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甜 《文史春秋》2004,(2):13-15
1918年6月14日,天津郊外军粮城的奉军司令部会客厅里,坐着两位军人。年龄大的约50岁,他是北洋元老、陆军上将陆建章,年轻一点的40岁左右。他就是北洋大军阀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  相似文献   

2.
正徐树铮(1880—1925年),安徽萧县人。少时徐树铮机敏过人,却顽劣不堪,一次乡中小儿分作两队交战取乐,徐树铮领一队游戏,对方某小儿年长,虽机智不及徐树铮,但勇猛过之。徐树铮不能抵挡,遂暗中削竹签藏在身上,待两队小儿再游戏时,以竹签将其刺伤。徐树铮自知惹出大祸,径自逃出,躲在神龛下3天才敢回家。  相似文献   

3.
郦千明 《文史天地》2010,(10):38-45
在北洋集团内部,与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张作霖等元老级人物相比,官至陆军次长、国务院秘书长的徐树铮只是个小字辈。时人有“大徐”“小徐”之谓,前者指徐世昌,后者即指徐树铮。不过,“小徐”才气过人,足智多谋,是段祺瑞最信赖的智囊和助手,在段氏执政时期,呼风唤雨,权倾朝野,亲手导演了一桩桩在民国史上颇具影响的著名事件,引人瞩目。由于他飞扬跋扈,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4.
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江苏肖县(今属安徽)人。1905年赴日本学习军事。1910年回国后,随段祺瑞参助军事。1914年至1925年,历任北京政府陆军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考察欧美日本政治专使等职。这样一位皖系军阀中的中坚人物,曾与伟大的民主圭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有过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徐树铮函电看徐树铮与1918年国会选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会选举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国家的民主主要体现在选举,而在1918年国会选举中,各派系之间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贿赂、指令等方式拉拢选举人;另一方面,通过预先制定候选人等方式,以确保当选,从而达到种种个人和集团利益。安福系领导人徐树铮就是通过上述手段操纵本次选举,使得民国民主政治陷入种种危机。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证明了政党政治、民主选举只是一个幌子,是军人干政、一党专政的一种变异的民主外衣。  相似文献   

6.
徐树铮与张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二五年,徐树铮以段祺瑞执政特派的“考察欧美日本各国政治专使”名义,组织并率领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苏联、波兰、捷克、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等十二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十二月十一日回到上海。为了维护段祺瑞为首的中央政府,他准备去南京联络孙传芳。孙传芳时称苏皖赣浙闽五省联军总司令,企图捧张謇作北京政府临时总统,而由自己操纵中央实权,得知徐树铮考察归来并有联络之意,亦想利用徐树铮,于是复约徐到南通访问张謇。  相似文献   

7.
朱丽叶之死     
朱丽叶之死文/易殿选我所言及的朱丽叶,不是情种罗蜜欧单纯、善良、奔放的小情人,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个赚取了无数人眼泪的悲剧性少女,而是太太所就读的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学生──一个正在读公共关系的美国女孩。我认识她,是因为她与太太有两门同项课的缘故,但是也...  相似文献   

8.
刘云峰之死     
刘云峰的家属曾想聘请省内的律师和有关验尸的医学专家,律师在得知是被纪委调查期间身亡后,摇头表示拒绝;医学专家在得知无法拍照和录像后,不再前往  相似文献   

9.
同治帝之死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载淳、图一),是咸丰皇帝(奕泞)的唯一的儿子,一八五六年叶赫那拉、氏(慈禧)所生,一八六一年登极称帝,时年六岁,一八七三年亲政。亲政后不到两年,即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  相似文献   

10.
李士群之死     
汪伪“76号”特工总部头目、伪江苏省省长李士群,1943年9月9日在苏州饮马桥寓所遇害身亡。死耗传出,震惊遐迩,拍手称快者有之,兔死狐悲者有之,更多的是对他的死因推测纷纭。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小报刊不断披露李死内幕,但大多语焉不详,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死案仍然扑朔迷离,如坠五  相似文献   

