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良玉 《安徽史学》2007,(3):116-117,68
安徽的朋友们把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三个重点,是很有远见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对文化没有研究,只能提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2.
淮河文化概念之界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许多地域文化相比,淮河文化更加复杂而不易把握,这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淮河文化本身"大象无形"的特点可能较关键.因此,讨论淮河文化概念,首要的工作在于找到认知淮河文化特质的恰当方式,与综合各学科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加以概括的方法.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探究,我们尝试着给淮河文化一个初步的概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平原文化的特质是为淮河文化基本的或主体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江苏地方志》2008,(4):42-42
6月13日。盱眙县开工建设淮河文化博物馆。该馆投资约10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规划方案以淮河水文化为主线,结合盱眙本地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淮河文化景点。是日,两处沿淮新景点淮河文化主题雕塑、“千里长淮入大湖”纪念石当天揭幕迎客。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安徽省社联、安徽大学主办,安徽大学历史系承办的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0至2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代表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本次会议就淮河文化概念、淮河流域的考古与民俗、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陶器种类与形态特征看,顺山集文化与大伊山类型存在着前后发展关系。就考古学文化面貌而言,新发现的顺山集文化同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双墩文化、龙虬庄一期遗存、北辛文化等区别较大,惟与淮河下游地区的大伊山类型(青莲岗文化)关系密切,且存在前后发展关系。大伊山类型又发展到胶东半岛,形成了白石村类型。  相似文献   

6.
郭因 《江淮文史》2006,(2):173-176
安徽地处南北要冲,历来是南北人民交往的大客厅,南北文化碰撞的大舞台,南北文化交融的大熔炉,因此安徽人有较为复杂的性格与较为复杂的文化心理。他们既有北方人的豪迈淳朴,又有南方人的勤劳灵巧。而以长江与淮河为分界线,安徽各地人民的性格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淮北人有着山东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1月7日至8日,第五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在安徽淮南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与会学者围绕淮河流域历史、地理与考古,淮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民俗艺术,历史  相似文献   

8.
安徽淮河流域西周时期文化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考古和古文字材料,对安徽淮河流域西周时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周文化势力在西周时已深入到淮河中游地区,其南界并未越过江淮分水岭一线。  相似文献   

9.
由姜堰市方志档案,文化旅游等部门专家学者撰写的《姜堰三水文化丛书》第一辑《人文三水》正式出版。姜堰因水而生,长江,淮河,东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故称“三水”。《人文三水》主要介绍三水由来,阐释三水文化内涵,提炼三水精神,共收录姜堰天目山先民扼水建城。  相似文献   

10.
李萌萌 《风景名胜》2021,(4):0010-0010,0012
随着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湿地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湿地文化形象的构建是打造特色旅游标志的有效途径。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有着得天独厚地区资源优势,本文从景观规划和品牌形象设计为出发点,打造具有浓郁淮河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性湿地公园标志文化,展示淮河流域城市的新形象,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活力的湿地形象,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精品项目,打造与湿地城市公园经济效益相一致的旅游文化品牌,是一种新的整合模式,建构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品牌与经济效益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楚、巴两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逐渐占领了巴国今忠县以东的长江沿岸地盘,曾经设立巫郡和黔中郡,这些地区楚文化占绝对优势。由于楚人和巴人交错杂居,因此楚文化吸收了巴文化的釜、鼎及花边口沿装饰等因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楚文化峡区类型"。楚文化的辐射范围很广,渝东地区和嘉陵江流域巴人遗存中普遍存在着楚文化因素,包括楚式青铜器、铁器和陶器等器物,从楚文化因素的分布范围、各种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到战国中期,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处于鼎盛时期,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楚人逐渐退出峡江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趋减弱。楚文化的西渐,客观上促进了巴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Sticking to the stand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basic premise of promot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self-improvement. Only by thinking rationally about the inheritance, borrow-in,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culture can we grasp the essence of sticking to the stand of Chinese culture.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e should combine the new practi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take its essence while discarding its dross. The key to learning from foreign cultures is to give priority to ourselves and use them for our purposes. We can not swallow it all down and blindly use it. To develop socialist culture, we should, on the one hand, respect the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constantly innovate and create a new culture. To 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we need to meet the people’s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demands internally and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3.
丁艳  王辉 《人文地理》2003,18(6):82-84
由于三线工厂的建设而产生的以人口大规模迁移为基本特征的化传播与化改造,是移民外来化逐步土化过程的一个重要例证。“厂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化孤岛特征;厂际化差异;厂内化差异。从“厂化”的特点可以看出“厂化”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最终完成土化。虽然“化惯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土化的过程,但代际之间的寅化遗失和在交流中出现的化趋同所形成的合力决定了这一结果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表现在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等方面,它产生的原因是地理环境、移民、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不可避免的会消失,而地域文化越来越趋同也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以往对地域文化大多属于消极保护,如今只有积极的去做好保护工作,才能避免完全灭绝。把我们凡是能够保存的古代遗存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不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再回到古代,而是让我们能够欣赏、怀念、追忆我们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15.
Modern China'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a long, torturous, and complex process that even now has yet to come to a conclusion. Previous publications on China's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have touched on this issue to some extent, but there have been few wide‐ranging, focused, and systematic stud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systematic research into this question and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burdened with the weight of a long history and with deeply ingrained cultural traditions, must negotiate the complexities and uncertainties of the present as they adapt to a new era and build a new culture. Questions of culture manifest themselves in many different ways: in distinction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between “Chinese” and “barbarian”, in the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possibilities inherent in ancient and modern culture, in the fate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an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social conditions can pose almost insurmountabl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se problems can only be solved when the whole nation is engaged in the practice of study and struggle, and the cultures of the world become more intimately linked through communication and the flow of ideas. Even then, solutions will not be quick in coming and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hange is necessarily gradual in natu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culture in recent time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s a whole are fundamentally concurrent processes that show a marked tendency towards globalization and individualism. Thus, externally, China must adhere to the idea of greater cultural openness while, internally, we must support the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and foster a positive creative spirit to the fullest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6.
耿云志 《安徽史学》2007,(5):107-116
在令大多数中国人长期困惑的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胡适化与看来同自己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现代世界新文化泰然相处,并怎样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的新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相协调和继续发展.胡适指出,各民族的文化本质上是有同一性的,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因此,不存在所谓东方文化是精神的,西方文化是物质的这种大分别.胡适又指出,历来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的常态都是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胡适还强调指出,任何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根本保守性",也就是所谓"文化本位".这个"文化本位"实际上就是那无数无数的人民.基于这样的认识,就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念来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新文化的关系,化解种种困惑,较好地解决近代文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宁郜家岭良渚化墓地是一处良渚化人工堆筑营建的级别较低的贵族阶层墓地,为了解良渚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可贵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竑  封丹  王彬 《人文地理》2008,23(2):6-10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在城市的快速转型过程中,城市文化发展和演进面临更多新要素的触动:"异质文化"日渐冲击或渗透着城市本底文化,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主要因子也更多从自然环境要素始向人文因素转变,即城市本底文化生存的"土壤"正在发生革命性改变,从而使城市文化表现出更多时代内涵、时尚意韵和新景观。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讨论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地理研究的新态势,以期对新时期国内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现有的“旅游文化学”著作以及一些旅游研究文献来看,人们对旅游文化、文化旅游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等诸多范畴的使用,还存在着概念上的显著差异。本文认为,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为对这些关键范畴的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和使用上的轻率,一方面体现为人们对旅游文化现象的本质、历史和形态的了解还有所局限。本文试图以学科视野来审视这些范畴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