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豫北冀南地区的仰韶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豫北冀南地区的仰韶文化豫北、冀南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主要分布区。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面貌与关中和河洛地区的仰韶文化有所不同,故考古界一般把豫北、冀南视为仰韶文化发展的一个区、系。但是,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又有不同类型之分,各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考古界亦有...  相似文献   

2.
魏继印 《考古》2012,(12):59-69,1
宝鸡北首岭遗址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并有少量的老官台文化遗存。其仰韶文化遗存大致可分为庙底沟类型期、半坡类型期以及早于半坡类型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存。仰韶文化早期遗存是北首岭遗址最主要的一类遗存,可称作"仰韶文化一期北首岭类型"。它发展为"仰韶文化二期半坡类型",年代在公元前5100~4500年。  相似文献   

3.
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自1921年发现至今已经有90多年的研究历史。同时,她历时两千多年,占据中国腹地,历史地位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仰韶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仰韶文化研究史就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史的缩影,仰韶文化的研究水平也代表着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水平。本着抚今追昔、继往开来的目的,我们对仰韶文化研究的资深研究者严文明先生做了一次专访,严先生的叙述,引领我们回顾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坎坷历程,触摸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巨大成就,感受了仰韶文化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4.
李萌 《文博》2023,(3):40-49
本文以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晚期房址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周邻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及本地区仰韶文化中期房址作比较,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房址在空间分布、形态特征、规模与功能、房址布局、家庭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仰韶文化"首次由安特生在仰韶村发现后,经过调查、发掘,他将以仰韶村为代表的一类遗存称之为"仰韶期"。从此"仰韶文化"成为中国新石器研究的热点。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大量新石器遗存都被冠以仰韶文化。1980年代,部分学者提出"仰韶时期"这一概念,其时间跨度大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将此前在"仰韶文化"这一概念下的"仰韶文化诸类型"称之为文化,如后冈一期文化、庙底沟文化、半坡文化等。本文仍采用"仰韶文化"这一概念来泛指此前被称之为仰韶文化的诸多遗存。经过几十年的调查、发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6,(7)
正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1]),是仰韶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关中地区以案板二期~([2])、姜寨四期~([3])等为代表。陕西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在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仰韶文化遗址,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有关仰韶文化晚期房址的发现与研究还十分有限。不过,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仰韶文化晚期房  相似文献   

7.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鱼纹和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具有历时久、传播远、影响深的特点,其实质是仰韶文化传播、融合、统一,以及促进仰韶文化时期原始先民大一统思想产生的过程。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深深地根植于遥远的仰韶文化时期。  相似文献   

8.
郑州和洛阳地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据调查,在河南境内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大约有500余处,其中郑洛地区就占有二、三百处。在这两个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面积都比较大,文化堆积层厚,内含的文化遗存也比较丰富。遗址的上层多压在龙山文化堆积下,仰韶文化层亦多可分期,而且也有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面貌特征,因此这两个地区从仰韶文化发展到龙山文化的线索非常清楚。然而,这两个地区的仰韶遗存、文化  相似文献   

9.
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它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其年代距今约六千多年至五千年左右。由于仰韶文化的分布地域广阔,延续时间较长。其文化面貌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许多差异,因此近年来,学术界又将仰韶文化区分为半坡、庙底沟以及马家窑等诸多类型。仰韶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六十多年以来,对于仰韶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国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一千多处,其中经过科学发掘的重  相似文献   

10.
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水流域的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故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析与分期,对于仰韶文化的研究至关重要。关中地区经过发掘的典型遗址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渭南史家、华阴横阵、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长武下孟村、宝鸡北首岭和福临堡、扶风案板、岐山王家嘴等10余处。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典型遗址作过仔细的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仅就仰韶文化的分期而言,就有三期、四期、五期等不同的划分方案。其中西安半坡、渭南史家、宝鸡北首岭、扶风案板、华县泉护村等典型遗址的分期,对仰韶文化的分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回顾仰…  相似文献   

11.
自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仰韶文化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关注和重点研究的文化之一。经过80余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有关仰韶文化分期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深入,但也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认识,如仰韶文化的时空分布问题,就是颇有争议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因此,研究仰韶文化,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仰韶文化的时空范围界定。  相似文献   

12.
《华夏考古》2021,(4):3-10
正随着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得以命名,从此拉开了以考古学探索我国史前文化的序幕。经过一百年来数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探索,仰韶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通过对仰韶文化研究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简要概括出仰韶文化的重要地位,总结百年间不同阶段仰韶文化研究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原地区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仰韶文化的发展阶段 ,已处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时期。仰韶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关系明确,通过分析其文化面貌,本文认为其仍未超出仰韶文化的范围,当属仰韶文化的最早阶段.  相似文献   

15.
翟霖林 《文博》2012,(1):15-18
鱼化寨遗址发掘了一批仰韶文化瓮棺葬墓,极大地丰富了仰韶文化墓葬的材料。通过分析,认为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在放入墓葬之前应该全部为实用器,不存在为埋葬而专门制作的葬具或明器;特殊的多重棺结构可能是棺椁制度的萌芽,"同穴异棺"的葬俗则丰富了我们对仰韶文化早期瓮棺葬墓的认识。仰韶文化晚期墓葬的发现反映出仰韶文化时期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6.
鄂西北仰韶文化及同时期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仰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带的主要新石器原始文化。其分布范围,西到渭河上游,东至河南境内,北达河套地区,南及汉水中上游。位于汉水中上游的鄂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北与豫西庙底沟类型的仰韶文化分布区接壤,西与汉水上游地区的半坡类型仰韶文化相连,因而,在这里的郧西、郧县、房县等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先后发现有仰韶文化向南发展的边缘区域的一个类型,及其对这一地域内,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土著文化的影响。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见于报导中被认定为仰韶文化的遗存,分为两个类型:一为大寺类型;一为朱家台类型(或称林家店类型)。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文博》2014,(4):31-34
自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仰韶文化遗址是中国史前考古学重点研究的文化之一。经过90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仰韶文化无论是从宏观上的分期、文化特征,还是微观上的器类、纹饰等研究都不断的完善和深入。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渭水流域仰韶文化中所发现的"人饰"陶器的装饰素材和手法做一浅显分析,从而了解此类器物所反映的仰韶文化的种种信息。  相似文献   

18.
关于零口村文化的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临潼县零口遗址的发掘和零口村文化的确认,填补了白家村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的空白,使我们对仰韶文化的起源等长期探索而未有结果的难题将有很大的启迪与突破。零口村文化的遗存,过去也有零星发现.限于当时的资料,一直被认为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一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此类遗存与白家村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应该是一个新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翟霖林  罗晓艳 《文博》2011,(4):18-24
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其中期是仰韶文化发展的繁荣期,该期房址存在诸多的类别,与周邻地区的同期房址相比,在形态特征、规模与功能、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特点。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房址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及目前在房址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鱼化寨遗址浮选结果分析,仰韶文化的农耕生产是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特点,属于典型北方旱作农业传统。在仰韶文化早期,农耕生产尚未完全取代采集狩猎,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仍然是重要食物资源。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农耕生产比重逐渐增强,采集活动作用逐渐降低。到仰韶文化晚期甚至可能在庙底沟时期,通过采集野生植物获取食物资源的必要性已经微不足道,农业生产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仰韶文化的经济主体,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正式进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