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扬 《攀登》2008,27(1):35-38
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翼政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新问题和一系列社会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模式。“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效应更应该追溯于深刻而复杂的理论背景。作为一种理论,它具有进步性;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它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条道路”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是最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党风建设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的典范。这一理论紧紧围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而精辟的思想,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为丰富和发展党风建设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五部分组成:时代特征与发展阶段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坐标,时代特征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阶段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旌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实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曲折艰辛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这段历史,深刻总结其经验教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丽萍 《攀登》2006,25(4):12-14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不仅决定着农业自身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每个国家都无法回避地要对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做出选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考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历史,无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还是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文捷 《攀登》2014,33(4):41-44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性理论。身为现代性初盛时期的哲学家,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载体,揭示了现代性产生的根源,分析了现代性发展的场域,透视了现代性的成就与弊端,指明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双重路径。在当前中国的现代性构建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中国的现代性境遇,在继承中发展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对旧有现代性模式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7.
何成学  朱新玲 《攀登》2009,28(6):15-21
中国共产党在88年的奋斗历程中,创立了两个特色理论:中国特色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有一个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两个特色理论,不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富有中国特色,而且赋予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卢锡恩  王远启 《攀登》2014,(6):8-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中国和世界政治文明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它开启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前景,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自觉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宏伟蓝图;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发展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于 2 0 0 0年 6月 14日举行了以“侨乡发展道路”为中心议题的学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郭麟恭、李祖沛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肖岗、彭光涵 ,副会长周南京、巫乐华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侨联其他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三十余人。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赵红英在开场白中简要地介绍了本所今年将举行四期(按季度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座谈会”的源由、目的 ,认为举办…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逆势而上所表现出来的发展劲头与突出成效,使得"中国道路"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发展道路中的价值理念及国际传播研究"的子课题成果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出版规划的重点图书,以及湖南人民出版社向中共十八大的献礼图书,由武力主编的《中国发展道路》于2012年9月面世,该书用120万字的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到十五大正式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过程,是在这个总体布局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任务、扮演新角色、承担新使命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继往开来、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质。  相似文献   

12.
刘卫儒 《丝绸之路》2010,(10):83-86
“三个先进性”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两者都立足于实践,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把促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物质力量,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三个先进性”标准坚持和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理论上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3.
司卫国 《攀登》2004,23(2):8-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又一重要的理论成果,它已经退步形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它紧紧围绕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发展为主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邓小平理论还没有克分田答或没有来得及回答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鞑靼斯坦与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两个自治共和国,它们曾分别于1990年8月和1990年11月提出了主权要求,但是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前者经过与俄联邦中央谈判,达成妥协,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形成了联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新模式;而后者却发展成为严重的政治危机,并升级为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造成了灾难性后果。本文试图分析:为何“主权之路”起点相近,其政治结果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  相似文献   

16.
批判理性主义和证伪主义是卡尔.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方法论支柱,将之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诞生了具有深刻影响的"零星社会工程"理论。此理论与"乌托邦工程"相对立,倡导对社会问题进行渐进的、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良,而非整体的、全盘的、一劳永逸的改革。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理论并非一种建构性的、指导社会进行改革的理论,而是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对更好的解决方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这对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治、实现社会正义、保障人权尤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清  梁代生 《攀登》2013,(3):40-44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型政党”建设理念,实质上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以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全过程,体现于党一贯重视学习,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中。建设“三型政党”的提出,基于历史,立足于现实,找到了关键,抓住了根本,为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岳立 《中国西藏》2003,(3):20-21
1987年9月21日,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人权小组委员会上发表了所谓解决“西藏问题”的“五点和平计划”,在认为西藏历史上即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基础上,提出“使整个西藏成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一个‘和平区’和‘缓冲国’”的方案。将中国的领土西藏变成中国与印度之间的缓冲国的说法,最早是由英帝国主义提出的。他们曾入侵西藏,企图将西藏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9.
20.
1965年1月公布的"二十三条"是一个包含着许多"纠偏"条文而同时使"左"倾理论有了新发展的重要文件。"二十三条"在曲阜宣传与贯彻的过程中,文件中关于运动的性质特别是运动重点的规定,并未引起重视和关注,而文件中有关"纠偏"的一些具体政策却基本上都落实到位,从而使前一阶段运动中出现的"左"倾偏差有了较大程度的纠正。不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二十三条"毕竟没有也不可能跳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的窠臼,因此,依据该文件精神进行的纠"左"仍有相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