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朴民 《文史天地》2022,(11):70-73
<正>一在战国七雄喋血沙场、逐鹿中原之际,中国的北方地区崛起了一个强悍的民族——匈奴。匈奴国的建立大约在公元前209年,它的极盛时期是在公元前209—前128年之间,大致相当于从秦朝末年到汉武帝元朔元年这一阶段。在公元前4世纪,匈奴王庭位于漠南阴山以北的头曼城,距黄河河套已经不远。公元前4世纪末,赵武灵王将长城筑到阴山南麓,但匈奴势力不久就突破了长城,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地方。秦统一六国后,曾于公元前214年派遣大将蒙恬统军10万北击匈奴,全部收复了“河南”地区[(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卷八十八《蒙恬列传》,中华书局,2014年,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127年和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先后两次出击匈奴,夺取了河套与河西走廊,匈奴势力大受损伤。但此时,匈奴仍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凭借着那里的人力、物力与汉朝相对抗。为了彻底打败匈奴,汉武帝决定在西域寻求同盟者,以实现东西夹击匈...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关于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上说,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关于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该课本却没有谈,只是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实际上,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为了联络乌孙攻打匈奴,以斩断匈奴的“右臂”。那么,汉武帝为了攻打匈奴,为什么想到要联络月氏和乌孙呢?这当中有一段月氏、孙乌与匈奴相互关系的历史,有必要做一简要介绍。原来匈奴、月氏和乌孙都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月氏和乌孙在匈奴的西边,他们都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之间,即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战国秦汉之际,月氏很强盛,有“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史记·大宛列传》),因此也不把匈奴放在眼  相似文献   

4.
秦统一六国后,利用战国时秦赵燕西部和北部的长城做为基础,自今甘肃岷县至辽宁西部重筑长城。后世对秦这项工程,习惯称为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秦统一后筑长城的时间与其击匈奴的年代密切相关,要搞清秦统一后筑长城耗费了几年时间,首先需要对秦击匈奴的年代作一考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云:蒙恬率大军击匈奴始于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结束战役;《史记·六国年表》将此事记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史记·蒙恬列传》、《史记·匈奴列传》记述秦击匈奴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情况基本相同,其起迄年代当  相似文献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消除驻牧于阴山、贺兰山一带的匈奴族的侵扰,巩固西北边疆,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今宁夏与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区),第二年又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直到阴山的广大地区内设三十四县(《汉书》载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其中就有宁夏河东的富平县,还有神泉、浑怀两个亭障。  相似文献   

6.
<正>鄂尔多斯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进入秦代,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修长城、通直道。到了汉代,卫青大败匈奴的"河南战役"、"昭君出塞"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此,伴随着西汉王朝的移民农垦政策,大举在鄂尔多斯地区建城设县,形成了中原王朝对鄂尔多斯的第一次大开发浪潮。本文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的相互印证,分析汉代城址的分布、城址与长城、城址与秦直道、城址与昭君出塞的关系,进而透视汉代鄂尔  相似文献   

7.
新秦中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 河南地和新秦中 《史记·匈奴传》载汉武帝时,得到浑邪王的降附,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乃徒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此事亦见《史记·平准书》。后来《汉书·匈奴传》和《食货志》也同样有了记载。这是汉与匈奴关系中的一宗重要史事,由此也可以看出新秦中在当时是一个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进入秦代,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修长城、通直道.到了汉代,卫青大败匈奴的“河南战役”、“昭君出塞”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此,伴随着西汉王朝的移民农垦政策,大举在鄂尔多斯地区建城设县,形成了中原王朝对鄂尔多斯的第一次大开发浪潮.本文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的相互印证,分析汉代城址的分布、城址与长城、城址与秦直道、城址与昭君出塞的关系,进而透视汉代鄂尔多斯地区的大开发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9.
<正>一"西域"一名,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就已出现:即占据河西的匈奴浑邪王等降汉后,汉武帝在褒奖霍去病时就有"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犇……"(1),如果将此处的"匈奴西域",理解为"匈奴西边"的话,  相似文献   

