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恩来与谢和赓夫妇谢和赓口述我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南京失陷前的1937年东,地点在武汉那时,我已是蒋介石大本营的秘书兼白崇禧总参谋长的机要秘书,周恩来作为中共派驻国统区的代表,负责着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面工作.我们初次见面,他就象兄长见到小弟弟一般,和...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谢和赓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既是国民党威武的上校军官,又是共产党秘密党员,当过吉鸿昌将军秘书、白崇禧的机要秘书、李宗仁的秘书、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秘书等要职,为共产党提供了国民党高层里许许多多的重要情报。本文是谢和赓回忆著名民主人士白鹏飞院长,如何介绍帮助他学习、成长,进入国民党重要部门的经过。1925年国共首次合作,地下党便号召进步青年报考广州农民讲习所,两广许多青年踊跃参加,桂林方面我二哥谢铁民正毕业于工业学校,他马上响应前往,成为学员。在毛泽东主持下,受到用秋白、周恩…  相似文献   

3.
<正>他在国民党的要害部门工作多年,为中共提供了国民党高层里的许多重要情报,特别是为中共同新桂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就是长期在新桂系“三巨头”之一白崇禧身边工作的中共秘密党员谢和赓。经组织委派打入新桂系谢和赓,1912年12月出生在广西桂林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二哥叫谢振武,后来改名为谢铁民,大革命时期在广州求学,  相似文献   

4.
王莹在美国宣传抗日呼吁反法西斯谢和赓周恩来的重托1942年党派王莹和我一起到美国留学,任务是一面学习,一面宣传我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争取美国人民的支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虽然同时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但由于我党跟美国没有外交联系的正常渠道,美国政...  相似文献   

5.
王莹在美国     
王莹在美国[北京]谢和赓周恩来的重托1942年党派王莹和我一起到美国留学,任务是一面学习,一面宣传我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争取美国人民的支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虽然同时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但由于我党跟美国没有外交联系的正常渠道,美国政府和人民并不...  相似文献   

6.
我在德国慕尼黑的歌德学院读书时,在十几位德国老师指导下学习。那些老师大多数都是在国外担任过几年教学任务的老教师。他们经验丰富,教学有方。我在读书期间,老师教我们怎样学好语言的同时,几乎每个老师都特别强调,要学会不听老师的话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贵刊1999年第4期刊载拙文《我与王莹写〈两种美国人〉、〈在美国监狱里〉的历史追忆》中,由于我的偶然疏忽,将王莹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的“1945年”误写为“1954年”,特此更正。我曾清楚地记得,演出时罗斯福总统在台下坐轮椅观看,演出完毕由罗斯福夫人代表他上台献花并与王莹合影留念。此帧照片,由于稿件太挤而未能同时刊出罗斯福夫妇在白宫观看王莹演出的时间及其他@谢和赓  相似文献   

8.
谢和赓与王莹恋情传奇[北京]红孩儿我的面前,是一扇永远光溜溜的窗子,这扇普通的窗子因为终年没有窗帘而变得意味深长起来。那,几乎是一个古典之极的当代爱情故事:北京的夜空,四季常有月亮高挂。窗子里面的男主人一直将那长长的月光看成是他们夫妇见面的鹊桥。因为...  相似文献   

9.
正确切地说,我是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学生。高中时,我在长沙十二中读书,离家特别近,甚至上下课的铃声我在家就听得到,但父亲坚持让我住在学校,他希望我能足够独立。直到1976年高中毕业,我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不久,一次篮球特招的机会,我被招到电信局技工学校读书。1978年,19岁的我来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位于淮安市漕运西路174号。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养母及两个弟弟迁居于此。周恩来6岁至10岁在这里读书。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修建,经历过一波三折。修建立项1978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时任清江博物馆副馆长的蔡德之、戚庆隆两人来到宣传部向我反映说,他们在一家文史刊物上,看到周恩来童年曾在西长街陈家花园读过书,当年的部分老房子就在轻工机械厂院内。他们要我向市委建议,把老房子修建成  相似文献   

