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瘴气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瘴气作为一个区域性、历史性的名词及对瘴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生态现象,在中央王朝对南部、西南部、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经营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蛮烟瘴雨之乡”成为南方尤其是闽赣、两湖、桂粤、滇川黔等地的别称,瘴气和瘴区成为死亡毒  相似文献   

2.
周琼  李梅 《史学集刊》2008,(3):78-85
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瘴气与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其分布区域随自然生态要素的改变而变迁.随着清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加强,很多瘴气密布的地区得到了开发,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瘴区范围从腹里地区向丘陵及深山河谷区退缩.瘴气密集的潞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以及滇中、滇东北的金沙江河谷区、滇黔交界区也出现了瘴气减弱退缩的现象.瘴气区域的变迁反映了生态环境变迁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周琼 《清史研究》2007,(2):85-93
云南自古就是著名的瘴气之乡①。瘴气不仅分布范围大,存在时间较长,随社会历史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迁也经历了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并对瘴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是中央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和开发深入推进的时期,随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方志纂修的兴盛、亲履瘴区人士的增多,云南瘴气得到了相对广泛和详细的记载,瘴气分布区也随生态环境的变迁逐渐被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这些区域交错集中于深山河谷中,纵贯于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东南的潞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等广大的…  相似文献   

4.
倪良端 《纵横》2000,(5):51-54
“白毛女”——喜儿的故事,众所周知。不过,那是艺术家塑造的舞台形象。四川省宜宾县曾轰动全国、震撼亿万人心灵的罗昌秀,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白毛女”。逼上断头山 断头山属云贵高 原乌蒙山分支余脉,从 滇北逶迤进入宜宾县 境南缘,其山乔木森森、瘴气腾腾;虎狼成群、毒蛇成  相似文献   

5.
甲文“楚”字辨——兼论正、足不同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殷契中的某些字为楚国或楚族之“楚”,进而以其各例为确凿无疑的楚国信史,是“商代有楚说”或“楚源东方说”赖以立足的一块重要基石。本文拟对相关的各类资料作些初步的排比研究,藉以探寻其中的历史真实。对活跃楚史与楚文化的研究来说,这或许是小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吴丹微 《岭南文史》2020,(2):44-50,71
正"瘴气"一词在中医古籍中始见于约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升麻一名周麻。味甘,苦,平,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久服不夭"。[1]可见至少在此书前,"瘴气"的名称应当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广泛使用。方书最早记载"瘴气"的是晋《肘后备急方》:"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腰膝疼痛,久立不得,浮气瘴气,憎寒壮热,头痛尤甚。"[2]其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代《圣济总录》等,均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旧石器作为唯一能够保存至今的早期人类制作和使用过的工具,对于我们研究探讨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文化、技术的发展等与人类起源及演进相关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正如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在《对考古学解释的反思》一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当代考古学家们在思维和著述中一再面临的课题──也是考古学上最重要的课题,即考古学必须超越对过去仅仅进行重建和描述这种传统做法,以期我们能够解释过去为什么是这样的而非那样的。”[1] 旧石器时代或许真的离我们太遥远了,解释什么…  相似文献   

8.
“皮凯蒂先生,请谈谈中国。”“对于中国,我没有像其他国家那么多的历史经济数据。”2014年11月11日,和11个小时飞行结束后.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终于来到了中国。他或许没有想到,迎接他的将是一次“摇滚明星”般的布道之旅。  相似文献   

9.
清代云南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随中央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和开发的深入,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及方志纂修的兴盛、亲履瘴区人士的增多,使瘴气得到了相对广泛和详细的记载。各地生态环境的变迁,使瘴气分布区逐渐被分割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区域,这些区域交错集中在深山河谷中。纵贯滇西南、滇南、滇东南的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是云南自古以来的重瘴区,主有要顺缅、景东、普镇、镇南、元江、临安、开化、广西、广南等瘴区。  相似文献   

10.
在进藏的漫漫长路中,除了可怕的雪崩,最危险的可能就是所谓瘴气。有清一代,在驻藏的笔记、书籍、诗歌乃至公文、上谕中,关于瘴气的记录不绝于书,一直持续,"不甚陡峻,途长百余里,盛夏积雪不消,累有数仞深者,烟瘴甚盛,最为难行,道旁之人畜俄俄弃途填壑,不知凡几";"沙工拉,高险难行,长百余里,四时积雪,盛夏不消,烟瘴扑人,"几乎凡是大雪山皆有瘴气,早在清代之前,人们就对青藏高原的气候有所认识《,南齐书》卷59《河南》载今甘肃、  相似文献   