11.
高岗之死     
赵家梁  张晓霁 《百年潮》2004,(11):32-35
1954年8月,高岗已被管教半年.他写给中央的《我的反省》已交上去一百多天了,一直没有回音.从7月初开始,电台陆续广播各地人大代表的名单,他仔细地收听着,注意是否有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卢作孚之死     
2005年4月21日,《南方周末》刊载了卢作孚先生幼子卢国纶写的《卢作孚之死》一,翔实地披露了卢作孚去世前的一些情况,分析了造成卢作孚之死的原因。李肇基是民生公司高层管理人之一。1978年前后退休在家,撰写了约三四十万字的回忆录。其中对卢作孚之死有一些甚为悲痛的回忆。我们从中找出了有关卢作孚去世前后的几段回忆,整理成,题目也是《卢作孚之死》,让大家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卢作孚之死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3.
刘志丹之死     
刘志丹同志是战死的还是死于政治谋杀?本文探讨了这一敏感话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日,本人有幸到延安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听了专家学者的介绍,并参观了志丹县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深深感到刘志丹是个了不起的共产党人,不愧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毛泽东题词)。但是,在志丹县,我也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说法:刘志丹不是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而是挨了黑枪,被自己人  相似文献   

14.
一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任何对于柏拉图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一无所知的人,在阅读他的著作时,都不免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苏格拉底是谁?”这乃是因为在柏拉图写的所有对话体作品中苏格拉底差不多一直都是中心人物的缘故。苏格拉底诚然是述而不作的。因此有人就以为,柏拉图实际上只能被视为苏格拉底言论的记录者,他本人是不能被列入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林的。然而,情况也许是这样的,即柏拉图在其早期的对话体作品中,着重阐述曾经给他以重大影响的苏格拉底及其学说;而在他晚期的作品中,柏拉图则已经是假他所尊崇爱戴的师主之口,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了。因为他是苏格拉底的忠实弟子。  相似文献   

15.
特工之死     
几十年间,苏联和俄罗斯情报部门用一系列独门兵器:凿冰的斧子、毒雨伞、致命的茶水、氰化钾喷雾等,消灭了从托洛茨基到阿富汗前总统阿明、再到车臣总统杜达耶夫等形形色色的反对者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之死     
陈独秀晚年,虽政治失意,贫居四川乡下,仍受到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关注:蒋介石派胡宗南、戴笠登门问政,有意请他出山;毛泽东要他写个检查,即可去延安颐养天年。托派指责他背叛;康生败坏他是特嫌。胡适赞赏他大彻大悟;至爱亲朋惋惜他斗志消泯。他不为所动,执著他的民主、科学、社会主义宣言。如今已盖棺52年,本文作者沿着他的生活足迹,拂去历史的偏见与尘垢,缜实地将这位暮年的历史人物,真实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7.
威尼斯之死     
《华夏人文地理》2005,(5):38-39
当你想到威尼斯,500多年来可能并没有多少改变。间谍、暗杀、背叛契约、秘密贿赂——这些都是管理一个国家中不可或缺日常事务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袁崇焕之死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八月十六日(公历9月22日),中国的天庭上,一颗星辰陨落,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惨遭磔刑。这不仅是袁崇焕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大明皇朝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傅连璋之死     
黎勤 《纵横》2004,(11)
1951年抗美援朝时,林彪推说有病拒绝担任志愿军总司令赴朝参战。毛泽东对林彪十分器重和偏爱,不仅不批评他抗拒赴朝的行为,反而关心他,让傅连璋组织专家为他检查身体,真相大白,林彪是装病,而且有吸毒的恶习。傅虽是奉毛泽东之命为林彪检查身体,但却因此埋下祸根。1966年“文革”开始后,林彪便利用职权直接迫害傅连璋:殴打、游斗、抄家。在军委卫生部机关和宿舍大院内,揭露傅“罪行”的大字报更是铺天盖地。1966年8月29日,傅写信给毛泽东求救,毛泽东很快就作了“似应保护”的批示。但是林彪置若罔闻,1968年3月14日清晨,又将傅连璋和妻子陈真…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之死     
斯大林生前手中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一句话可以决定人们的生死荣辱,甚至他的某个眼神也会使身边的"战友"不寒而栗。迟暮之年,斯大林的多疑已发展到了离奇的地步,临终前不久,更出现了躁狂性恐惧症。用餐时,某一道菜只要没有人当面亲自品尝,他是决不去动的。那些多年来侍奉左右、忠心耿耿的人,他一个也信不过。身边那两个人们熟知的最恭顺的人物--波斯克列贝舍夫和弗拉西克均被解职并送进监狱。斯大林不信任医生。他多年不让专家看病,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