11.
学院研究生处要我和新入学的研究生谈谈做学问的道理,这个题目范围比较大,不容易讲好。同学们大概读过《劝学篇》、《劝学诗》一类诗,听说过诸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悬梁锥股、负薪挂角这些动人的读书典故,它们或是寄托着前人对后学恳切劝告和真诚鼓励,或是蕴含着前人勤学求知、战胜困难的优良精神。同学们也许寻访过一些名人的读书史迹,听到过中外名人的读书以及他们做学问的名言精论,产生景仰向往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正>我出生在书香世家。小时候,总记得父亲喜欢读书,经常忙碌了一天之后在昏黄的灯光下翻看着各类书籍,那仿佛是他最放松快乐的时光。父亲偶尔会给我讲故事,也鼓励我自己去读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半床书”的故事。我家先辈中有一位做过帝师的大学士朱珪,朱珪去世,嘉庆上门吊唁,看到朱珪的宅子,哪像个一品当朝,  相似文献   

13.
30年代初,我在上海读书,又是做地下工作的共青团的基层干部。我爱好文艺,接触过左联的一些人,在福煦路一家专卖左联和进步书刊的小书店里,认识了夏衍、丁玲,还见过冯雪峰等。周起应(周扬)的名字,我听说过,也在书刊上看到过,知道他是左联的领导人之一,但没有见过面。1932年7月,我被捕,被关进苏州军人监狱,从此,高墙和铁丝网把我和外界隔绝了好几年。1937年,全民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我在这时才被释放出来。第二年初,到了延安。我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的时候,曾为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写过一部高小适用的《自然课…  相似文献   

14.
百年回首     
李锐 《炎黄春秋》2016,(4):56-61
我是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活到100岁。我的传记作者宋晓梦说过,我的遭际换在别人身上,可能死过几回了。回首一生走过的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20年。第一个二十年头一个20年:学校读书,母亲家教,懂得做人,追求革命。过去在农业社会,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GDP最高的国家。英国800年前产生了《大宪章》,18世纪率先发起工业革命,中国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我为香港电台电视部主持过一档读书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走访不同领域名人,看他们书柜里放的是什么书,分享读书心得。第一集嘉宾是当时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我和摄制组到他居住办公的香港礼宾府,看到一个很大的书柜。吸引我的,不是大路货的政治经济书籍,而是美国军事谍报小说家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栋学生宿舍楼的“居住顾问”,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给新来的学生签房约。别看入住学生宿舍楼这么点小事,  相似文献   

17.
我是广州人。原家住西关,曾在市51小学(校址在今市四中处)读书。抗战时,我曾先后跟随过两支以广东人为主的国民党部队转战抗日。经历终生难忘,仅录下重要之二三事告知当今世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4月19日凌晨,宪国兄发来一封吕烈丹弟弟烈扬寄自澳洲的邮件,说"家姐已于3月21日离世"。我顿时不能自已,陷入悲痛之中。虽然早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但还是没有想到这么快。过去30多年跟吕烈丹交往的片段挥之不去。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读书的时候,吕烈丹比我早两班,她1983年毕业。两班的男生交往颇多,我也在生活和学习上受到过老大哥们无微不至的关照。但是,三位女生,记忆中却是跟她们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1985年秋天,我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书,因为那年学校到11月初才开学,我又来得早,就临时借住在考古研究所同事的一间宿舍里。记得是9月份的一天,宪国兄约我去接吕烈丹。原来,那年吕烈  相似文献   

19.
我听老师说鲁迅[北京]李振生95岁高龄的高向夫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退休教师。70年前,高先生在北京师大国文系读书期间.曾亲聆过鲁迅先生授课。30年前.我在北京师大中文系就读期间,高先生虽未给我们开过课,但彼此还是认识的。前不久,我回母校访问古籍...  相似文献   

20.
一、出生在战争年代我的祖籍是河北省宁晋县张家庄。离张家庄25里有一古代建筑"赵州桥"。儿时听母亲给我念民谣:赵州桥鲁班修,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碾了一道沟。宁晋县还出了一个名人叫张之洞。张之洞曾做过慈禧太后的军机大臣和两广总督等高官。父亲给我讲过,张之洞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十岁时去考秀才,识破了考官的戏弄,以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