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雪琴 《神州》2012,(21):70-70
随着整个社会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加深,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则是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家庭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产生影响,而这一切都必然会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在所有的相互作用中,父母行为的直接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现在家庭自购药品服用的现象逐渐增多,许多家庭都有储备常用药的“小药箱”。但由于对儿童的病情判断不准确,盲目用药,掩盖病情,延误治疗等现象屡屡发生。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用药与成人大不相同,药物的毒副作用较之成人更为敏感,用药不当不仅造成儿童药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已成为儿童药源性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预防性用药: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个别家长过于相信广告宣传和药品价格优惠的诱导,盲目给孩子服用药物以作预防。超剂量用药:多数家长对药学知识了解不多,随便让儿童超剂量用药,从而造成急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基本知识的日益普及,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已逐渐被家长们广泛认同。无数事实也证明,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很注重定期到学校校访,向老师们了解情况、交换意见。然而,因为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做,平时都较忙,难得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交流,因而家长校访必须择时进行。其实,家长三天两头朝学校跑,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凡事重在看结果,家长校访最重要的不是次数而是效果。那么,家长何时校访才最好呢? 一、孩子升级或中途换了老师或班主任时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初到一个新的环境或与新的老师打交道,在心理上都有一段磨合期。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磨合期,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当孩子升级之后或中  相似文献   

4.
正说到开发课程,家长们可能都认为这是专家的事,与我无关。可是不然,中国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师资、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有的课程实施起来也有局限。我们家长就可以去开发那些学校难于开展的课程,作为孩子课程的补充。家庭课程开发旨在依照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与客观现实,设计出学生喜欢多样性的课程,以符合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特点,促使其全面发展。由于家长在其子女的教育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家长自然成为  相似文献   

5.
被拐儿童凭借记忆寻亲是通过记忆与家乡和原生家庭建立“人地依恋”的现象,其记忆要素和寻亲经历值得关注。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寻亲成功的被拐儿童杨某某并对其家乡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借助文本分析和质性分析方法,探究儿童对家乡记忆的类型与特征,并结合被拐卖后的生活经历,揭示其对被拐儿童寻亲的影响。研究发现:(1)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主要经历被拐卖前和被拐卖后2个阶段,被拐卖前家乡生活和被拐卖经历形成寻亲记忆线索,被拐卖后的生活经历影响寻亲记忆线索的组织和传播扩散;(2)儿童对于被拐卖前的记忆多为日常生活情景中频繁接触的事物,或具有情绪色彩的生活经历,包含普遍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家庭性知识,协助识别儿童家乡和原生家庭;(3)儿童被拐卖后分别在养家和自己组建的家庭生活,生活过程中身世认知、受教育程度、科学技术发展、人员的阻碍与支持、经济水平等的变化影响寻亲记忆线索的传播扩散,影响儿童寻亲时长和结果。最后,本文探讨了研究未来的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滞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章使用调查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家庭、学习、道德问题,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罗生福 《广西地方志》2006,(5):47-52,42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壮族的家庭、婚姻等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壮族的家庭、婚姻及生活习俗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本文试就百色近代和现代的壮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演变进行探讨,并求教于方家。一、家庭结构演变百色传统的壮族家庭结构以男子为中心,一切婚姻程序祖先早有规约,只需遵照办理。为了维护家庭的生存与发展,传统的壮族家庭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办法,以协调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动步伐。家规把每一个成员都网罗在同一血缘的家族中,族权成为家庭成员不可逾越的高…  相似文献   

8.
正《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幼儿园进行家园合作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家园合作教育的问题,比如开设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委会等  相似文献   

