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西南大石墓的调查与清理,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考古的一大收获,它对于我国古代西南民族史的研究——特别是东汉前的“邛都文化”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学术界对这种墓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族属上,相反对于它与周围大体同时的考古学文化的关系问题(诸如:与巴蜀文化、滇文化和石棺葬等文化的关系),却很少论及。笔者下面将讨论大石墓与巴蜀文化之比较。提出大石墓与巴蜀文化的关系问题,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40年代,当时就有学者把在冕宁城南三分屯首次发现的大石墓列入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南地区以巨石构筑的古代石室墓 ,在 2 0世纪 40~ 5 0年代已有过报道 ,曾被称为中国的巨石文化。至 70年代中期进行系统的调查发掘以来 ,考古工作者多称之为“大石墓”。目前已知大石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渡口市和云南省大理、楚雄两州交界地区。据笔者初步统计 ,自 1 974年以来 ,上述地区经调查发现的大石墓数量在 2 0 0座以上 ,已发掘的大石墓将近 6 0座。有关大石墓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 974~ 1 983年 ,调查发掘较集中 ,期间共发掘大石墓近 5 0座 ,分布在川西南的冕宁、喜德…  相似文献   

3.
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可为三期:一期为“横栏山文化”;二期为过渡期,包括有“礼州中段遗存”、“礼州晚段遗存”、“大洋堆下层遗存”、“咪咪啷遗存”;三期为“大石墓遗存”。首先是土著的横栏山文化,横栏山文化后来演变为礼州中段遗存,与此同时,外来文化进入安宁河流域,如与齐家文化较为密切的大洋堆下层遗存,伴随而来的可能是外来族群的迁入。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经过一段时期的并存而后逐渐融合,如礼州晚段遗存和咪咪啷遗存。最后融合发展的结果形成了1类大石墓文化遗存,在大石墓遗存的发展过程中,又受到了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第2类大石墓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4.
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 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将文献记载的古代民族与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相联系,以证实文献记载的可信性;从事考古研究的学者将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比定为文献记载的古代民族,以说明考古发现的意义。就一般的研究方法而言,无论是史学研究者,还是考古研究者,大都是将古代民族的活动时间、活动地域和文化特征与考古遗存的年代、分布范围和文化特征进行类比。如果类比的结果是两相吻合,那么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使用这种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同一古代民族与不同的考古遗存相联系,同类考古遗存被认定为不同的古代民族。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同一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不但使人们怀疑其结论的可信性,进而怀疑其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没有看四川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没有观卫星发射基地,那不算到过凉山。而我认为,没有亲眼目睹凉山最有特点的古代文化遗存大石墓,也不算到过凉山。  相似文献   

