,北京东四八条叶圣陶先生家院内,留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共有五个老头,前排藤椅上坐着的,右面是家父王伯祥先生,左面是顾颉刚先生,后排自左至右是叶圣陶先生、章元善先生、俞平伯先生。照片是叶老的孙子叶三午拍的。五位老人的神态十分融怡自然。这张照片竟成为他们五六十年交谊的生动写照,因此不胫而走,在不小的范围内流传颇广。有人称之为“五老图”;又因为其中四位都是苏州人,平伯仁丈虽是浙江德清人,但他出生在苏州,幼年很长一段时间也都生活在苏州,所以他一向自称是半个苏州人,所以也有人即把这五位老人戏称为“姑苏五老”。  相似文献   

16.
<正>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从晋、唐形成相对独立的街区发展至今,仍延续着以坊巷组织起来的传统城市住区空间格局。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南北主轴线,西侧依次排列着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东侧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七巷"。整个区域由道路划分出若干区块,每个区块又由各个宅院进行划分,形成有机的街巷肌理特征。三坊七巷现在存有172座明清历史建筑,院落式民居建筑主要位于各  相似文献   

17.
正叶:中国建筑史上有一面旗帜,就是苏州人蒯祥,我听说有"北鲁南蒯"之说,是吗?孙:"北鲁"指鲁班,他发明了锯子等木匠工具,"南蒯"就是指苏州的蒯祥,他奠定了中国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他的作品至今为世人称颂。叶:我们来说说蒯祥吧。孙:蒯祥,出生于苏州香山一个木匠家庭,从小受环境熏陶,练就一套过硬的本领。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十五年兴建皇宫,二十多岁的蒯祥应召到北京。史书记载,蒯祥精于建筑构造,"用尺准度不差毫厘",他擅长宫殿装銮,把具有苏南特色的苏式彩绘和陆慕御窑金砖运用到皇宫建设中去,他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现代的一批文学名家,大多对音乐颇不当行。但事有例外,不曾受过多少正规学校教育的作家沈从文,虽也自称"我不懂音乐",可从他的文字,我们却能充分感受到如音乐般的自在流荡和细致绵密,尤其他成熟期的文字,呈现的状态殊为显明。他本人对音乐,甚至有一种并不陌生的自信。先来引一点他人的观感。最出色写出表叔沈从文形象的画家黄永玉,在文章中记述了他不能很好理解的事:"他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50,(7)
开展羣众教育过程中,各地都有新的创造形式,如南京、苏州的讲报站,各地配合庙会,骡马大会的展览会,新洋片,以及北京第四文化馆的朗诵小说等,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苏南常州专区各地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说:"在中国,要想成为作家,必须到北京住三年。"北京是首都,是历代封建王朝科举选士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成了文人最集中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