9.
王艳 《南京史志》2011,(10):54-55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许多年轻的父母不知该怎么实施家庭教育。而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与他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一、溺爱,形成孩子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个子小小的妮妮,在园表现出了对进餐不感兴趣的情况。一到午餐时间就心情不好,有时甚至表现出厌恶感。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老师喂她,她就作呕。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中每天都是外公外婆追着喂她吃饭的,遇到孩子不开心而不肯进餐时,就会带着她到外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发展各有独特之处,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个别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学校提倡因材施教,但教师的精力、时间和能力都有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家庭中则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首先,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少,家长的时间、精力都允许给予孩子特别的关注;其次,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有可能了解孩子的细微变化,了解别人不易发现的孩子的优缺点。例如性格内向的孩子,与人相处时很拘泥,表达也有限。学校老师对这种学生容易忽视,也很难发现他(她)的长处。家长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也许就能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和主动性衔接,已成为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应吸引并组织家长参与其孩子的教育活动,给家长提供参与的机会,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教师应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及有关家庭成员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解决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何忠侠 《神州》2013,(4):156-156
根据我国当今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来看,都比较缺乏自主探索能力、自我实践能力、合作交流学习能力。这主要是当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学生遇到什么困难一般都是家长出面给解决,所以,学生在家长溺爱的情况下,慢慢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性,在家依赖家长,在学校依赖老师,这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学生出现的一种不争的事实。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是初中学生,初中生处于身体、心理生长最快的时期,这时候如果养成什么不良的习惯,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有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儿童性别角色的培养。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得好多孩子身上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女孩子自不待言,男孩子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女性”的气质,做事扭扭捏捏,越来越缺乏男子气,有的甚至产生女性化的心理变态,从外观到内心都进入女性角色。这一切值得引起男孩家长们的重视。一个人性别角色的获得是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通过社会化过程完成的,性别角色气质要从小开始培养。男性气质表现为阳刚气概,我认为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14.
张秀艳 《神州》2012,(21):40
家庭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家庭是儿童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日后的成长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影响,提倡家长重视对儿童的学前启蒙教育,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王亮 《南京史志》2011,(22):45-46
《纲要》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生活艺术化"和"儿童的生活都是游戏"等观点,皆是指在活动中发展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  相似文献   

16.
袁梅 《神州》2012,(3):49-49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也随之上升,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性格脆弱、任性、叛逆等人格障碍。因此,教育、关爱“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朱兆年 《南京史志》2023,(17):52-54
<正>当今的社会发展节奏较快,家长在社会、家庭中需要承受较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对于孩子的教育,目光多聚焦在学习成绩上,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身心的发展。实际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环境、学科设置、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种种变化,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倍增,对于新生心理适应性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李翠彪 《神州》2012,(1):112-112
少年儿童在校习得的不只是读、写、算等可以测量的认识、技能上的发展,还从学校、社会和家庭等过程中,学到没有显现出来的价值上、规范上的成长。在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少年儿童在价值上和规范上的成长习染影响绝对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在家庭生活中,当家长面对孩子出言不逊时,总会感到心烦意乱,往往因为孩子所说的话准确地击中了家长的心思。孩子们的话能伤到家长的最痛处绝非偶然。面对孩子的出言不逊,多数家长的反应要么是恼火,要么是回击。事实上,这时家长最应当做的是先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孩子的话为何让自己如此恼火。即使想不出答案,若能及时从与孩子的激烈言语论战中抽身出来,避免使情况变得更糟也是很重要的。以下的几条建议可作为家长解决此类情况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小曼撰文说:学校教育在教育传递的规范性和导向性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系统性上,在榜样作用和同辈群体的影响上,是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和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幼年在家庭生活中初步形成的道德认识、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已经给他(她)的身心发展打上了一层“底色”,影响着他(她)在学校的表现和今后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是目前学校教育正在实现从传统的“教会”向现代的“学会”、“会学”转变。这一转型历程急迫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加盟和同步支持。本文作者从一位教育者的角度,寻求家庭教育与新课改成功结合的契合点,大胆提出两者同步求新的途径和方法,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同时,我们也希望对家庭教育与新课改两者关系持有独到见解的家长、学生、教育工作者给本刊赐稿,共同探究求变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