6.
陈元甫 《华夏考古》2007,(1):131-139
对作为吴越文化主要遗存的土墩墓的研究成果累累,对其埋葬特点、文化内涵、文化性质、时代等,学术界已墓本达成共识,但对是否存在一墩多墓的问题,意见不一。本文根据对南岗山、连山等地的考古材料分析,认为一墩多墓现象在土墩墓中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7.
西昌市樟木乡麻柳村发现一个埋藏丰富陶器的坑,内出土有陶杯、壶、豆罐等类型器物若干。这些器物与安宁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大石墓出土器物类似,推测应为“邛都夷”在战国初期的遗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蒙古国境内岩洞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对其分布环境、形制结构、葬俗特点以及随葬遗物等进行分析。认为岩洞墓是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一种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也是古代游牧民族秘葬的一种新类型,岩洞墓的发现对古代游牧民族丧葬习俗的深入认识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
1981年10月,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时曾在川南宜宾县的双龙、横江两区发现一百多座岩穴墓,其中主要是宋代的遗存。有关的调查报告已经发表。 川南的岩穴墓1979年在高县曾有相当数量的发现。这类遗存建国前已为我国一些民族学家所注意,芮逸夫所称的川南兴文县南广河流域“凿岩为圹”的岩藏遗存就是指此。过去资料零散,族属问题往往难以判断,大多认为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受汉人文化影响逐渐汉化,或汉人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两者之间。1981年3月召开的“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对岩穴墓曾有涉及,一般认为是“与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显然已倾向是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遗存,但也设有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老龙头墓葬为代表的盐源青铜文化是近年来西南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老龙头墓在墓葬形制和葬式上都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也具有鲜明的区域性风格。初步分析,这是一种战国至西汉时期主要活动在雅砻江下游的青铜文化,可能是文献记载的西南古代民族之一——笮人的文化遗存。盐源出土的青铜器中还包含有北方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因素,有些器物还带有浓厚的中亚文化风格,充分表现出盐源青铜文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盐源青铜器的发现为研究横断山区这个南北民族走廊的文化面貌和作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是黑龙江省考古工作颇有成效的重点地区。其中,青铜时代考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域,一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为此,许多同志长期辛勤耕耘,发现和发掘了一批很有学术价值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大致勾勒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面貌和初步轮廓,并进而研究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年代序列及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四川文物》2021,(3):4-12
2011年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盐源县梅雨镇八家村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残墓20座,多为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的墓口覆盖有大石。墓葬内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器、铜器、铁器、铜铁复合器、绿松石、海贝等,其中陶器以双耳罐最为常见,铜器有剑、刀、矛、钺、镞和马具等。从出土的随葬器物来看,八家村墓地文化面貌比较一致,基本上集中在一个大的时期,推测其年代大致在西汉时期。八家村墓地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西南夷考古中的滇、夜郎、邛等青铜文化相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同时它与周边同期的青铜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它的发现为西南夷考古研究和盐源青铜文化探索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夫余族居(氵岁)貊系统,是东北的古老民族之一。在两汉时代的东北,夫余族是第一个建立国家政权的民族。他的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对当时周边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深邃的影响。对夫余文化的识别和深入研究,是研究东北古代民族文化史的重要课题,这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就目前来讲,究竟那一种考古文化遗存是夫余文化?而夫余义化有无地域性的差异?等等诸问题,在学术界尚无明确而统一的看法。笔者就吉、黑两省近年来的考古收获以及辽宁北部的考古发现,谈谈个人的粗浅见解,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近年来的考古调查和配合基建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几处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古代文化遗存。现将其中的太原矿机厂和垣曲县丰村的两处瓮棺墓集中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言什么是考古调查?简单地说,就是文物考古工作者通过实际的调查初步掌握和了解古代文化遗存的性质、年代、分布范围及其内涵而进行的勘查,它是田野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调查的目的是:一、了解古代遗存的分布情况;二、做好现场文化遗存的科学记录;三选择重点遗址进行发掘研究或保护。  相似文献   

16.
凉山的考古与民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凉山地处川西南部的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之间,著名的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灵关道段便由此地经过。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和我国古代西南的一大“民族走廊”。自秦汉以来,见诸于史载的主要民族即有邛、笮、斯叟、旄牛、摩沙、僚、乌蛮、白蛮、粟粟、摆夷、羿子和彝、藏、回及纳西等,乃至今日,境内民族仍有十余种之多。历代民族的移徙、定居和融合,给这块神秘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而这一切又反过来决定了凉山的考古从一开始就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  相似文献   

17.
四川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巴蜀文化。四川的少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少数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建国以来,四川地区出土了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古墓葬和古遗址,它们无论是埋葬方式还是文化特色都与中原文化有所不同。许多古墓葬充分反映了当时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内涵。四川发现的古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反映古羌氏民族的石棺葬、巴蜀民族的船棺葬、汉晋崖墓、邓都人的大石墓、古白族人的火葬墓及交人悬棺葬等六种主要葬俗。它们所出土的文物对研究四川古代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8.
安宁河谷的大石墓长期被认为墓门前竖有立石.经细致田野调查,并结合考古发掘所获信息,可知大石墓的立石是竖立在墓冢尾部的.立石也不是大石墓的普遍特征,而只是出现在个别大型的大石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二 族属问题将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的古代民族相联系,一直是考古学家热衷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考古学文化族属问题研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三要素类比法,即将古代民族的活动时间、活动地域和文化特征与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进行类比.一是系谱类比法,即将古代民族的系谱与考古学文化的系谱进行类比.三要素类比法为共时比较,系谱类比法为历时比较.因此,系谱类比法要优于三要素类比法.  相似文献   

20.
<正>泰州学派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存比较丰厚,就泰州"淮南三王"而言,其文化遗存、主要表现为墓祠遗存、文献遗存、旧迹遗存三个方面。一、墓祠遗存王艮及王氏墓群东台市安丰镇九桥村古时有王氏家族八座墓,按东西顺序排列,中间是王艮父亲王守庵的墓,右边为王艮的墓,其余是王艮兄弟的墓。墓的后面有长约30米、高20余米弧形小土山,人称"贤人山"。八座墓的墓前立有两块碑,一块是王氏家族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