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北京天安门,早已成中国的标志与象征。然而,天安门是谁设计的呢?他就是我国明代的杰出建筑大师蒯祥。他出生在江苏吴县香山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家里。明永乐4年(公元1406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30多岁风华正茂的蒯祥被选召入京,授权他设计并领导营建宫殿建筑群。 明永乐15年(1417年),由蒯祥担任主要设计建起承天门。清顺治8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 继承天门之后,蒯祥又奉命负责营造乾清、坤宁两宫和重建三大殿,并领导营建了北京城池、九门,以及王府、六部衙署等工程。从而,莫定了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因此,在明代故宫的鸟瞰图上…  相似文献   

2.
楚文青 《湖南文史》2013,(12):18-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吸引着无数人崇敬的日光。号称全球最大的人工绘制的毛泽东像,在天安门城楼一挂就是60多年,已成为天安门的一个重要标志。追忆天安门领袖挂像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21,(3)
正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农历十一月,"拓北京南城",城墙南扩后首先兴建的是大明门和千步廊,随后是大明门内两侧明朝衙署的兴建。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是皇家禁地,仅设三门。即由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千步廊红墙围成的封闭的"T"形广场。  相似文献   

4.
国徽第一次悬挂到天安门上王米新中国第一块国徽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又是怎么悬挂上天安门城楼的?回忆47年前的那段历史活动,至今仍历历在目。1950年秋,为隆重庆祝建国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各项准备工作都在紧张进行。其中包括要把国徽制作出来,并挂上天安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1949年: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装饰一新,广场上和东长安街红旗如海,歌声如潮,30万游行群众集合待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就要在这里举行了。下午3时整,天安门广场响起28声礼炮,毛泽东主席以洪亮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手按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从此,中国人民告别了屈辱的历史。天安门上的八个大宫灯天安门,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历经风雨沧桑,已成为历史的象征。在沉寂多年以后,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又一次成为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人注目的焦点。整修一新的城楼上…  相似文献   

6.
一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隐患一直是中央和北京市委多年暗地里操心不已的重点难题,"文革"爆发后毛泽东及高层领导频频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小将,号称"雄伟壮丽"却危机四伏的顶部门楼高悬在领袖人物的头上,让知道内情的高官们担忧后怕。1968年3月24日天安门管理处  相似文献   

7.
##正##(一)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隐患一直是中央和北京市委多年暗地里操心不已的重点难题。"文革"爆发后,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首长频频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小将,号称"雄伟壮丽"却危机四伏的顶部门楼高悬在领袖人物的头上,让知道内情的中央首长们担忧后怕。1968年3月24日,天安门管理处向北京市委紧急报告说:"天安门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检阅广大革命群众的地方,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向往中心。为了保卫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8.
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宣布,天安门观礼台翻建工程2004年3月24日开工,预计在今年国庆前竣工。天安门观礼台由我国国家级建筑大师张开济设计,1954年建成,它已经陪伴天安门广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度过了一个个盛大的庆典。92岁的张开济老人说:"我很自豪能在天安门广场上留下两个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天安门城楼旁边不起眼的观礼台和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同一个设计者!我最满意的不是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北京科普展览馆这四大馆,而是那一个台,那就是天安门观礼台。"  相似文献   

9.
1949年9月,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前夕,要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毛主席的画像,究竟挂哪一幅画像,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周恩来的面前。当在天安门前悬挂毛泽东画像形成中央一致意见之后,作为开国大典的总筹划者,周恩来为在国庆节那天在天安门城楼前挂一幅毛泽东的巨幅照片,已经多次派摄影记者来到丰泽园,为毛泽东先后拍摄了几幅正面肖像。  相似文献   

10.
成都昭觉寺     
昭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5公里的青龙场。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名建元寺,宣宗时赐名“昭觉”。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康熙皇帝曾题诗赞它“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1983年,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神州》2004,(4)
春潮涌动,总有一番新气象。这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天安门观礼台翻建工程开工。为此我们走近了建筑巨匠张开济,听他讲述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留下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天安门观礼台这两个作品的经过。天安门城楼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55年来,它为新中国成立做着见证,它是新中国政权的象征。当年毛泽东是如何下决心带着他的战友"进京赶考",新中国如何定都北京,这些记忆值得让我们珍藏。  相似文献   

