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一、风俗的形成及其作用 《四库全书提要》说顾炎武《日知录》“十三卷论世风”,所谓“世风”实即社会风俗。该卷第一条“周末风俗”是全卷的总纲。开卷便从春秋末和战国初历史谈起:首先说《春秋》和《左传》记事之终,即“《春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清代史学有重大影响的史家 ,顾炎武在史书编纂上也有精到的见解。他把史家的主体修养与处理史料统一起来 ,并着重从史料的角度论述怎样才能撰写信史 ,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历代“直书”受名教束缚的局限。在历史文学上 ,他主张辞主乎“达” ,即准确、生动、传神 ,而不在于繁简。他重视表志 ,认为表志在说明历史盛衰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山谷口考》是目前仅有的一部专门论述陕西关中南山(即今陕西境内的秦岭山脉)北侧诸河谷及其出山口附近的守备,与陕西关中,尤其是古都西安安危关系的军事历史地理专。它原名《陕西南山谷口考》,民国二十三年(1934)被陕西通志馆收入其所编印的《关中丛书》时,始被省去前面的“陕西”二字,成为《南山谷口考》。其实上述两个书名都不甚确切,因为谈到陕西南山,秦岭之外有一座巴山,而秦岭南侧的诸多山谷及其谷口,又不在本书的论述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李廷勇 《文献》2000,(4):174-181
顾炎武(1613-1682)是清初著名学术大师,于经学、史学、语言学、地理学诸领域均有杰出贡献.他治学以明道救世、经世致用为宗旨,而《历代帝王宅京记》一书便是深刻地体现其学术特色的一部名著.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大家熟知而且引以自豪的,不过这五千年,如以秦的并兼六国为界,其后两千多年史实灿然具备,其上两千多年,也就是中华文明萌生与育成的进展过程,包括春秋战国时的"轴心时代",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谈传承阐扬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不在这前两千多年的研究追溯方面多  相似文献   

6.
卢梭(1712-1778年)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他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为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为以后美国革命的《独立宣言》、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以及两国的宪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社会契约论》这部巨作被处于革命时代的各国资产阶级奉为"圣经"。在书中,他不仅提出了"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地理的论述,在中国史学的传统上,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内容。对于一定范围的地理学的发展之研究,是史学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作者对于《禹贡》的著作年代,作了详审的研究,是关于地理学史的一篇重要论文。故乐于向本刊读者推荐。原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三期。  相似文献   

8.
贞观三年唐太宗将原本属于著作局的修史职能,转移至新创设的史馆.此后著作郎官的职责主要是修撰碑志、兼职修史和编纂图籍.郎官职务变动与碑志文体发展的关系较为密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郎官1选任重史才,使碑志文的史传性质获得制度上的保障.其二,作为官方力量介入碑志撰作,一方面使其发展趋于保守从而高度程式化,另一方面与私人力量相互作用,使其总体形态呈现骈散交替特征.  相似文献   

9.
叶均禧所撰《昆山人物传》内,录有顾炎武寄给其弟顾纾的书函一篇,未经收入《顾炎武全集》或《顾亭林诗文集》。今将该文命名为《寄子严书》。该文内容,系顾炎武向顾纾提议,要立顾纾之孙世枢为殇子诒谷之后,其事可与《顾亭林先生年谱》互证。由于为殇子立后不合于先儒对《礼记·丧服小记》的解释,此事当时甚为人非议。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可为殇子立后,是他为诒谷立后的理论基础。徐乾学作《立孙议》为顾氏辩解,则主张可以间代立后。二人之说对清人影响甚大,清儒多取顾、徐之说而否认郑玄、孔颖达等人对《丧服小记》的旧解,地方司法中也出现准许为殇子立嗣的判例。乾隆四十三年以后,律例中增入"独子兼祧"例,亦与"为殇立后"和"间代取嗣"之说相通。  相似文献   

10.
腾公 《成都文物》2002,(1):44-46
鲁迅先生一生中没有到过四川,与南宋时四川学家魏了翁时代相距700余年。他喜爱魏了翁的作,珍藏着两部魏了翁作。  相似文献   

