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包括旅游者感知等5个方面共22个问题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大学生对“云旅游”的感知评价中,对信息感知和价值感知的评价较高,对条件感知的评价最低;第二,大学生旅游者认为现阶段“云旅游”形式还较为单一,节省时间和金钱是选择“云旅游”的主要原因,继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郑州旅游感知地图的类型与实际地图的差异及产生原因发现,大学生感知地图类型与国外传统研究结果存在不同;与实际地图会产生方位位置、相对位置和路线的差异,其产生的原因有6个内外因素。本文对大学生的空间感知、提升城市旅游地吸引力及影响力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大学生主体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省大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探讨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正面感知明显,尤其在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项目、提高生活质量、完善生活环境、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方面更为明显,总体利大于弊;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其影响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差异,提出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示范引领作用显著。本文以成都市区域范围内1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以携程、大众点评两大网站的在线评论为文本数据,并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成都市域1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感知以“竹艺”为核心;整体情感较为积极,消极情绪主要来自景区服务与管理水平低、游客参与感不强、目的地品牌定位不清晰。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扶贫成为我国扶贫中坚力量的大背景下,资源丰富、景色优美的贫困地区迎来脱贫致富新机遇。本文基于居民感知理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居民为调查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甘南旅游扶贫的效应进行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感知明显,对旅游的环境效应感知尚不明显,居民当前在旅游业中实际参与较少但参与意愿较为强烈,旅游业发展尚未惠及广大居民,最后对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文奇  曾文 《旅游纵览》2022,(24):39-41
为促进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安全发展与经济振兴并驾齐驱,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该群体在目前的出游环境认知与出游意愿,其次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对于新疆旅游地的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旅游资源偏好、资讯获得的途径、产品形式、旅行模式等方面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明显差异,最后从旅游产品的质量、创新度、价格政策、平台生态链等方面入手,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给遗产地带来的影响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用实证调查与相关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发现处于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与旅游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之,负面影响感知与旅游的发展水平成负相关;研究结果从居民角度还反映出当今旅游地旅游收益分配机制存在的不公现象.  相似文献   

8.
高栓成 《旅游纵览》2023,(5):40-42+47
对辽宁省大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探讨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正面感知明显,尤其在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项目、提高生活质量、完善生活环境、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方面更为明显,总体利大于弊;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其影响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差异,提出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爱平  侯兵  马楠 《人文地理》2017,32(1):138-144
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影响的构成及度量方法,并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开展了旅游影响感知和居民态度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对传统农业生计的影响着实存在,居民感知强烈,并且居民在生计方面的影响感知对其遗产保护态度(包括维持传统农业生产)、旅游发展态度具有显著后向影响,而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态度具有显著作用。未来旅游实践中需充分重视对传统农业生计的影响,积极发挥旅游在保障传统生计、提升生计输出等方面的正向作用,通过构建“观光权”入股等模式,关联居民生计与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整理及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模拟游客感知的城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1)旅游接待服务感知成为影响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最为关键的因素;(2)政府主导下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感知也被证实为影响旅游接待服务感知、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因素;(3)政府主导下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桂林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关键。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湖南省植物园为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游客感知的湖南省植物园旅游形象与官方推广形象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湖南省植物园在景区自然资源方面官方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大体契合,而在“生态乐园”形象打造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本文从完善旅游认知形象、丰富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拓宽旅游形象宣传渠道三方面提出提升湖南省植物园旅游形象感知的建议,以期助推湖南省植物园打造特色鲜明、颇具游憩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民族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本文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构建了社区增权、居民公平感知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支持关系的概念模型.以新疆喀纳斯社区的3个民族村落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收集363份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增权正向影响公平感知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社区增权是实现旅游公平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公平感知在社区增权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间起中介作用,公平法则是居民参与旅游交换的内在机制;公平感知正向影响居民可持续发展支持.研究发展了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理论框架,为实现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主题公园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方特欢乐世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宏  杨效忠  彭敏 《人文地理》2014,29(4):119-125