10.
地底千年雄师——记武威东汉铜车马仪仗俑○王文明汉代的俑品,以在武威出土的数量为最多。武威古称凉州,西汉武帝以前,武威是匈奴人游牧的地区,由于他们经常骚扰边境,武帝便派遣大将霍去病赶走匈奴,然后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郡,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繁华的重镇。196...  相似文献   

11.
赵新正 《丝绸之路》2009,(10):41-42
汉武帝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发生了大量的战争,期间出现了许多匈奴俘虏。如何安置这些匈奴俘虏是摆在汉武帝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通过论述汉武帝对归汉匈奴的态度和安置方法,试图对正确评价汉武帝在汉匈战争中地位和作用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在分阶段叙述汉武帝武力征伐匈奴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汉武帝利用属国“与单于争其民”的方式去笼络、分化、瓦解匈奴 ,以及对匈奴进行经济文化渗透等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汉武帝的匈奴政策。  相似文献   

13.
秦末农民战争时期,中原地区烽火连天,北边防务基本处于崩溃、瘫痪状态.匈奴方面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之下,迅速向汉地扩张,中原地区的汉武帝在秉承汉初七十年的财富积累的基础之上,对匈奴实施了有力的回击,占据了对北方地区的统治权.在秦始皇开发北方地区的基础之上,武帝时期推行一系列措施,对北方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经营,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经济及文化等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至少在2000多年以前,有一支叫“狄历”的古老少数民族就已经生活在北海,即今天的贝加尔湖地区。这支民族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学典籍里被写作“丁令”、“丁灵”或“丁零”,它是古代中国最北边的游牧民族。汉武帝时,被匈奴人流放在北海边上放牧的大汉使节苏武还曾被丁零人盗走过牛羊。丁零人逐水草而居,过着食肉饮酪、衣皮寝毡的游牧生活,曾长期被匈奴奴役,其中许多人沦为匈奴贵族的奴隶。当匈奴被西汉王打败而走向衰落时,这批丁零人就和匈奴奴役的其他民族的人一起逃到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为开发古代甘肃做出了…  相似文献   

15.
属国的名义 属国与属国都尉之设施在汉武帝之世。 史、汉两《霍去病传》只言汉因匈奴故俗为属国。对属国涵义未作进一步解释。张守节《正义》言:“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言‘属国’也。”颜师古于《去病传》及《武帝纪》各有注语,前者说:“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  相似文献   

16.
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与移民戍边密切相关。河套平原移民戍边始于秦代,盛于汉代。宁夏引黄河水灌溉始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秦始皇时,一说始于汉武帝时。据《史记》、《汉书》等史书记载,宁夏河套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还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区,与秦  相似文献   

17.
徐福,也名徐市,秦始皇时齐地琅邪人。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东巡琅邪,“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于是百姓悲痛相思”。《史记》的这一说法,为中日两国许多史书引用转述,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徐福堪称知名人物。但是,围绕着徐福,有许多悬而不决的疑谜。首先,有无徐福其人,就有人提出怀疑。认为有关徐福的事迹,只是司马迁根据传闻所记,目的是借秦始皇信神仙、迷方士的行为,来讽喻汉武帝相似的爱好。有关这一点,在本世纪初,中日学者查证大量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后,基本上肯定了历史上确有徐福其人,司马迁的…  相似文献   

18.
刘勃 《环球人物》2020,(7):110-112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一支五千人的汉军没于塞外,主将李陵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是司马迁人生最大的灾难,但《史记》中对李陵事件的记叙,只有寥寥二三百字。为了解这个改变太史公命运的人,只能看看班固在《汉书》中的描写了。  相似文献   

19.
论隋炀帝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隋炀帝杨广(569—618)的否定,历来占了压倒优势。这很不公允。笔者认为,他是一位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的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首先,杨广为太子和皇帝,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带有进步倾向。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美姿容,少敏慧”,且“好学”①,善骑射,统军队,文武全才。史称“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频有大功”。②魏征赞他“南平吴会,北却匈奴,  相似文献   

20.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公元前90年,匈奴入侵,汉武帝一声令下,贰师将军李广利,御史大夫商丘成,重合侯莽通分带三路大军踏上征程。“车辚辚,马萧萧”,十三万大军旌旗蔽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