11.
《广东民俗》2000,(2):14-14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离体干部吕匹同志,长期从事地方艺工作,积累了大量地方戏剧化资料,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离体之后,更潜心研究,编了《海陆丰戏见闻》和《海陆丰革命化及其他》两书,由鞋溅出版社出版(薪华书店经销)。  相似文献   

12.
<正>一明清天主教在华传教史的研究,颇是一件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该学问对研究者的外语能力要求极高,且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拉丁、意、葡、西、荷、法、德、英等语言文献。另一方面,这门学问对学者的史学功底、场景思维的转换能力的要求亦不可小觑。学者在外文文献的整理与翻译、中西文献比对勘同,以及原典史料的使用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种情形下,唯有在搜集译介尽可能丰富、全面的西文档案文献,开掘尽可能多的中文原典的基础上,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勘合中外文献记载中的  相似文献   

13.
《民俗研究》2021,(5):95-108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建构了传统社会的统一性。顾炎武的风俗教化观是传统"礼俗互动"的缩影,他认为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风俗是全民性的,论世必考其风俗,历史兴衰与风俗美恶联系紧密。整顿风俗必然要以礼乐教化为纪纲,"民德厚而礼俗成"是其风俗教化观的主要宗旨,其风俗教化观对当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新格局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方兴未艾,传统礼俗的现代性转化及其互动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发挥这种本土思想资源在国家治理与民间自治上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汉赋的学者,大多从史书(如<史记>、<汉书>)、总集(如<文选>、<历代赋汇>)、别集(如<司马文园集>、<扬子云集>)、诗文评(如<文心雕龙>、<历代赋话>)等各类著述中查找资料,却很少注意经部小学(即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类著作.其实,古代小学类著作中蕴藏着零散但又弥足珍贵的汉赋资料,倘若细心核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台湾大学《文史丛刊》收录台湾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及历史学两研究所的优秀毕业论文,自2 0世纪6 0年代出版以来,至今已有1 1 9部问世。台大《文史丛刊》以学术水平高著称,早期在《文史丛刊》出版毕业论文的青年人,今天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不少人成为著名学者,如杜维运、陶晋生、陈捷先、萧启庆等等,可以说《文史丛刊》扶植了不少学者。值得注意的是,1 990年至2 0 0 2年1 3年间,《文史丛刊》所刊的学位论文不少是中国社会文化方面的,突破了以往的传统选题范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学子的历史兴趣所在。如:邱彭生《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元十五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中叶的二百年中,中国封建社会有着空前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不但已经出现,而且有着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正由于这种重大社会变动的影响,使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社会问题日益深化,而普遍地为当时人们所触觉,并加以研讨,希图从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7.
声波CT技术在泸定桥东桥台内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国家物局对国家首批重点物保护单位——泸定桥病害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采用声波CT层析成像技术对东桥台内部结构进行了泸定桥东桥台的无损探测,为泸定桥东桥台裂缝病害原因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病害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已出版两部西方史学史新著:一是华东师大郭圣铭教授著《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1986年重印,20万字);另一是湖南师大孙秉莹教授(现已调郑州大学任教)著《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35万字)。诚如孙著前言所说,在西方史学史“这个领域有许多地方还完全没有被马克思主义科学触及过,我国史学界对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9.
论废两改元     
货币制度关乎国计民生 ,历来都十分重要。汉唐之所以强盛 ,原因固然很多 ,但“五铢”、“开元”也功不可没。我国近代积贫积弱 ,从其币制紊乱也可窥见一斑。废两改元看似容易 ,其实艰难 ,数经波折 ,始得成功 ,由此也可见改革之难 ,一项好制度之不易得。本文不揣冒昧 ,以一得之见就教方家。废两改元的步骤和内容清朝末年 ,两元并立 ,币制紊乱 ,历届政府多次改革币制 ,终无成就。 1 93 2年 ,各地再次要求废两改元。同年 7月 7日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 ,在上海召集金融界代表谈话时 ,明确表示了废两改元的决心 ,并确定废两改元的原则是 :(一…  相似文献   

20.
Part One:Introduc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Beijing,and 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Junjie Chu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tay at the Center for more than one month each year since 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