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志国  贺秀英 《旅游纵览》2022,(16):122-124
文章首先分析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其次简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2个成功案例,最后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策略,即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平台的搭建速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科学管理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希望能够促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性、展演性、体验性等特征。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道路,实现非遗的活化。本文在分析青岛非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迎华 《旅游纵览》2023,(7):99-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性、展演性、体验性等特征。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道路,实现非遗的活化。本文在分析青岛非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群众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各种非物质形态,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旅游模式渐成热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应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正确评估其旅游资源,避免过度物化包装,突出遗产的文化品质,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应始终不变,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遗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既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也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内涵。河北省承德市是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又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影响着承德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承德非遗与旅游产业在空间、功能、产品、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合,以期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归纳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次阐述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最后在详细分析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良性发展对策,从而为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归纳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次阐述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最后在详细分析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良性发展对策,从而为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梁宇芯  朱雪梅 《旅游纵览》2022,(22):144-146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坚持以旅彰文、以文塑旅,打造特色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兰寨村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禾楼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滩山歌”等,还有一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促进兰寨村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分析兰寨村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现状,并探寻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而促进兰寨村文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是当前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独特柔性路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力之间关系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即以创意元素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品的表现符号,以产业链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文化创新力,进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袁洁 《旅游纵览》2022,(13):105-10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这为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作为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象,其对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却在逐渐加剧。因此,如何解决二者间存在的矛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共同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同时实现对其的传承与保护,以期能够为旅游行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是新时代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动态传承性和本土性深度契合乡村旅游发展,能够赋予乡村旅游独特的文化属性。本文选取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濑江乡村旅游区进行分析,探讨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动力机制以及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滕兆烜  柳峰  弓蕾 《旅游纵览》2023,(17):127-129
本文首先分析文化真实性及商品化开发的真实性原则,从文化的真实性出发,提出文化商品化开发的真实性适用原则。然后以承德市为例,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开发模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化开发的5条路径:开发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开发体验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王文 《人文地理》2011,26(5):153-157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和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如何促进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与互动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契合于文化性。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以旅游法为载体,通过旅游法的体系化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可行而科学的。我国应通过制定旅游基本法、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省级地方旅游法规等法律,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宏观到微观多方位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唐琦 《旅游纵览》2023,(11):154-15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水平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文旅产业正从失调过渡到协调阶段。因此,本文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梳理非遗文化与旅游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以呼伦贝尔为例,分析其非遗文化与本市旅游结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为呼伦贝尔市非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活化传承尤为关键。桂北地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区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与实现文旅融合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分析桂北非遗传承与保护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思考桂北非遗融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措施,促进桂北地区文化传承与教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芳  梁福兴 《旅游纵览》2023,(7):144-146
对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利用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话题,但在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难以支撑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度不够、现代科技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一是构建非遗人才培育体系,助推项目基地建设;二是加大非遗资源线索挖掘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四是注重科技赋能非遗发展,构建智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9.
对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利用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话题,但在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难以支撑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度不够、现代科技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一是构建非遗人才培育体系,助推项目基地建设;二是加大非遗资源线索挖掘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四是注重科技赋能非遗发展,构建智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何秀芬 《旅游纵览》2023,(15):87-8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带有市场效应和流量热点的IP为非遗与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以江西省非遗资源基础条件及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机遇为出发点,对江西非遗与旅游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理念、功能、产品、市场四个维度创新性地提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路径,以期推动江西“非遗+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