近年来随着"黄金周"假期政策的出台以及消费者旅游需求的急剧增长,拥挤成为困扰国内众多景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目前关于旅游景区游客拥挤感知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文章以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为例,运用IPA评价分析模型对影响主题公园游客拥挤感知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了评价和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的学历与游客的拥挤感知差异性显著,呈负相关,男性的拥挤感知大于女性;时间和密度因素是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游客对园内的拥挤期望出发,提出了改进我国主题公园的管理和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游客通过乡村旅游寻找"乡愁"。本研究以望城区2041条旅游网站评论为样本,运用ROST CM6.0进行分析,得出游客乡愁体验的3个维度,揭示游客乡愁体验构成的主要动机和影响因素,发现长沙望城区旅游地整体风貌、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等会影响游客的地方性感知;游客参与旅游活动会显著影响其乡愁体验;靖港古镇真实性感知较差,情感记忆会影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游客情感性感知强烈,地方性感知和真实性感知都会影响其情感性感知,而乡愁感知会影响游客满意度。基于此,提出完善乡愁景观设计、提升乡愁体验项目、注重乡村生活的保护和延续等乡愁体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柳 《旅游纵览》2023,(24):22-24
旅游形象对游客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旅游商品是旅游地文化的重要表征,但少有研究分析旅游商品感知形象。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探讨游客对贵州旅游商品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游客认为贵州旅游商品认知形象单一,主要为食品和工艺品;游客最看中的旅游商品属性是有当地特色;情感形象以负面评价为主,具体表现为特色不明显、价格太贵、同质化严重、无品牌等;游客购买贵州旅游商品的意向不强。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提高贵州旅游商品感知形象。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从怀旧情感出发,以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以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34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游客怀旧情感并未对其环境责任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②游客怀旧情感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怀旧情感→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和“怀旧情感→感知价值→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两条间接路径实现;③感知价值在怀旧情感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不存在单独中介效应。研究对历史文化型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有益探讨,并为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卫生环境提供了有意义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选取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作为研究个案,以总体态度为中介变量,构建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和支持行为关系模型,并运用Smart PLS3.0分析软件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总体态度和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居民对事件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对总体态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负面影响感知对总体态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总体态度对支持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总体态度在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说明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正负影响感知通过总体态度影响支持行为;4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支持行为更多地取决于正面感知,而不是负面感知,同时应进一步关注总体态度的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国内入藏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感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形象对西藏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西藏旅游形象的实证研究却很有限。本文立足于Baloglu和McCleary的目的地旅游形象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国内入藏游客的西藏旅游形象感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根据动机特征分为朝圣者、游览者和深度体验者3类;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整体上持正面评价,但不同类型的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各组分间存在感知评价差异;在西藏旅游形象的三种构成中,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感知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认知形象各个因子的影响作用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有独立意识,生活费来源单一,求知欲望强,旅游注重实际、讲究性价比,研究当代大学生行为意向对于未来旅游市场需求预判、旅游产品的适应性调整具有导向性作用.本文以北京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京郊乡村为研究目的地,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价值感知"和"风险感知"五个维度设计态度量表,通过201份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一手数据,使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乡村的出游意愿比较强烈,一般会选择在假期和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出游,游玩时间一般在2天以内,总体消费能力有限.市场中现有的旅游产品与大学生的需求和消费水平匹配程度不高,大学生是否体验过乡村旅游、生长在农村还是城市都会影响其旅游意向.另外,大学生对京郊乡村旅游整体期望值较高,但目前的乡村旅游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民宿收费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及文化体验性不强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赵莹  林家惠  刘逸 《人文地理》2020,35(5):130-140
本研究从SOR模型出发,采用眼动实验对游览唐家古镇的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提出了旅游地的景观类型、色彩丰富程度以及新旧程度对游客感知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游客眼动行为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①旅游地景观色彩丰富程度与新旧程度对游客感知及眼动行为存在影响,而景观类型需以群体特征为条件才能进一步影响眼动行为;②景观色彩丰富程度仅对注视时间比重存在显著影响;③新景观与中立景观之间的注视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新景观与中立景观、旧景观的注视时间比重也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尝试在非实验室环境下开展眼动实验,补充并完善了视觉研究方法在真实人文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