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I) At 5. 3 read considimus instead of consedimus, (II) at 8 certet instead of certat, (III) at 38 pupurea instead of purpureo, (IV) at 66 understand altaria as apposition to duas tibi, Daphni as well, (V) at 7. 5 take pares not as a predicative, but as governing cantare (‘equally competent at singing’) reflecting Theocr. 8. 4. (VI) Arguing against identifying Micon (29–30) with Corydon I take si proprium hoc fuerit (31) as expressing Corydon's own hope as a hunter, (VII) I modify the usual interpretation of Thyrsis' response (33–35), (VIII) find the idea that Thyrsis impersonates Galatea in 41–44 improbable and (IX) at 64 prefer the ancient reading Veneris instead of corylos.  相似文献   

3.
郭少虞先生《宋诗话辑佚》对已经亡佚散失的三十六种宋代诗话著作作了辑佚工作,为研究宋代诗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限于材料,先生辑佚之外还有一些资料未见收录,虽有学者作了一定的增补,然仍有部分资料可以补遗。本文即对《宋诗话辑佚》中的六种诗话,《王直方诗话》、《古今诗话》、《唐宋诗话》、《潘子真诗话》、《桐江诗话》、《艺苑雌黄》等六种作了增补。  相似文献   

4.
在两宋对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遴选过程中,其他诸多因素也掺杂渗透进来,造成了12种异常现象,彼此间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糅合状态与互动关系。这些既从最高层面上体现出个别做法的可取性,更在终极范围内暴露出科举取士的严重弊端,并显现出某些具有周期性的嬗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宋金时期北石窟寺的信仰功能较唐朝已有所削弱 ,主要成为士大夫游览、会友和附近黎民百姓集会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本文依据宋金碑铭和题记的有关材料 ,对这一历史时期北石窟寺的文化风貌以及它对特定民族关系的折射进行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宋修《日历》之相关问题的考察,认为宋修《日历》始于建国之初而不是开宝年间;宋代《日历》的史料来源主要是《起居注》、《时政记》、诸司供报材料、《宣谕圣语》及人物的墓志、行状等。北宋《日历》之修时断时续,事无巨细地汇集史料、连续不断地编纂是南宋纂修《日历》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宋代兵力部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前期的军队部署实行内外相制原则,京师兵力和其他地方兵力相等,以互相牵制。这一原则在宋神宗时发生变化,大部兵力分布在西北地区,而京师地区兵力不断减少,北宋末只剩数万。南宋前期,恢复实行了内外相制的兵力部署原则,临安地区驻兵最强,后期再次颠倒,重兵多在边防。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兵力部署在地域上都是重北轻南,南宋政府对南部内地的防卫尤弱于北宋。北宋的东线防御立足于兵,并不依赖黄河天险,重兵都在黄河以北;南宋重兵分布在长江沿线,对天险的依赖加强,但几乎放弃了边界的另一天险——淮河,表明其防御是消极的以守为主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七月的青海高原,已然迈入她的又一个黄金季节。青海的散文报告文学创作也同样迈入了一个黄金季节:一是创作成果频出,最主要是品位有新的彰显提升;二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成熟;三是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作路子,艺术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经济高度发展 ,商业繁荣 ,牙人在宋代经济发展中表现活跃 ,成为沟通信息 ,提供媒介服务 ,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力量 ,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国风 《文献》2002,(4):101-105
有关《太平广记》的成书过程,学界并无太大的分歧.但是,对于《太平广记》在两宋的流传情况,尚缺乏系统的梳理.笔者有憾于此,综合现有成果,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试作说明,以飨于此有兴趣的学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1.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历史作品,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历代对它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研究的中心大多集中在文本本身。本文则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就宋代《左传》学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评价,为《左传》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交流首先是语言的交流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从语言比较入手 ,通过分析刘宋民歌《华山畿二十五首》之十八的特殊语言形态 ,指出它的语言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 :先秦两汉汉地本土词汇———佛教译经借用———民歌语汇。站在佛教译经与本土语汇展转借用、相互影响的角度上 ,概括出晋宋民歌的三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萨满神歌与满族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民间化中萨满神歌与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两又有紧密联系.本通过对萨满神歌和民歌特点分析,阐明了二之间互为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全宋诗》重出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宋诗》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其成就有目共睹。然因卷帙浩繁,又出众手,难免有误收、误重、阙漏之处。本文仅就其中的重复现象进行说明,以俾再版时改正。  相似文献   

15.
在和平建国及收兵权的基础上,宋初统一战略中,和平统一的设想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在战略中广泛实施,并在一些地方大获成功。出现了在武力威胁下不战而降的荆南模式;没有直接的军事威胁,但朝廷做出过明确的归顺要求,最终主动归顺的吴越模式;既没有任何军事威胁,朝廷甚至也没有做出明确的或暗示的归顺要求,自觉纳土的漳泉模式。宋政府英明的统一战略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为国家的统一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分裂时期提供了和平统一的可行性,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南宋小字本《刘子》是目前惟一可见的宋板《刘子》,该书经多位名家收藏,研究价值极高。本文考察它的流传过程,比对文字和注释,发现该书问题很多,有后人补配痕迹,并非全宋本。另附录部分考察了清代宫廷所藏宋本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卞东波 《文献》2006,34(1):83-90
宋元之际遗民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下简称<诗格>)二十卷,融诗格、选本及评点等多种批评方式于一体,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①.该书选取唐宋诗人1000余首七言绝句,分为300余格,每一首诗都有蔡正孙本人的评释.此书元代以后在中国本土失传②,但在日、韩两国流传不替,据日人山本信有<新刻唐宋联珠诗格序>称此书有"爱日楼所藏元刻本、绿阴茶寮朝鲜本、平安翻刻元版本、朝鲜版翻刻本、活字本、正德本、巾箱本、别版巾箱本"③,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朝鲜的古刻本.  相似文献   

19.
景思立是北宋中期深受神宗皇帝器重的一员骁将。他两度活动于静宁:一是治平四年(1067)跟随郭逵上陇平定党令征叛乱并修筑治平寨有功,被提拔担任治平寨主;二是熙宁四年(1071)任德顺军知军事后对包括今静宁县境在内的德顺军进行管辖,并带领德顺军将士协助王韶开拓熙河一路。后为河州首任知州,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战死踏白城。本文通过对景思立以荫补官和担任治平寨主两事的分析,否定了明人赵时春关于其"以兄思忠荫"的错误观点,认为景思立是以父荫补官的,《宋史·景思立传》中"以荫"即是"以父西上阁门使(景)泰荫"的简说;推断景思立以父荫补官和担任治平寨主是不同时期的事情,他的父亲景泰卒亡和他获得荫补资格大致在皇祐二年至至和二年(1050~1055),所获荫补资格为小使臣列的右班殿直或稍低的的三班借职、三班奉职,而治平四年(1067)"主治平寨"时的武阶大约在东头供奉官至内殿崇班间,很可能为内殿崇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