11.
From today's point of view, the concepts of "miasma" and "contagion" appear to be two mutually exclusive perceptions of the spread of epidemic diseases, and quite a number of historians have tried to discuss the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and epidemic diseases in terms of a progression from the miasmic to the contagionist concept. More detailed local studies, however, indicate how extremely misleading it may be to separate such medical concepts and ideas from their actual historical context. The article presented here, based on local studies in lat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imperial towns in southern Germany, demonstrates to what extent the inhabitants of these towns had notions of both "miasma" and "contagion." Furthermore, a contextual analysis of language shows that they did not see a necessity to strictly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concepts relating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Tracing the meaning of "infection" and "contagion," we find that these terms were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various diseases, and that a change in the use of the expressions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a change of the corresponding notion. Moreover, a coexistence of differing perceptions cannot--as some historians have suggested--be attributed to a divergence between the academic medicine and the popular ideas of that period. A survey of measures and actions in the public health sector indicates that a coexistence of--from our point of view--inconsistent concepts helped the authorities as well as the individuals to find means of defense and consolation during all those crises caused by epidemic diseases--crises that occurred very frequently in these towns during the lat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riods. As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interaction during such crises reveals the continuity of ancient rituals and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adoption of new insights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the economical, political, scientific, religious, and soci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2.
南朝刘宋范晔撰著的《后汉书》本纪和列传,配以西晋司马彪《续汉书》诸志,是研治东汉一朝史事最为重要的基本史料。惟研究西汉以及汉代以前各个时期的地理问题,范晔《后汉书》和包括《郡国志》在内的《续汉书》诸志,同样具有很多《汉书·地理志》以及《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所不具备的独特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甘肃汉唐之际纂修的方志大多散佚,虽然仅有部分为传世文献引存,但却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近百年国内外有关甘肃汉唐散佚方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存目稽考、佚志辑校、综合研究等方面。遗憾的是,每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存目稽考仅为考订题名、撰者、卷帙存佚及成书年代之作,并非辑佚校释之著述;佚志辑校方面均有失考之处,且有的未进行校勘整理;综合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成果很少。因此,甘肃汉唐方志的整理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瘴气研究是目前环境史、疾病史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南方的环境疾病被一致书写为"瘴",而不是别的某种表述?"瘴"原作"障","障"字在东汉中后叶(127-200年)已具备描述环境疾病的功能。"瘴"字则可能出现在西晋至南朝刘宋初年的一段时期,或许是从"障"的俗字——""演变而来。从字源、字义与文字的表达意象来看,"障气"之"障"凝结了空间阻隔意象与边疆意象,这一概念的生成与广泛使用,则体现出中原汉文化强烈的地域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战国晚期韩国疆域的变迁,史书记载有阙。本文根据传世文献与出土的兵器、货币等战国文字资料,详细梳理了战国晚期韩国上党郡与南阳郡等主要领土的变化情况,不仅印证了《史记》等书记载的长平战后韩国固有上党郡的记载,纠正了已有研究中的某些疏误,而且从中得知"南梁"、"襄城"等城邑直到韩王安时仍未入秦,补充了史书记载的阙佚。  相似文献   

16.
"飞蝗避境"是始出于西汉末年史料记载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关于其出现原因历来学界多有争论。笔者通过梳理自汉代后记载关于此现象的史料并分析发现,关于"飞蝗避境"现象记载的产生及发展是在基于一定客观现实状况下,史家观念受到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及谶纬学说的影响,而将此现象有意识的与良吏、德政相联系,最后发展成为史家记载良吏和贤德人物的固定书写模式。这一过程起于西汉末年,东汉迅速发展,至魏晋之际逐渐发展完善,转变为与"猛虎渡河""鸟雀集庐"等并存的史家书写模式。中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天命史观向天理史观的转变,"飞蝗避境"这一书写模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7.
洛阳大学文物馆所藏一件西汉铜鼎见有"宣春"刻铭,有学者认为"宣春"与《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宜春县有关,《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宜春"当据铜鼎改正为"宣春"。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及出土文字资料,指出《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宜春"并非讹误,铜鼎刻铭"宣春"之涵义当另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先秦两汉的南方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古文献里多有先秦两汉时期中国西南对外交通的记载。古希腊罗马文献中关于东方的赛里斯、长寿者等貌似怪诞现象的记述,并不完全是无稽之谈,而有着几分中国古史传说的真实素地,在上古时代的中国西南有迹可寻,应是古希腊罗马作家根据他们在中亚和印度时的耳闻所作的记述,表明当时已有从中国西南至印度和中亚的交通线。先秦两汉中国古文献的有关记载,可以证实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的实际情况。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考古中不少印度和近东文化因素的发现与研究,则从考古学上证明了商周时期中国西南对外交通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从张家山汉简《具律》看汉初“爵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爵位是汉代法律量刑时的一个重要标准,爵位的有无与高低决定着刑罚的减免与否。本从张家山汉墓竹简《具律》篇中有关内容出发,结合其它出土竹简及相关史料来讨论汉初“爵论”制度在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并通过与秦律作比较来探讨其变化与根源。  相似文献   

20.
姜靖 《中国地方志》2012,(7):55-57,5
方志文体不拘一格,有散文体、骈俪体、辞赋体、歌诗体等。本文作者从“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典故铺展开来,通过援引大量的古文献资料,追溯赋体志书产生的渊源、发展和历史流传情况,分析研究辞赋体在方志中的运用概况,并进一步指出最早的韵文体地方志,来源于东汉时一些郡府听事壁上的画赞和三国吴时的《南州异物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