12.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8公里的同云公路旁,武周川北岸的一座小土岗上。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堂始建于辽重熙六年(1037)。辽末保大二年(1122)由于辽金战争使寺院毁于兵火。明宣德三年(1428)修,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由于姜壤之变使寺院再次毁于兵火。现存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由兵部左侍郎佟养量重建的。康熙五十三年(1714),乾隆二十八年(1763)又相继修葺。1979年由国家拨款,进行了解放以来最大的一次修缮。山门外的双面琉璃三龙壁也重新得到修整。  相似文献   

13.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旧城西部,犬雄宝殿为该寺主殿,居寺内西北隅,始建于辽保大三年(1123年),后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重修。殿平面呈长方形,殿身东向,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矗立在4米余的高台基上,气势雄伟壮观,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殿内四壁满绘清代壁画,其内容为释迦牟尼传  相似文献   

14.
戴新华 《湖南文史》2014,(10):44-46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1970年国庆21周年,首都天安门广场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20世纪60年代,我曾参加过五次国庆庆典活动。见到毛主席,放飞和平鸽1962年我在读小学时第一次参加国庆盛会,是天安门广场最北侧少先队大队里的一员。1963年,我又一次作为少先队员站在广场北侧,参加国庆活动。这两次我都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身穿灰色中山装,魁梧高大,神采奕奕。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毛主席一会儿扬起手,一会儿鼓掌,向人们致意。  相似文献   

15.
<正>早在明朝,雄心勃勃的明成祖朱棣集天下之力,费时18年重建了北京城并兴建了紫禁城。从此,天安门成了封建社会皇族威仪的完美象征,无数庄严的皇族仪式在这里完成。那些充满了王朝记忆的建筑——天安门城楼、华表、千步廊、大清门等等,有的穿越时空、时至今日仍然在阳光中展现着壮美的丰姿,有的则永远湮没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天安门重新焕发了青春,陆续建成的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正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上的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的名胜景点。黄鹤楼始建于223年,曾作为"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可惜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好后,又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动工。1985年6月11日,黄鹤楼建成后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有33年了。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17.
明故宫遗址位于南京城东隅,今中山门内御道街一带.它是明代初期洪武、建文、永乐三代帝王的皇城,作长方形.南北长2.5、东西宽2公里,坐北向南,前朝后寝,为其后北京明清故宫建筑之蓝本(图一).据明代洪武年间《洪武京城图志》记载,皇城正门叫“承天门”(迁都北京后改称天安门),按着就是“端门”和‘午门”.午门的大部份,迄今还矗立在今御道街的北端,通称午朝门.午门以内是所谓“前朝”.皇城内位于中轴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初,北平刚刚解放。当年的“五·一”节,天安门城楼正中门洞上方,就悬挂起国立艺专教师张振仕绘制的人民领袖毛泽东的画像,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这里成为新中国历史的见证,国人心中的圣地。毛主席的巨幅油画像,也自此固定为每年“五·一”、“十·一”各悬挂10天左右。画像的像框由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的蒋又良等人设计,他们根  相似文献   

19.
1949年月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厚的湖南湘潭口音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声音、那场景便成为经典,成为永恒,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记忆中的里程碑。那天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万民共欢,普天同庆。无数人热血沸腾,无数人欢声雷动,无数人感慨万千,无数人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20.
《文史博览》2005,(1):35-35
大红灯笼是日本人设计的当年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装饰设计、参与者张目老人说:“当时只有20天的准备时间,那时的天安门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杂草清走,然后安灯笼、竖旗杆、搭观礼台。准备好之后,周总理来检查,结果红绸子卷在滑轮上了,只好人爬上去拿下来。后来改成电动的。”开国大典挂在天安门两侧的8 个大红灯笼的设计方案其实是两个日本人提出来的,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被俘,因为是被日军强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